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入世”给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的短期冲击,加之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带来了新的高膨胀的毕业生人数,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难度,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大学毕业生就业由原有的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变为通过市场“双向选择”和“自主选择”,新的就业机制既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在即将就业和就业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  相似文献   

2.
据北京市教委统计,2009年北京高校毕业生数量达21万,再创毕业生人数新高。其中研究生5.7万人,本科生10.9万人,高职大专生4.4万人。虽然2009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多年存在的京外生源不愿意去京外工作的矛盾仍然突出,非常多的同学仍以能在北京工作为首选。就业难,并不完全是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询问学生的就业意向时,90%以上的同学首选就是北京,只有在北京无法就业时,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专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的发展与深化,大学毕业生从“包分配”、“不好分”,到目前的“就业难”,专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从一定角度看,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地方高校的生命线。大家知道,就业状况不行,就会影响招生,招生不行,就会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内在的逻辑规律就越来越明显。当前的学生就业难的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将对地方高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谋求扩大毕业生就业途径,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显得尤为急切重要。1.深化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地方高校管理体制上的缺陷,是“就业难”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而…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职业》2004,(18):71-71
中国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可是专家学者却认为,大学毕业生依然处在“求大于供”阶段。随着近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步子的越迈越大,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攀高。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据预测,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可能达到340万人。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克良认为,虽然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情况比较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学 毕业生总量已经过剩。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数量的35%,日…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高,毕业生求职竞争日趋激烈,在许多人感慨就业难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中的“不就业”一族却在悄然增多。这部分人不就业的原因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自己主动放弃了毕业分配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和社会需求的逐步减少,人才匮乏与就业难的矛盾在不断加剧,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根源剖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只是高等教育突出问题的表象,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有其体制根源、运行机制根源和学生自身素质根源。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实现转型”作为总体思路,采取一系列具体对策,消除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和高校运行机制的弊端,有效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又遇高峰,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338万,比2004年增加58万,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积淀下来的毕业生,2005年各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有增无减。每年新春一过,各大城市的人才市场都穿梭着急切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有数据  相似文献   

9.
2007年全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 乐观,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开拓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了解毕业生就业思想动态,我们对2007届毕业生就择业态度,择业意向等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这次调查的结果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苑璞 《教书育人》2005,(5):22-23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使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供需矛盾。一时在社会上,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假象。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者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为数并不多,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大学生“就业难”的假象呢?根据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不良就业心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假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就业,路在何方——浅析大学生就业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已使毕业生就业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已经不是以前的香饽饽, 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单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大学生就业难说明了人力资源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我国高等教育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而我国高校毕业生远远没有达到“饱和”或“过剩”的程度,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呢。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面临的现实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使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既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而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实中的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渠道十分不畅,实际存在着农村迫切需要大学生与大学生“下不来”,“需要的来不了,来的不需要”,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就业难”的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3.
《河南教育》2014,(5):6-9
策划人语: 又到一年就业季,又说一年就业难。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99万,被人们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毕业生增长了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然而,相比于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我国的经济发展大环境依然充满各种挑战。那么,高校毕业生该如何面对“更难就业季”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弱势群体的就业更加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无论是毕业生自己还是高等学校、企业、政府等都应该积极寻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使高校毕业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多面向就业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猛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文中从多面向就业的视域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高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高职高专院校应抓住当前就业工作的有利条件,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改革教学模式,实行“产学研结合”和“订单式”培养,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积极争取社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大问题。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的高峰又要到来。由于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总量达到了338万人,比去年增加了近21%,使预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已经反馈回来的人才市场信息更是不容乐观。现在人们的感觉是,大学生就业一年难似一年。对这个问题,高教界的官员、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都曾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只是良方难寻,至今也没有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在这里,笔者无力也无意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问题”,只想就一些了解到的数据和材料谈些“浅层次表象”,来看看今年的情况,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赋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170-17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107万,到2005年达到了338万,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超过400万。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分析人士指出,高校毕业生增加,而社会新提供的“理想”工作岗位又有限,这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但面对新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作为毕业生的供方—高校应从自身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症结,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构建完善的就业工作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