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证了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兰陵笑笑生不是《金瓶梅》的作者。文章认为将《金瓶梅》的作者说成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兰陵笑笑生考证不过是一场大闹剧,这场大闹剧的演出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大悲剧。  相似文献   

2.
对《金瓶梅》的版本进行了梳理,认为现存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说《金瓶梅》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兰陵笑笑生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作者之谜的破解,为“金学”热门话题之一。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是为化名。“兰陵”者,非为地名,亦非酒名,而为教坊职业的代称;“笑笑生”者,人笑笑人之义,亦为说唱职业的概括。所以,作者非为文人类,而为教坊说唱艺人。书中有其身影,即为李铭。李铭作是书,是为报复、洗白潘金莲主仆等人无端加于自己头上的冤诬  相似文献   

4.
兰陵笑笑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倾向充满了矛盾,因而使《金瓶梅》有万千之谜,本文探讨《金瓶梅》文本既反叛“存天理、灭人欲”又张扬“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悖反现象,论证作者主要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或许有助于解开《金瓶梅》之谜。  相似文献   

5.
兰陵笑笑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倾向充满了矛盾,因而《金瓶梅》有万千之谜。本探讨《金瓶梅》本既反叛“存天理、灭人欲”又张扬“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悖反现象,论证作主要是“存天理、灭人欲”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对解开《金瓶梅》万千之谜和考定作真实姓名问题或许有助。  相似文献   

6.
从入声看“兰陵笑笑生”的籍贯程泱学术界对“兰陵”地望的研究,角度很多,结论也不一样,不外是南北二种说法,但均无铁证可以确定.笔者拟从语音角度提供另外一些证据。就现代汉语方言来说,南北方言之区别,在于入声之有无.《金瓶梅词话》中大量的同音异写词汇,正可...  相似文献   

7.
兰陵笑笑生塑造西门庆形象的用意和《金瓶梅》主旨究竟是什么?从作者思想观念、人生态度和创作上的矛盾来看,《金瓶梅》重在揭露人性的低劣,警醒世人要生存发展,必须去掉物欲情欲上的贪占纵.作者仍是维护封建礼教和“存天理,灭人欲”的.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是我国明代留传下来的一部文学巨著,知名于海内外,译成了多国文字。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其真实姓名隐而不宣,历来为学者所关心,长期有人从事探讨,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其最大难点,就是缺乏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作者的真实姓名。从明代人的一些有关记载,加上后世学者专家的探索,使人觉得还是有线索可以探寻的。  相似文献   

9.
兰陵笑笑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倾向充满了矛盾,因而使《金瓶梅》有万千之谜。本文探讨《金瓶梅》文本既反叛“存天理、灭人欲”又张扬“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悖反现象,论证作者主要是“存天理、灭人欲”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对解开《金瓶梅》万千之谜和考定作者真实姓名问题或许有助。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与中国古代性文化》丁东《名作欣赏》1993.3《(金瓶梅)与(红楼梦)对读二题》季学原《宁波师院学报》1993,3《(金瓶梅)的作者不是“兰陵笑笑生”》洪城董明《淮海论坛》1993.3《(金瓶梅)明代后期的世情书》庞金殿《德州师专学报》1993.3《(金瓶梅词话)的因果观》徐季子《宁波师院学报》1993.3《谈(金瓶梅)崇顽本》顾青《文献》1993.3《谈(金瓶梅)的委婉艺术》孟宪章杜元会《徐州教育学院学技》1993.3《论(金瓶梅响悲剧性》王肇亨《宁波师院学报》1993.3《论(金瓶梅)中林太太形象》宋培宪《徐州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11.
兰陵笑笑生深晓一个人对性的态度最能反映人性本质的道理。他以独特的审丑艺术描写和揭示了西门庆、潘金莲在第27回和79回中的形而下和形而上。通体明亮地现出西、潘二人的灵魂和全部人性价值。本文探讨了笑笑生丑中现美、性中显人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2.
有关《金瓶梅》作者的诸多推论,可归纳为3类:“大名士”说起源早,沿袭至今,但难释《金瓶梅》书中的许多疑难;“门客、老儒”说比较含糊;“民间艺人”说至今难以落实。将王世贞家的门人胡忠定为《金瓶梅》的作者,可解开围绕《金瓶梅》作者争论中的众多症结。胡忠善说评话,具有创作《金瓶梅》的能力、精力和各种有利条件,更主要的是胡忠可以解开长期困扰人们的《金瓶梅》与王世贞关系之谜。《花当阁丛谈》记载的胡忠,善“解客颐”,常能引起“座客皆大笑”,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笑笑生”。《胡氏家谱》中的胡忠,与王世贞家的胡忠若为一人,笑笑生冠以“兰陵”亦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兰陵笑笑生深晓一个人对性的态度最能反映人性本质的道理.他以独特的审丑艺术描写和揭示了西门庆、潘金莲在第27回和79回中的形而下和形而上.通体明亮地现出西、潘二人的灵魂和全部人性价值.本文探讨了笑笑生丑中现美、性中显人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的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兰陵是山东峄县的古称,据此,郑振铎先生判断笑笑生是峄县人。但是,由于三百多年来人们搜遍古书,谁也没有为“兰陵”二字寻到一条旁证,致他歧见异说,层出不穷。比如。谢颐认为是王世贞或王的门人,王仲瞿认为是李卓吾,宫伟镠认为是薛方山或赵南星,孙楷第认为是冯维敏,吴晓铃认为是李开先,英国人维利认为是徐渭,满文译本认为是卢柟,“在兹堂本”认为是李笠翁,而朱星在《社会科学战线》上由断言:“兰陵笑笑生根本是捏造的。”即此可见,笑笑生究竟是何处人氏,仍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悬案。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中有很多关于酒以及饮酒的描写,其中金华酒是提到次数最多的酒。对于金华酒,《金瓶梅》的研究领域有过一番有趣的争论,笔者通过分析前人的争论和自己的考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以金华酒的产地来推断兰陵笑笑生的籍贯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学术界应该杜绝这种荒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兰陵笑笑生深晓一个人对性的态度最能反映人性本质的道理。他以独特的审丑艺术描写和揭示了西门庆、潘金莲在第 2 7回和 79回中的形而下和形而上。通体明亮地现出西、潘二人的灵魂和全部人性价值。本文探讨了笑笑生丑中现美、性中显人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7.
清初李渔所著《闲情偶寄》“选姿”条中,对女子的肌肤、眉眼、手足、态度等立下了自己的审美标准,这些标准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词话》中女性美遵循的尺度多有相合。二书的女性美标准,皆为当时男子眼中的女性美,其中病态畸形的居多,但也不乏科学之处。  相似文献   

18.
笔名始于何人,没有作过查考。明代的“兰陵笑笑生”,总可以算笔名吧。《金瓶梅》研究已成一门学问,此公是何许人,至今还是个谜。有清一代,笔名渐有增多之势,编《唐诗三百首》的“蘅塘退士”,撰《新笑林广记》的“我佛山人”,为《豆棚闲话》作序的“天空啸鹤”,辑录《嘻谈录》的“小石道人”,看来署的都是笔名。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以《金瓶梅词话》问世以来,迄今已近四百年。它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从题材内容、艺术形式上看,它有别于前三者,成就上也超过前三者。在我国长篇小说创作上是一座新的里程碑。《金瓶梅》是我国长篇小说中第一个以市井人物为主角写世情的人情小说。(《三国演义》以帝王将相为主角,《水浒传》以草莽英雄为主角,《西游记》以神仙妖魔为主角。)它写宋,实则写明。作者通过对土豪淫棍出身的、后又集官僚、奸商、恶霸于一身的西门庆及其一家兴衰的描写,广阔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世纪末的最荒淫堕落的社会景象。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但《金瓶梅》的作者是谁,至今还是个谜。书中的很多谜亦未解开。我们说,《金瓶梅》是最清醒的狂人之歌。这最清醒的狂人就是“嘉靖间大名士”兰陵笑笑生。兰陵笑笑生是作者化名。过去不少学者为寻出作者真实姓名对兰陵的所属颇争论了一番。如戴不凡先生根据金华酒系浙江兰溪所产就认为兰溪即兰陵;张远芬先生认为金华酒是兰陵酒的别称,从而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中写了将近二十个笑话,不但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使小说雅俗共赏。在小说中,穿插诗词歌赋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模式,但是穿插笑话(有时是小故事),并不多见,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小说中,几乎没有,但在《金瓶梅》中却大量出现,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作者自称兰陵笑笑生,他的名字与笑话应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