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比于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文史界及后人似乎对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在中国传记文学史上的作用,存在着估量不足的偏颇和缺憾.文章从传记文学史的角度推敲论述,试图给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一个恰当的学术定位.  相似文献   

2.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的贡献在于抉出了司马光秉承《春秋》著史的精神,尤其指出司马光是以《左传》为其编集史事、议论历史的主要依据。胡三省还注意到《资治通鉴》以“春秋笔法”隐藏着司马光的政治观点,并且把历史的事件和议论与北宋的政治现实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诚实勿妄语     
北宋宰相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是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曾经住在洛阳编纂《资治通鉴》。有一天,司马光叫来老仆吕直,让他把自己骑了多年的老马牵到集市上卖掉。司马光叮嘱老仆吕直道:你一定要告诉买主,这匹马毛色纯正,身高体壮,性情温顺,力气很  相似文献   

4.
北宋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一生写的著作很多,历史著作有《资治通鉴》、《稽古录》、《涑水纪闻》等,诗文有《司马文正公集》。其中,《资治通鉴》为人们所熟悉。这本书,上  相似文献   

5.
司马光这一生孜孜不倦做了两件事,一是反对王安石变法。二是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相似文献   

6.
《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五。《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取材广博严谨,史料丰富,记论结合。为了以历史为鉴,教给帝王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权术,司马光在选择历史材料时,“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类的材料。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司马光在《赤壁之战》中,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孙刘结盟和定策,而不用过多的笔墨去渲染具体的战斗场面。关于“赤壁之战”的材料,司马光以前的  相似文献   

7.
胡三省生于耕读家庭,成长于宋元交替的忧患岁月中。1256年登进士第后,在宦途中过了20年颠簸不安的生活。1256年开始撰写《资治通鉴音注》,历时30年完稿。该书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作了音注、训估、阐释、补正,并进一步阐发了司马光以史为鉴的“治道”思想,从中也表现出胡三省的安帮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8.
《资治通鉴》是宋代历史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参加编撰工作的还有历史家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人。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早年爱好史学,在长期的阅览史书过程中,深感中国历代正史“烦冗”,很早就想编纂一部简明扼要的编年通史。“臣少好史学,病其烦冗,常欲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司马光《进通志表》)大约宋仁宗嘉祐年间(公元1056—1063年)已经着手编撰,至治平三年(1066年)已经修成一部八卷本的编年史《通志》。司马光将书稿进奏皇帝,深得宋英宗赞赏,给司马光提供助手、书籍及其它笔墨缯帛等,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开经筵,司马光进读《通志》。神宗十分满意,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由,赐名“资治通鉴”,并为是书御制“序言”。因此,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由此得名。它是一部得到皇帝御赐的发挥资治与垂鉴功能的典型史书。资治与垂鉴不仅是司马光的作史宗旨,也是全书的精要与灵魂。至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全书修成。  相似文献   

9.
自从宋代元丰七年 (公元 1 0 84年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告成以来 ,九百多年间 ,以史事编年为特征的通鉴体著作不断问世。计两宋时期编撰的有 :刘恕的《通鉴外纪》,金履祥的《通鉴前编》,朱熹的《通鉴纲目》,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刘时举的《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元代有陈柽的《通鉴续编》;明代有薛应和王宗沐分别编写的《宋元资治通鉴》;清代则有徐乾学编成的《资治通鉴后编》,乾隆御批的《通鉴辑览》,毕沅主编的《续资治通鉴》(记载宋辽金元历史 ) ,夏燮的《明通鉴》等。这些通鉴体的著作 ,都是记述…  相似文献   

10.
毛遂自荐辨     
毛遂自荐是一个使用频率十分高的成语,它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有类似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资治通鉴》这部巨著,前后历时19年。相传,司马光着手写这部书时,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时刻警惕自已  相似文献   

12.
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乃熔铸大量史料而成,关于司马光所引据的书目,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研究。去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为纪念《资治通鉴》成书九百周年而编辑的《资治通鉴丛论》载有陈光崇、高振铎先生的考证文章,可说是这方面的最新成果。陈光崇《张氏〈通鉴学〉所列〈通鉴〉引用书目补正》统计为三  相似文献   

13.
司马光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而且还是一名成功的编辑家。《资治通鉴》是其主要的编辑作品。“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是他编辑书籍的指导思想,这一编辑思想由他独特的生活和政治经历所决定,并充分体现在所编书籍的内容、体例等方面。同时《资治通鉴》的成功也得益于司马光采用了科学先进的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司马光(公元1019—1086)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编辑家。他编辑的史书有《资治通鉴》、《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涑水纪闻》等,其中享有盛誉的是《资治通鉴》。此书的成功编撰,除有政治的、历史的多种原因之外,编辑体裁、编辑方法的创新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司马光的编辑思想进行研究,即使是对我们今天的编辑工作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司马光生活在社会危机十分严重的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极为尖锐,辽夏的威胁和侵扰又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在这一危急的形势下,朝野上下响起了一片‘求治”的呼声。…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其史料主要来自陈寿的《三国志》及其裴松之注中的《江表传》,司马光在尊重史事的基础上,对语言、情节等方面进行了文学化处理,语言凝练,情节故事化,人物形象鲜明,使记事和传人有机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传记文本。《孙权劝学》虽是《资治通鉴》建安十五年的一个记事传人小片段,但也反映出了《资治通鉴》的编纂思想、史学和文学等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传德 《教育导刊》2007,(11):51-51
22.司马光教子"节俭"司马光,字君实,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出生于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受过比较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1039年考取进士。宋神宗时,王安石主持变法,司马光持反对态度,自动离开京师,花费19年的时间编写了《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事实。此外,司马光还著有《稽古录》和《司马文正公集》等。  相似文献   

17.
从《资治通鉴》“臣光日”中提取管理思想,形成司马光对征求管理意见的系列思想。通过分析有关征求管理意见的材料,司马光讨论听取管理意见的重要性、必要性、目的、方法及如何对待意见等,这对搞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凡学习中国古代史的人.都知道东周历史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在史学界,关于春秋、战国的划分源于两部历史巨著.即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北宋司马光主持修撰的《资治通鉴》。《史记·六国年表》开始于周元王元年,《资治通鉴》开篇开始于周烈王二十三年。  相似文献   

19.
季平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十多年,对学报的复刊和发展卓有贡献。他既是优秀编辑,又是宋史研究的学者。季平是从特定条件下研读《资治通鉴》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发表学术论文17篇,出版专著《司马光新论》。他有感于对司马光的不公正评价而提出一系列不同看法,在宋史学界产生了颇大的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具有明显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资治通鉴     
作者《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修的史书。主编是司马光,助手有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司马光,字君实,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十月十八日,卒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九月初一。他的祖籍是陕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