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约瑟夫·海勒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第二十二条军规》也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海勒用他高超的技巧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滑稽而又悲惨的世界.他用有趣而又令人震惊的语言展现了美国社会战时以及战后的黑暗官僚制度.本文试图通过不同角度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多层次主题,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2.
赵倩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257-257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海勒以反传统的写作方式对人类生活中所存在的非理性甚至令人难以置信的一面进行彻底的揭露。小说中所表现出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反映于人物塑造、时代背景、语言技巧等方面上。本文分别从这几个角度出发,透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对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力求使读者加深理解黑色幽默文学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郑丹 《科教文汇》2008,(11):260-260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典范,以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成为美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通过对它的叙述结构,写作风格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探讨,对其凸现的黑色幽默的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郑丹 《科教文汇》2008,(31):260-260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典范,以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成为美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通过对它的叙述结构,写作风格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探讨,对其凸现的黑色幽默的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象征主义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小说作家最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本文以默多克的<独角兽>为文本入手,分析了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在此作品中的运用与体现.  相似文献   

6.
第二十一条军规 本是名著<第二十一条军规>的书名,作者为英国的约瑟夫·海勒.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如果你认为你疯了,可以允许你停止飞行,只要你提出请求就行.可是你一提出请求,就证明你不是疯子,就得继续飞行.此语常用来比喻圈套、枷锁等.它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自相矛盾的一套诡辩逻辑,任何人也逃不出它的手心.  相似文献   

7.
马克·吐温,现代美国小说之父。他是第一个将文学创作“美国化”的人。本文通过对其作品语言风格,写作手法和所表现的美国主题的认识,使读者了解马克·吐温作品对美国文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迷惘的-代"的代言人,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运用在美国文学史上曾引起过"文学革命".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同深刻的寓意融合在-起,谱写出一首感人的英雄主义赞歌.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老人与海>的主要人物塑造来阐述作品深刻的寓意.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弗兰纳里·奥康纳的杰出短篇小说<好人难寻>的作品主题和主要艺术写作手法.作品洋溢着浓郁的南方乡土气息,读者可目睹她勾勒出的社会上典型的"畸形人物",捕捉到她带有点宿命的宗教观.而幽默、讽刺和象征等手法的充分运用成功塑造了以上主题.  相似文献   

10.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在发展初期注重倡导女性个体的独立和解放,代表第二浪潮女性主义作家们则不再拘泥于女性自身的出路问题,而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女性和男性所共同面临的社会痼疾.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便是这一浪潮里一朵醒目的浪花,无论是在写作手法的创新上还是在对女性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上都体现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趋势-妇女主义.  相似文献   

11.
曹云鹏 《科教文汇》2009,(34):252-253
小说《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反映二战题材的黑色幽默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约塞连的战争创伤,并结合作者在二战中的亲身经历,运用弗洛伊德的创伤理论,得出结论:小说是作者约瑟夫·海勒战争创伤的体现。同时通过写作,作者能直面人生惨痛的经历,从而使自己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12.
皮英 《科教文汇》2009,(25):243-244
在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结尾,主人公约瑟林决心奔赴瑞典——一个有着逻辑组织和规则的理想化和平世界。有评论认为他的逃离表明,海勒找不到对付被官僚政治的绝对支配力控制的方法。本文从小说的主体即官僚政治入手,以约瑟林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探究和反抗为线索,探讨在人性丧失的由官僚政治主导的世界里,深陷于矛盾汪洋之中的人们生存状态极度尴尬,而约瑟林的逃离是对既不道德又不合逻辑的官僚主义政治体系的光荣胜利,不仅因为他脱离了那种支配力,更重要的是,这显示出海勒的确给了一个关于出路的暗示,约瑟林的逃离带来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脱离残酷的官僚政治的唯一出路就是去发现和创造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13.
<塔吉尼亚的小马>是法国作家杜杠斯的作品.本文通过时小说中的双故事情节展开论谜,由此分析杜拉斯在其作品中所采用的特殊双线描写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4.
新<商标法>已于2001年12月1日生效,这是我国<商标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对其进行的第二次修改.较之1993年的的第一次修改,此次<商标法>修改的幅度很大.在新<商标法>全部64条条文(旧商标法43条)中保留旧商标法原文的只有18条,新增23条、修改23条.  相似文献   

15.
《印度之行》之行是英国著名小说家E.M.福斯特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特征,说明福斯特成功地综合运用了这两种创作手法,使《印度之行》成为一部兼具"故事"与"寓言"特征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美国杰出的荒诞派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开创了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先河.剧作家对美国社会荒诞现实的体验深刻表现在他的第一部剧作<动物园的故事>中.这部人类社会的喜悲剧,以极端的手法凸显了现代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并充分运用了象征手法对荒诞现实进行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象征手法运用的层面对<动物园的故事>进行分析,并以此揭示其对现实荒诞性的讽喻功能.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新<会计法>强化了会计核算程序,突出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单独强调了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对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更具可操作性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不幸的人生>是作曲家施光南先生的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的咏叹调,作品抒情性与戏剧性完美的结合,使之成为声乐教学中的经典曲目,通过对其细致的分析,在演唱上进一步准确的诠释了作品.  相似文献   

19.
埃利亚斯·卡内提一生潜心研究文学、历史,迄今为止,出版了20多部著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便是这部<群众与权力>(1960年).据说这是一部赞扬者多,阅读者少的辉煌理论著作.瑞典皇家学院称它为一部"权威性的著作",此书使作家埃利亚斯·卡内提得到了普遍的尊敬.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提在获得卡夫卡奖的同时,以"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笔者通过<群众与权力>这本书,分析了当今一些西方世界当中对于社会群众的分析和看法,与中国传统的看法有何不同.本文试图分析西方学者是如何运用一个比较深沉的思想来分析社会大众这个群体的特性和构建在社会上层权力的各种特性的.  相似文献   

20.
《活着》是余华先生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乐观态度的作品。文章叙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写作背景,结合以实践为基础、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了作品的写作手法。通过对作品写作手法的解读,更加深刻地解读作品所反映出的独特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