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忌赛马》记叙了田忌与齐威王两次赛马,田忌在孙膑的指点下,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转败为胜的故事。课文的结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是文章的文眼,透露了全文的主旨。教学本课,指导学生从结句入手,能牵一发动全身,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田忌赛马》一课通过描写孙膑只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就帮助田忌取得了第二次赛马的胜利,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怎样突出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孙膑这个人物的特点呢?可作如下设计: 师:田忌赛马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相似文献   

3.
一、乐学点:赛马的出场顺序。 二、施教步骤 (一)找初读课文解大意后设问:课文中哪句话揭示了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引导  相似文献   

4.
古代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开初,田忌都失败了,后来,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又转败为胜,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田忌赛马”。这个故事经过改编选入了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4课),作为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两次赛马的情况。第一次赛马写得较简略。主要叙述了田忌在赛马场上的对策:用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比赛的结果,田忌皆告失败。第二次赛马写得很详细。首  相似文献   

5.
《田忌赛马》一文讲的是古代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故事。第一次田忌失败了,第二次田忌在孙膑的指点下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转败为胜。本文故事情节虽较简单,但内涵深刻。因此,我注意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思维方法训练,为学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文章结尾一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充分认读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质疑,针对学生质疑情况,师生共…  相似文献   

6.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两次赛马时三匹马的出场顺序不同是胜负不同的原因,而“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则是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得以转败为胜的关键因素,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扑克牌游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下面的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7.
本课执教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媒体并展开教学的。一、教学媒体的设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强化思想教育的渗透效果,执教教师紧紧抓住课文末尾“转败为胜”的关键语句,按照课文中两局赛马的场景,设计了两框投影片,即齐威王首胜田忌和田忌转败为胜这两局赛马的场景及人物神态的画面。其中田忌和齐威王的六匹赛马则另行绘制在胶片上,经制作剪裁下来,标上“上”(上等马)、“中”(中等马)、“下”(下等马)等标志。它可以在投影片上独立摆放,任意组合,用来分别说明第一局田忌失败和第二局田忌转败为胜的赛马格局和原因。另外,教师还在课前布置每个学生按课本插画中的马匹形态,用厚纸自行绘制六匹赛马的小画片,也分别标上“上、中,下”的标志,剪裁下来作为学具。这些小画片同样可以任意摆放,组成不同的赛马格局。这样,由教师的投影演示和学生的学具摆放,构成了这堂课的主要教学媒体。  相似文献   

8.
相传,齐国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邀齐威王进行比赛,结果,连输三局,齐国军事家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的全过程,他认定,如果再赛,田忌完全可以取胜,于是,他调整了田忌三匹马的出场顺序: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最后,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田忌三赛二胜,转败为胜。  相似文献   

9.
随着上课铃声,《田忌赛马》拉开序幕。紧张、激烈、舒缓……错综交织的《赛马》曲之后,我们进行了第一场赛马。为了给孩子们形象直观的情感体验,我们通过精美制作的课件,欣赏了三轮对赛的刺激镜头。通过观察,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发现:“齐威王的每种马都比田忌的马快一个马头。”“齐威王的每种马都比田忌的马快半个马身。”“齐威王的每种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假如你是田忌的铁哥们,看着他伤心失意的样子,热心的你决不会袖手旁观。请汇集自己身边的智慧,为田忌设计设计转败为胜的方案吧!”教室里临时合作小组成立了,积极进行研讨。其…  相似文献   

10.
《田忌赛马》叙述的是哲理性很强的一则典故。故事说的是田忌与齐威王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经过。它想告诉人们的是: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经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就能转败为胜。贺诚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有多处匠心独运的设计,以下两点我感触颇深;亮点一——破题贺老师的教学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齐威王与田忌的第二次赛马结束后,田忌在赛场内四处寻找孙膑,却哪里还见得着孙膑的人影?田忌走出赛场,见孙膑正站在路旁的一棵树下向自己招手。田忌上前紧紧握住孙膑的手,说:“孙兄弟,你真是足智多谋啊!我算是服  相似文献   

12.
片断一 初读课文题目,推想故事结果—— 田忌、齐威王谁会赢? (学生读板书课题后) 师:这篇课文写两千多年前齐国大将军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同学们猜想一下,谁会赢呢? 生1:肯定是齐威王赢。因为齐威王是国王,田忌是他手下大将,齐威王的马一定比田忌的马强。 生2:也可能是田忌赢。因为田忌是征战沙场的武将,  相似文献   

13.
《田忌赛马》的课后练习中编者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读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个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这个练习既是编者的精心安排,也是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处。教学时,教师应抓住这三个对课文中心有较大作用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分析,第一个句子“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  相似文献   

14.
《田忌赛马》是小学语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它主要记叙了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用“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的事。让学生懂得要把事办好,就要多动脑筋,认真分析主客观的情况,合理使用力量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科学态度。2.能力训练:(1)看题目质疑;(2)自主学习理解第一次赛马过程及结果;(3)合作学习,培养发散思维;(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2.难点: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的原因,从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三、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2.小组合作。3.读中感悟。四、学生活动设计1.动口说。2.动手做。3.动脑想。五、教具准备:幻灯片、图片六、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田忌是战国时齐国的一名大将,他非常喜欢赛马。这天,田忌又和齐威王开始了一场激烈比赛。(同时出示课题幻灯片)2.质疑读书。(1)看题目质疑;(2)快速阅读课文,从中找出答案3.自主学习第一次赛马的过程。(1)出示自主学习目标。①以各自喜欢的朗读形式将第一次赛马的过程认真读一读。②你读懂了什么?③用简单的文字表示出第一次赛马的过程。(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第一次赛马的方法,即上→上,中→中,下→下;田忌输的原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训练概括能力,展...  相似文献   

16.
新田忌赛马     
第二次赛马后,田忌与孙膑又见面了。孙膑对田忌说: “怎么样,胜利的滋味还不错吧?”田忌骄傲地回答:“那当然啦!这次比赛我可是花了不少功夫才赢的啊!”孙膑听了这话,不高兴地说:“主意可是我  相似文献   

17.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田忌赛马”,但课文主要讲的是田忌吗?怎么改一下才能更突出主要内容,表达中心思想呢? 生:孙膑的故事。 师:好!突出了主要人物。 生:转败为胜或孙膑献策。 师:对!说出了主要事件的性质。 生:调换顺序。 师:行!讲明了转败为胜的方法。 生:善于观察。 师:抓住了中心思想。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抓住了事情的本质,抓住了中心。大家看课题下的“预习”,“孙膑是用什么办法使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的,把讲这个办法的一句话画下来”,你们找到这句话了吗? 生:找到了,在课文最后,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  相似文献   

18.
《田忌赛马》是一篇叙事性课文 ,全文运用凝炼精当的词句 ,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教学中 ,我注意把握教材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眼“胸有成竹”分析 ,引一发而动全身 ,既理解了课文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一、从释题入手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直奔重点 ,导出了表现主人公孙膑特点的词语“胸有成竹”。1 田忌和谁赛马 ?赛了几次 ?结果怎样 ?学生读书 ,独立思考 ,回答问题。 (田忌与齐威王赛了两次马 ,结果是田忌先败后胜。)2 谁在当中起了关键作用 ?学生讨论后回答。(孙膑献计。)3 默读课文 ,找出最能表现孙膑献计…  相似文献   

19.
《红领巾》2007,(4):12-13,51
[专题简析]“田忌赛马”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故事。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输了。后来田忌在孙膑的点拨下,让自己的次等马、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见面     
话说头一天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借助孙膑的才智,赢得了比赛,心里很是感激孙膑。第二天,阳光明媚。田忌特地到孙膑家,请他出来喝酒。孙膑见好友邀请,也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们来到了郊外的酒家,酒家门口还有一面酒旗在迎风招展。田忌坐下后,叫道:“小二,拿酒来!”店小二赶紧抱来一罐酒,还十分热情地介绍:“客官,本店有一种很好吃的甜品,不知两位是否有兴趣?”“甜品?什么甜品?”田忌问道。店小二说:“呃,说出来嘛,您可能不大听得懂——choco-late。”“什么乱七八糟的,来一点便是了。”田忌不耐烦地说。于是,田忌和孙膑二人痛快地喝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