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宿聚生 《垂钓》2001,(5):20-23
野塘多栖息生猛的“大老黑”,制服黑鱼有几种不用漂、坠的神招儿——一日钓儿,三日钓儿,三日钧黑儿,四日趟钩钧,五日蹶哒钩钧。  相似文献   

2.
范宁 《钓鱼》2005,(24):55-55
11月26日~27日,江苏省第五届“渔人岛杯”钓鱼高手赛在苏中重镇——泰兴圆满落幕,来自该省十余个县市的82名垂钓高手欢聚“塘”,相互学习、切磋钓技,增进了友谊、提高了技术。冬日的刺骨寒风点也没有驱走钓友们火热的“痴钓”之心,比赛的成功举行为2005年度的江苏竞技钓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3.
杨天举 《钓鱼》2004,(24):47-47
瑶胞爱鱼,从养鱼、钓鱼到美食,皆然。世界第五长寿之乡的巴马瑶民总结了健康长寿秘诀浴盘阳水,食盘阳鱼。食鱼,成了瑶民的一大嗜好。食鱼,则需养鱼和捕钓,其招法可谓五花八门,饶有情趣,单是钓鱼就有执竿钓、插竿钓、竹床钓、绳索钓、滑车钓、水中钓、悬空钓等,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池塘中的滑鲤一般个体较大,具有一定的抗钓性,不轻易吞钓。这里给钓友们推荐一种对付滑鲤较为有效的“五钓五不钓”技法。  相似文献   

5.
李子 《垂钓》2003,(11):38-41
“这几条破鱼能值几个钱?买都比钓着便宜……”你也知道,“母老虎”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可是能否因此而放弃矶钓呢?当然不能!让矶上和家里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相似文献   

6.
张炎冰 《垂钓》2002,2(6):28-30
1992年编印的《台湾垂钓技术》将“台湾钓法”的扬竿技术归纳为“两个关键”、“五种反应”、“四项注意”和“一个比较”。十年来,以此为基础的台钓活动虽没有脱离旧的轨道,但修正提竿技术,不仅得到广泛的认同,而且已经成为凸现钓坛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王大禄 《钓鱼》2006,(18):10-11
(四)悬坠钓在钓鱼运动中的地位 悬坠钓的推广,风靡大陆,加之近几年来把池钓鲫鱼作为全国性钓鱼大赛的主题时,悬坠钓的名声就更响了。一时间,钓界对它的推崇,媒体文章的大肆宣传,名人对它的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对它的评价之高让人头晕目炫,说它是什么“世界一流”钓技、“最佳”钓法,甚至说“悬坠钓”要“颠覆”整个钓鱼,“罢黜百家,独尊悬坠”,从而成为钓鱼运动的“霸主”。  相似文献   

8.
衣善新 《钓鱼》2007,(6S):24-25
一、调、钓目数不同,钓组的灵敏度就不同吗? 悬坠钓法调漂理论里的有一条重要内容:“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在水库钓鱼的实践中,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9.
春钓五注意     
郁文生 《钓鱼》2013,(10):28-29
春天,水体中的浮萍、水葫芦、水花生、芦苇等水生植物在季节的轮回中又焕发了生机,钓手们对这些植物常称其为“绿草”。众所周知,鱼类是变温性极强的动物,经过漫长的冬眠或半冬眠期,在绿草茂盛水温适宜时,为补充营养,便到处觅食。故此,春天被称为垂钓的黄金期。即便如此,也要注意以下五点,才会有较好钓效。  相似文献   

10.
张炎冰 《钓鱼》2011,(10):21-11
1999年6月,距翟少明创造时速265尾的中国吉尼斯钓鱼纪录才一个月,开封钓手李冬又在该年度的“好运杯”钓鱼比赛中创造了时速339尾的速钓新纪录。自此由“台钓”形成的钓对象鱼时尚进入“钓快鱼时代”,并在练竿中超过时速400尾。  相似文献   

11.
贺建成 《钓鱼》2008,(13):38-39
草鱼是热水鱼,属于趋温性很强的鱼种。具有怕冷不怕热的特征。“热钓草鱼冷钓鲫。”三伏天的草鱼是绝对肯咬钩的,三伏天钓草鱼,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钓鱼,只是在钓法钓技上有些区别,在钓鱼位置与钓水深度上有点变化,在窝饵钓饵上有些选择。至于在三伏天之中的阴天和雨后钓鱼,更是招法各异,  相似文献   

12.
温和 《钓鱼》2007,(3S):40-40
现在颇为流行的钓鱼名词中,“传统钓”、“台钓”、“悬坠钓”、“竞技钓”这四种名词出现率最高,争议也最多。究其原因就是这几个名词的定义和外延都比较含糊。  相似文献   

13.
初当地村民称为“钓鱼王”的贾涛,曾在1997年、1999年的“十大钓手”通讯赛中两次摘取钓青鱼桂冠,荣获“十大钓手”称号。2002年11月6日,贾涛在抚仙湖又钓获一条重41.5千克的大青鱼,从而位居2002年“十大钓手”通讯赛钓青鱼榜首,第三次荣获“十大钓手”称号。在“十大钓手”通讯赛中3次金榜题名者,贾涛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王亮 《垂钓》2002,2(10):61-62
手竿钓鲢已被一些钓友运用得驾轻就熟,动辄便是十几千克、几十千克的鱼获,使得一些不入此门的钓友,惊呼为“高手”,其实这里面的门道概括地说就是:“精选钓位,粗配钓组,香散用饵,因地施钓。”  相似文献   

15.
文娱 《钓鱼》2006,(15):31-31
钓快鱼。不少人说这是竞技钓的专长。或许还有“公园里打猎”、“笼子里抓鸡”、“不环保,破坏生态”等恶名。其实,任何一种技法。并不会为某一人群专有;也不可能局限于一个圈子。竞技钓有很多技巧得源于传统钓法,作为竞技的速钓法,也应为休闲钓做些贡献。  相似文献   

16.
张铨 《钓鱼》2004,(12):11-11
最近拜读了一篇题为《悬坠,颠覆台钓》的文章,引发了我对“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等称谓的概念问题的思考,现发表点个人浅见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7.
王跃进 《钓鱼》2007,(6X):25-25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鱼”身上多费点心思了,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总之是要减少疑惑,丧失警惕,让其“吃一堑”的记忆库里找不到能引起警觉的“存盘”,  相似文献   

18.
国钓之浩淼     
晕车 《垂钓》2005,5(11):4-5
经常有钓友发文为“传统钓”、“台钓”、“竞技钓”之孰优孰劣、适与不适争论,其间见仁见智又或频起纷争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文章,更是从各自不同的单一角度不断强调之,自诩之!  相似文献   

19.
刘汉初 《钓鱼》2011,(20):28-29
从天时、地利和垂钓效果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秋天是一年中继春钓后的第二个黄金钓季。但是,“立秋”以后还有一伏,“秋老虎”迟迟不走,天气炎热程度同夏天基本上相似,过了“处暑”热浪才逐渐消退。以洛阳地区为例,按照气候学,五天为一候,  相似文献   

20.
杨传昕  曹爵胜 《钓鱼》2012,(21):32-32
一、出钓时间的选择。钓谚云:“秋天到,鱼好钓。”但是到了深秋,天气变凉,气温、水温变低,鱼儿开始由近岸的浅水域游到深浅水的交接部,吃饵的时间早上晚于初秋和仲秋,下午停止吃饵的时间早于初秋和伸秋。因此,我们应根据鲫鱼吃食的规律,注重选择出钓时间。在徐州地区,深秋钓野鲫,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上午8时到11时,下午14时到16时。如果是“秋老虎”迟迟不走,上午应从7时到10时,下午从15时到17时;寒流如提前来袭,上午9时到下午15时出钓。不过出钓时不应生搬硬套,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灵活选择时间,才能有理想的鱼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