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福州三坊七巷保存了大量的古典园林,其中以明清私家古典园林最具有代表性。明清时期,随着许多文人墨客相继在福州出现,福州私家园林逐渐兴盛。三坊七巷明清私家古典园林作为明清私家古典园林的典范,它融合了传统古典园林追求意境、伦理秩序的特点与西方文化实用性的特点,在造园理念、造园选址和造园意境等方面集中体现了闽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两大主要流派,本文主要通过对二者造园思想、布局及构景要素等方面的比较来阐述各自造园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不同地方风格的重要代表,其在造园要素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造因文化思想的差异,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又存在本质区别.认真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从根源上更为深入地分析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风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禅宗思想与文化的起源入手,首先分析了中国园林在其影响下,寺观园林、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造园特点;其次,分析了禅宗思想对于日本园林文化及枯山水庭园形成的影响;最后,从相同与相异两个方面对禅宗思想对中日两国园林的影响作了综合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5.
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期亳州城区周围及城内建有很多私家园林,与其他地区的古代园林相比,在造园选材、园中植物以及筑园风格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的特色。这些园林的兴衰变迁,折射出亳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发展,对考察当地社会变迁以及旅游资源开发,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后期,尤其在江南地区,很多上层文人士大夫开始修建私家园林甚至直接参与造园,随着造园的兴盛,园林山水画也逐渐成熟起来。本文选择苏州地区吴门画派早中晚期三个典型画家沈周、文征明、钱穀的园林山水画作品,来具体向读者展示文人园林如何从淡雅走向奢华的发展脉络,以及园林山水画如何脱离自然,走向逼真描绘世俗生活的过程,并试图探索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反映了历代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蕴含了多样化的哲学思想,折射出了中国人独有的品格与观念。园林,在中国产生很早。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了皇家园林的建造活动。中国私家园林的起源则略晚于皇家园林。明清是中国园林建造鼎盛时期,特别是私家造园之风很盛。弹丸之地,既是园主生活场所,更是园主梦想之所在。这时期著名的私家园林如无锡的寄畅园,扬州的个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上海的豫园以及绍兴沈园等,其共同特点在于选址得当,以假山水池为构架,…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私家园林的艺术高度达到了顶峰时期,其中文人思想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园林建造过程中融入了主人个人的精神、思想和审美观,也结合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文化主流和建筑风格.儒家和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深,透过园林的角度可以完整的体现出来.“天人合一”是园林主人执着追求的目标,自身诗画创作的风格也被巧妙的运用到园林建筑中.对大自然的效仿、对有限空间的无限延伸和艺术精神的融合是我国造园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习家池是东汉初年襄阳侯、侍中习郁建的私家园林,开创了利用自然山水配合花木房屋建造园林的造园风格,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鼻祖。该园原本位于岘山南面观音阁北侧的汉江边上,宋以后才搬到现今的位置。但宋以后所有志书和当代的地方文献都认为习家池一直在现今的位置不变,致使其原来的位置完全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影响颇为深远,对世界园林史与建筑史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受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深深影响的日本古典园林,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与优势,又结合了地域,气候,人文思想等特点,改进创新,最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造园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也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可当今的中国园林艺术似乎忽略了一些自身的特色,缺少发展创新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园林艺术。师他人之长以自强,中日古典园林在造园手法上有各自的特点及长处,通过对两者在造园手法上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对我国未来园林艺术的发展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客家园林是客家文化重要的表现载体。客家地区社会环境是园林景观形成的制约因素。客家聚落景观中山、水、植物、建筑四要素的构成是客家园林形成的物质基础。客家园林形成于南宋时期,从属于区域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一个派生体系,包括存在于客家地区或者在客家住地之外的,以客家文化理念为指导思想、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供人们聚集、游憩、观赏的园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其独特的时空观处理在世界造园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的造园艺术家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将辨证的智慧融入到园林建造的实践之中,娴熟地运用大与小,虚与实,直与曲,静与动等辨证关系,创造出一座座关仑美奂、让世人皆为之侧目的中国园林。正如西方著名建筑师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中所说,中国园林把成对的矛盾联结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介于永恒的乐园与尘世之间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徽州水口园林的建筑特色——兼与苏州园林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口园林是徽州村落的重要组成要素,一般位于封闭或半封闭的村落的入口处,大多是两山夹溪的位置。"水口"与聚落相邻。徽人重视水口的建设,形成一种特殊的水口园林,并呈现独特的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14.
复古思潮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延续几乎从未间断过。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艺术体系的沿革和发展。作为融合了多种因素的现实载体,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发展脉络中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复古倾向,并在民族思维惯性的作用下,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了隐逸追慕、精神修复和伪装蜕变三个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5.
Utilizing forest gardens as urban settings for outdo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Sweden is a new practice. These forest gardens combine qualities of a forest, e.g., multi-layered polyculture vegetation, with those of a school garden, such as accessibility and food production. The study explores both the perceived qualities of forest gardens in comparison to other outdoor settings and forest garden educators' ideas, purposes, and experiences of activities in a three-year forest gardening project with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and analyzed qualitatively. Four reported ideas were to give children opportunities to: feel a sense of belonging to a whole; experience self-regulation and systemic dependence; experience that they can co-create with non-human organisms; and imagine possible transformation of places. Four pedagogical forest garden featur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传统校园的园林建设是我国古典园林建设的组成部分.校园作为教育的物化表现,传统校园园林的建设势必与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兴衰相同步.先秦时期,我国官学校园园林建设与私学校园园林建设逐步产生,作为园林的要素初具规模;经过秦汉—魏晋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官学校园园林将先秦时期的辟雍升华为标志性建筑,其建设几成定型,私学学堂的大量涌现则成为后世书院园林建设的先河;唐宋以降,我国传统校园园林建设逐步成熟,宋元明清数代沿用,直至近代西方校园建设理念的引入,开启了我国校园园林建设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非常悠久,在全世界的园林风格中独树一帜,而且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我们在发展现代园的林的同时应好好借鉴传统园林的精华,让传统园林在现代中国继续发扬壮大  相似文献   

18.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儒、道、佛、禅诸家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影响最大的是道家精神。道家精神对古典园林美学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崇自然之美,既自自然然,不事人为造作,又表现优美的自然风貌;二是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相似文献   

19.
廊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则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文基于对拙政园等三座苏州园林的详细调研,对苏州园林中的廊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平面形态、剖面形态、尺度、节点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园林中廊的形态,分析了廊在园林空间的整体组织上所发挥的分隔、引导、展现和衬托等重要作用及相应的处理手法实例,提示在当代园林设计中进行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