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民工市民化涉及社会结构的构成模式转变,有效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庞大的农民进城务工队伍出现,农民工问题成为新的难点问题.因群体规模庞大、素质参差不齐、就业行业复杂等因素,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合将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从社会融入的视角分析制约农民工城市融合住房问题的制约因素和困境,进而探究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以及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支撑,在描述江西省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社会支持不足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源,应从政府、社会组织和自身三个层面共同构建社会援助系统.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的打工外出越来越倾向于全家外出,跟随他们进城的子女在城市的社会融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日益制约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工及其子女自身的发展.立足现实,近两年来,迁入地政府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措施解决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总结这些措施,我认为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必须采取以迁入地政府为主、社会大众、农民工及其子女自身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的措施,同时中央政府在部分政策上也应积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向城市的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从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因而造成了农民工阶层流动的障碍,使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不协调,很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清除一切阻碍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障碍;调节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并完善保护城市农民工的法规;提倡农民"离土不离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需要分析入手,探讨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基本原则和经济与社会条件,认为,目前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是要根据农民工对社会保障实际需要的状况和他们自身的条件来确立合理并可行的制度原则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并且应该通过加强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而使他们能够长期稳定地纳入城市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城里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条件。农民工就业更多地依赖关系型社会资本,而制度型社会资本相对缺乏,导致农民工就业路径单一,制度层面的推进与保障不足。政府可以在完善社会信任机制、加大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投入、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从法律上确立农民工与市民平等的权利、推进农民工组织建设等方面多作为,来保障农民工稳定、平等的就业,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处于底层地位,与城市居民的关系不够亲密和融洽,城市居民身份意识非常淡薄,尚未融入城市社会。“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的社会歧视、各种正式组织对农民工的关注和容纳不够、农民工社会网络关系的匮乏及自身的局限性是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清除并杜绝任何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和排斥性政策与做法,将农民工纳入其居住的社区和所在地区的工会组织中,实现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由内聚式团体网络向开放式团体网络的转变,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在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本质内容,实现由"农民工"到"市民"的转变即农民工市民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社会资本是农民工在城市谋求生存的重要资源,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宏观层面的制度型社会资本、中观层面的组织型社会资本和微观层面的私人型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第二代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拥有强烈的市民化意愿,但相关社会制度缺失,利益诉求困难和城市社会环境排斥,使他们不能和市民一样享受到城市经济发展、繁荣的成果。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强调弱势群体问题并不是因其自身原因所造成,而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基于此,应从社会制度安排、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环境支持等方面着手构建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支持网络,促使第二代农民工向城市新市民转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民工群体"家庭化"外出趋势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学习、生活,产生了与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就学情况、家庭教育、群体交往、社会参与四个层面的调查,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入状况,并就此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维护农民工的权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农民工具备了产业工人的基本特征,已成为新的产业工人阶层,最终将融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从工会的产生、性质和法律地位来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应当动员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工会在维护农民工权益上与传统企事业单位工会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崛起的社会阶层,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供给的主流,却未能享有基本的社会权益和应有的社会保障,被城市和乡村双重边缘化,其父辈所遭遇到的就业歧视、工资拖欠、保障残缺、子女入学难、政治参与渠道逼仄等问题同样存在。这就要充分估计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的困难,采取更加综合的措施解决他们的问题,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3.
与一般农民工的社会适应表现为经济、社会、心理三个层面依次递进的特点不同,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首先是从心理适应开始的。虽然女性移民因为婚姻得以进入城市生活,但其社会地位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而这种低下的社会地位又直接影响了她们与城市居民的接触和交往,影响了她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从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来看,城市女性婚姻移民应属于介于农民工和市民之间的"边际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规模与日俱增的年轻群体,新生代农民工能否真正融人城市,对其自身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人的社会化组织载体,依托它进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丰富内容、拓展形式,使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人他们所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两大区域之外,成为双重"边缘人"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新生代农民工扎根城市,成为市民,有利于破解城乡统筹发展的难题。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实现身份的转变在目前面临着制度、社会和个人等一系列消极因素的困扰。各级政府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积极采取诸多措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完成从乡村到城市的真正过渡。  相似文献   

16.
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持续流入我市,成为我市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既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员工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安定、文明、发展的需要。农村成校应从建立基地,创新模式,丰富内容,提供免费培训,推荐就业单位等方面,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近期参与的福建省相关课题的调查分析,发现进城女农民工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强烈,但城市社会针对农民工尤其是女农民工的文化供给却严重不足。这种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原因,从客观方面说,主要是由于政府缺乏文化供给的意识和能力;企业缺乏文化供给的理念;市场缺乏文化供给的动力;农民工缺乏文化供给的自组织。改变这种状态,提升女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助力可从这样着手:政府主导,强化农民工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企业主体,发挥工会女职工组织的纽带作用;社会支持,打造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市场参与,建立农民工文化需求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既是我国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力军。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既符合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大量减少农民的长远发展战略,是我们科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最佳契入点。因此,从政策制定和社会建设两个层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邪教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近年来我国邪教组织活动的新特点与新动向——活动的主要对象从乡村农民、城市居民、退休职工、下岗工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转移到掌握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在校大学生群体和青年知识分子出发,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开展反邪教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反邪教教育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从生存伦理与道德主体的视角看,拥有同一身体的农民与农民工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农村与城市这两种不同日常生活世界中遵循着不同的行动逻辑与道德准则。政治、生活、社会、道德是一个人身份的构型纬度,一旦离开对农民身份有着系统性约定的乡村场域,传统型农民不再拥有农民身份;大众传媒惯用的农民工话语也是一个消解农民的过程。农民工身份是都市社会底层的一种新型社交类型,在此社交类型中农民工的道德主体有着原生型、再生型、次生型三种构型。激活作为"农民"的"农民工"内心深处认同的、与社会公德相契合的生存伦理的引领力,比抽象的"人的城镇化"对社会公德的建构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还是农民工,不同的认识以及由此建构的不同社会治理方式对未来都市与乡村的道德构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