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明代《世说新语》的研究情况及主要的研究形式。作者认为,明代《世说新语》的代表为王世懋和何良俊。他们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们对《世说新语》的研究观点,确立了《世说新语》三十六门类叙事的体例规范;使正文与注的相互响应与补充成为《世说新语》类拟、续之作的典范;提出了对叙述文辞与所叙内容合乎社会规范的统一的关注。对《世说新语》的传播和明清的《世说新语》拟续之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往往否定曹植"七步成诗"一事的真实性.文章拟从《世说新语》的历史性,《三国志》的作者、注者对曹植、曹丕的不同态度和曹植诗歌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证明这个故事应该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最名的志人小,为南朝宋临川王新义庆所撰。南朝梁时,刘孝标又为其作《注》,其影响遂更大。笔对《世说新语》及孝标《注》的写作年代进行了考证,得出的结论是:《世说新语》成书于宋元嘉九年至元嘉二十一年间(432-444),而《注》则成于梁天监元年至普通二年间(502-521)。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历史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和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两者已经融为一体。目前,史学界对注书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就,但还主要集中在对其中一部书的个别研究。试将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与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放在时代背景下,从注书的背景、方法和所引书目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雪 《语文知识》2012,(4):121-123
本文试图从语言学、校勘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就《三国志》注(以《魏志》为主)与《世说新语》注的异文表现形式作一番归纳与分析,并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希望能为两书的语言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中古文化史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以及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是非常重要的三部典籍.通过深入考察可以发现,刘义庆编撰《世说》时,取材上深受已经流传近十年的裴注的影响;而刘孝标在为《世说》注释时,也在体例和选材上对裴注多有借鉴.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等所记马融谋杀郑玄之事不可信。郑玄师从马融多年,二人关系甚好,马融对郑玄甚是赏识和关爱,郑玄对其师马融甚是尊敬和崇拜。郑玄注经多引马融学说,因受制于当时经注体例而未作标明。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而成的一部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古注现仅存刘孝标注一种。孝标引书四百七十种,所引文献以魏晋南北朝为主,较好地反映了中古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汉语史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语料价值。本文试从刘孝标柱中的新词新义入手,对其在词汇发展、辞书编纂等方面的价值作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9.
关于《世说新语》的文体,古今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从“小说”这一概念的历史演变以及《晋书》与《世说新语》的比较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小说,并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成书后出现了一大批模仿它而作的“世说体”小说。这些仿书本身既是《世说新语》传播的产物,同时又参与到《世说新语》传播的进程中来。因此,对“世说体”小说的研究是《世说新语》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现存“世说体”小说共有16部,其中明代10部,清代6部。这些仿作虽然只得《世说新语》之形,而无法企及其神韵,但作为一个小说流派,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冯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6):150-152,155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党的高级干部的马识途先生,在即将90华诞的时刻仍然以其勤耕不辍的精神为我们奉献出了《党校笔记》一书。在这部书中,马识途先生以笔录体形式真实地记录了他30年前在中央党校学习时的内心感受、理性沉淀和思想考量,从而成为一部极富重要文献价值和历史借鉴意义的著述。本文便是对此书的评价和分析,旨在探究历史的呈现方式和它对于我们当前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郭松年曾于至元十六年到至元二十五年、至元三十年六月以后两次到云南,游历了云南、白崖、赵州、龙尾关、大理等地,留下《大理行记》等传世作品,成为研究南诏、大理时期和元代初期大理地区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对游历地的山川地貌及古迹的记录,对研究元初大理地区的行政区划、山川名号和地理分布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思想,反映了大理时期云南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3.
乞大是契丹的另一种音译,在这里指称中国。《老乞大》是古代朝鲜的一个汉语会话教科书。《老乞大》正文全部是汉字。在正文下加以朝鲜文注音和释义便成为《老乞大谚解》。中外研究古代汉语语言和古代朝鲜语语言的学者早已注意到这部书,而在史学界似乎还不太注意到它。其实《老乞大》生动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留下了不少形象性的资料,从历史学或古代民俗学的角度加以考察,对了解中国古代社会面貌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以发展近代化为主线,叙述了历次列强侵华战争,由于作者自幼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以及后来到美国留学的经历,他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靠发展近代化。蔑视人民群众是其思想的局限性,但是作者的爱国热情却是不容掩盖的。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受到美国新史学运动的影响,被认为是对新史学思想的最强有力的运用,该书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它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先生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5.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鸿儒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言笔记小说,自清嘉庆年间小说写成至2012年,已知共有160余家出版单位印刷出版了该书,其中,清代有27家,民国有33家,新中国成立后有71家,境外有32家以上.《阅微草堂笔记》在海内外已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试论《史记》自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自注形式以见其心志,以明其去取,体现了其撰述的别识心裁。本文结合《太史公自序》、《史记》十表等,对《史记》自注的内容和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历代赋评注》具有三大特色:厚积、出新、蕴赋史于评注。旨在创新,赋予新的时代特色,结晶人们对辞赋新的认知,新的理念,结晶前哲、时贤治赋的心得和新的科研成果,荟萃名篇佳作,从而,使其成为既是集大成的里程碑,又成为能启迪新探索,激励学者长足奋进的新平台。这些,都充分体现于《历代赋评注》的选篇和评论之中。这正是《历代赋评注》"选者的眼光"和学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典范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独创性和特殊性,还有集体累积的成书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深广传播,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国演义》的成书历时长、途径多、样式杂,有史书记载亦有文学演义,《三国志》(包括裴松之注)、《后汉书》、《资治通鉴》、《通鉴纲目》到《全相三国志平话》、三国元曲杂剧、《三国志通俗演义》,最后到《三国演义》。在这漫长演变过程中,丰富而多元的文学创作语境对《三国演义》的成书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梦苕庵诗话》是当代国学名家钱仲联先生的著作。该书系统论述清代尤其是近代(晚清)著名诗人与诗作,介绍和考订大量有诗史价值的杰构,体现了钱先生的诗学审美标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研究清诗以及钱先生诗学理论的必读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