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金相组织、电子探针和洛氏硬度分析,对存在胀形开裂质量缺陷的D类钢镀锡板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批镀锡板的金相组织、硬度值及钢质等均没有问题,造成这种胀形开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电流过大,导致焊缝顶部残余应力巨大,在胀形时出现爆裂。  相似文献   

2.
借助洛氏硬度计和金相显微镜分别研究了304不锈钢中固溶处理和敏化处理热处理工艺。试验表明304奥氏体不锈钢加热至1000℃后并保温30min,经水冷后试样能够得到单相奥氏体,减少不锈钢晶界腐蚀,同时水冷后材料硬度较高。在敏化处理实验中,304不锈钢加热至750℃保温1h后,材料晶间腐蚀现象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选用纯钨粉和纯铝粉通过实验方法探讨铝对钨的活化烧结行为,采用高真空钽加热炉进行烧结,应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样品组织形貌,并用洛氏硬度计和水静法等方法测试、分析了样品的硬度和密度等性能。结果表明,A l的加入使钨的烧结过程由固相烧结转为液相烧结,从而起到活化烧结作用;相同成分下,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烧结体的致密度、硬度提高;相同烧结工艺,随着含铝量的增加,烧结体的致密度降低、硬度提高。相比较而言,最佳的烧结工艺应选择在真空中以1 600℃烧结0.5h,最佳的成分应选择钨中掺杂0.99%的铝元素。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法昔洛韦的应用、市场前景及工艺改进方法,改进后的制备方法使总收率可达到近30%左右,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竞赛中的常见问题,同样也非常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青睐.本文通过以直代曲思想、洛比达法则、泰勒展开等对一些实例进行分析和求解,介绍导数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应用.1以直代曲思想把点P附近函数的图像放大,引导学生理解以直代曲思想是指某点附近一个很小的研究区域内,曲线与切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故可由曲线  相似文献   

6.
化学趣味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214187)黄一敏化学趣味实验以其简单的操作、有趣的现象、鲜明的特点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它在化学第二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成功.然而,我们认为,趣味实验的价值如果仅仅在课外活动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7.
《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生产全过程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它与生产实际的联系十分紧密,学好本课对同学们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现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各章的主要内容列出下列复习练习题。当然,对未列出的内容也应好好学习。 热加工部分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名称和物理意义:σ_a、σ_b、σ_(-1)、σ、Ψ及a_1。 2,何谓硬度?常用的布氏硬度和三种洛氏硬度各用哪种压头?它们各适用于何处?  相似文献   

8.
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及适用范围不仅取决于其数值大小,也和试验过程的不确定度密不可分。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测量结果必须附有不确定度说明才是完整并有意义的。针对型钢产品进行了洛氏硬度试验中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表明,考虑硬度计最大允许误差的方法1及考虑硬度计系统误差的方法2,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0.7%及8.7%,所以在较严苛的评定中应采用方法1。各影响因素之间比较而言,重复性误差是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者,而压痕测量系统分辨力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9.
《滨州学院学报》2022,(6):91-96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三种不同温度下淬火对GCr15钢十字轴组织演变和硬度的影响。利用Deform-3D软件建立十字轴数值模拟模型,得到三种温度下淬火过程温度变化曲线、淬火后组织含量云图及表面和芯部硬度。最后对GCr15钢试样在三种温度下进行淬火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洛氏硬度计得到显微组织和硬度大小。结果显示:淬火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相似,在840℃下数值模拟的硬度最大且马氏体含量最多,在该温度下试验得到的隐针状马氏体和细小针状马氏体最多,硬度也最大;在800℃和880℃下,由于淬火温度过低或过高导致淬火后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是“考试说明”中所列的C级知识点,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最近两年高考连续考查了这一知识点。这一内容应用的物理知识本身并不算难,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洛仑兹力公式f_洛=qvB,牛顿第二定律F_向=m(v~2/r)以及f_洛=F_向得到两个基本结论:轨道半径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