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击球时充分利用下身的力量 阿加西的击球动作特点就是快而有力地挥拍以及较大的随挥动作。无论是对慢速球还是对快速球,阿加西的随挥动作都比较大。此外,他的击球瞬间的向内翻手腕对控制球也很有好处。 大的随挥动作可以有利于将击出的球压住。如果有意识地提高挥拍的速度,随挥动作自然也就比较大。此外,还要注意将下身力量作用到击球瞬间,在挥拍时利用身体的转动可以增加击球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网球底线反手切削球技术划分及运动学参数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录像解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国家女子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底线反手切削球关键技术动作进行三维录像和解析.结果表明:不同高度的来球其引拍和挥拍的动作不同,依据其动作特点可分为切削、平削和压削三种技术.分析发现:三种切削球技术动作在转体引拍和挥拍切削时的肩髋转动角、拍面角、身体倾斜角有显著差异;三种技术的挥拍动作均是由转体、拍臂依次加速的鞭打动作.以此研究揭示底线反手切削球技术的本质特征,为进一步提高网球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力扣杀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大力扣杀球的速度,取决于挥拍速度的大小;挥拍速度的大小取决于正确的臂部动作、良好的制动效果和速度传递效果;大力扣杀球的落点准、刁,取决于击球高度和角度。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瑞宏 《体育世界》2008,(8):102-104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对正手攻球动作的上肢摆动挥拍、躯干转动、下肢蹬伸肌群工作特点的分析,认为乒乓球攻球效果与动作速度、动作方向、动作时间、动作幅度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保持好“轴”请把安娜·库尔尼科娃的正手击球动作牢牢地印在自己脑海里。有意识地将头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保持好身体的“轴” 网球技术中,无论是哪一种击球动作,最重要的是维持住身体的“轴”。这个“轴”一旦被破坏.不但挥拍击球没有稳定性,而且不可能击出有威力的球。为了使挥拍击球时身体的“轴”不遭破坏.尽可能有意识地使头的位置不变。挥拍击球过程中,如果头的位置有上下或是有前后的转动,“轴”就会发生偏斜。 像照片上的卡洛斯·莫亚那样,头不动,仍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以充分伸展背肌进行挥拍击球动作,从而使身体的“轴”…  相似文献   

6.
1."套路"练习的概念 所谓"套路"练习是指按照现成的动作模式或模式组合而进行的动作过程.在乒乓球练习过程中,每一个技术都不仅仅是一个动作,而是几个动作的组合、连串,如发球技术,是由准备姿势(选位)、引拍、迎球挥拍、球拍触球、随势挥拍、还原等几个动作的连串,把这一简单的连成串的动作就叫做基本套路.由于技术形式不同,又可分不同类型的基本套路,如发球类、挡球类、攻球类等等.  相似文献   

7.
技术流     
《网羽世界》2012,(4):80-83
中场反拍快挡 对方来球力量大,速度快,不必做较大的挥拍动作 借来球之力,手腕内收,运用闪腕将球反弹回网前区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测量健将、一级和二级运动员头顶封网技术运动学指标并分析原因,为羽毛球男子双打前场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及训练和比赛指导。结果表明,迎球挥拍阶段健将一级二级运动员右肘的角度、角速度和加速度差异非常显著;健将一级二级运动员在球拍触球阶段右腕的角度、角速度、加速度差异著性。结论认为:健将运动员各关节活动在力的传导作用下动作舒展性、动作衔接的紧密性、动作技能熟练程度优于一级和二级运动员;从迎球挥拍到随势挥拍结束的整个击球过程中,腕关节的控制对击球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熟悉球性及挥拍练习熟悉球性及挥拍的练习对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击球动作不正确的原因,都是由于不熟悉球性而引起的。第一是练习托球,把球放在球拍上,让球在球拍上托着不能掉下来,等球在球拍上稳定后,再做托球走并向托球跑过渡。这一练习熟练后,做第二练习,即垫球和对墙垫球的练习。这两种方法是6~7岁儿童初学打乒乓球时必须经过的一关。垫球时间一般为3~5周,比较聪明灵巧的儿  相似文献   

10.
<正>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说出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名称,建立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概念;初步学习正手攻球动作,掌握蹬腿转腰、挥拍收臂击球中上部的正手攻球动作技术,发展协调性及灵敏性,培养时间、空间感觉;能够在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并能展示自我。  相似文献   

11.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各项技术中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纠正正手攻球的错误,以利于学生尽快正确地掌握这一技术。一、建立正确的正手攻球技术动作概念教师讲解示范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初步给学生建立一个直观良好的技术动作表象,对防止错误出现非常重要。以右手为例讲解示范正手攻球。应从击球动作基本环节:准备姿势——移动脚步——挥拍击球——迅速还原来讲解示范。准备姿势是近台站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收腹,上体稍前倾。对方击球后,立即移动脚步到球从本台面弹起的合适位置上,向右转体引拍,重心落在右脚上。挥拍…  相似文献   

12.
击球诀窍     
要使发球协调,你一定要准确的抛球,如果你把球抛向四面八方,则你每次发球时要用不同的挥拍动作,这就不可能形成一个习惯。要获得好的抛球,就必须有正确的持球方法:球握在你的手指和拇指尖之间。要学好恰当的持球,可把  相似文献   

13.
直到最后身体仍然横向对网 如照片所示,发球的挥拍动作一直到最后,身体仍保持着横向对网,记住这一要点很重要。另一个也不要漏掉的要点是,击球瞬间左手有个下落抱腹的动作(如是左手选手,则右手抱腹),以防止身体展开。即使在击球瞬间.目光也不要离开球,自始至终,直到击球瞬间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球,这一要点是发好球的重要一点,一定要用心记住。第四课眼睛始终盯着球 基本的要点是,一直到击球务必始终牢牢地盯着球。大部分人抛球时虽然看着球,但当完成挥拍动作时就将目光离开了球,去看对手一方的场地。 保持着仰头盯着击球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重心上升的力量向前上方挥拍反手起下旋球时,为了使拉球具有一定的威胁,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挥拍的同时,两腿蹬地,将身体重心迅速上提;要利用好腹肌、背肌的力量,将爆发力充分释放。在击球时,腿部从弯曲状态迅速伸直,重心在上升的过程产生了足够大的前冲力,此时顺势向前上方挥拍可以使动作更加干脆有力,增加反手拉球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王指导信箱     
王指导信箱吉林东北师大读者李久全问:反削怎打手球么?北京海淀区读者闫文龙问:发球时,球抛不准是初学者最常见的问题。球抛不准就影响挥拍动作的连贯性,影响发球的力量和准确性、球抛不准最常见的错误或原因有以下三种,我简要地和你谈谈。一、手执球的手法不恰当。...  相似文献   

16.
里奥斯(从右至左)1.转身,下身保持向前。2.自然、放松地后摆拍。3.根据来球,将身体转回。4.击球有力。5.球拍向前挥送出。6.用力一直到挥拍结束。7.不保持击球稳定,头部不要晃动。8.迅速进入做下一个动作的准备姿势。辛吉斯(从左至右)1.向后摆拍时就已把腋下夹紧。2.挥拍时拍头朝下。3.击球时腋下也要夹紧。4.有用双手将球向前送出的感觉。5.张开腋下,手臂向前。6.用力直至挥拍结束。阿加西(从右至左)1.充分转上身。2.保持背部直挺,重心放低。3.平伸出左臂。4.随着挥拍击球动作的开始,屈肘、夹紧腋下。5.在…  相似文献   

17.
一、托马斯·穆斯特(Thomas Muster)对快速来球的正手接发球动作 照片中的穆斯塔正在回击对手发来的速度很快的球。由于来球很快,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穆斯塔转动上半身,向后做不大的挥拍动作(②③),球拍几乎直立,击球位置靠前(④),击球后随势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技术教学1.正手下旋发球技术(1)教学要点两脚开立,右脚稍后;持拍手引拍向身体右后上方,拍面适当后仰。同时抛球,挥拍迎球时,拍向前下方挥,球拍触及球的中下部,以手腕迅速发力为主,触球后随势挥拍。(2)注意事项①身体动作要协调放松,手腕用力要清晰。②台球点与网同高,以利于降低球的弧线。2反手侧(上、下)旋发球技术(互)教学要点两脚开立,左脚稍后;持拍手向左后方引挥,拍面后仰,同时抛球;挥拍迎球时,球拍向前下上方挥动,发侧下旋球时拍触球的中下部,发侧上旋球时拍触球的中部,触球后随势挥拍。匕)注意…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调查当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被要求对付不同状态来球时,如何调整他们的动作.研究对象与方法前巴西国家队高水平乒乓球男女运动员7名,均为右手持拍.运动员(平均年龄27.85±5.36岁、训练年限平均为19.14±5.24年,运动员身体状况良好,每周训练3次.运动员分别在4种状况下,对发球机发出的乒乓球进行正手击球(1)两次反弹(一次过网前一次过网后)的上旋球;(2)两次反弹的侧旋球;(3)一次反弹(过网后)的上旋球;(4)一次反弹的侧旋球.研究结果(1)乒乓球运动员采用包括动作的绝对和相对的修正以促进正手对击球的适应;(2)动作修正的本质受不同状况的约束;(3)细微动作(触球和随拍)比宏观动作(准备姿态和向前挥拍)更容易受外界状况的影响.分析与讨论(1)回击一次和两次反弹的侧旋球,运动员几乎不用调整,但侧旋球会造成成功率不高.在引拍、迎球挥拍阶段动作模式没有改变,但球拍触球、随势挥拍阶段稍有不同,此动作有利于还原部分;(2)击球动作前的选位和对手的动作趋势也会影响动作模式,但变化却是使整个动作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技术流     
《网羽世界》2012,(3):80-83
接杀挑后场球 身体与握拍自然放松,双脚站立比肩稍宽,平行站立 引拍动作要创造最长挥拍距离,以便产生较大爆发力 随前动作结束后,要有预判抓住由守转攻的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