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朱家豹 《新闻窗》2012,(3):44-44
传统的新闻写作,过于重视真实性的凸显,虽然说真实性是新闻写作中的重点,但是如果可以增添一些文学性在里面,就可以摆脱以往新闻写作的严肃性,这样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也可以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但是这其中文学性和真实性的比例要拿捏准确,否则就会失去新闻写作的根本宗旨,与新闻写作的特点严重背离,以下笔者就对新闻写作中文学性与真实性的结合做阐述。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采访与写作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汤世英与薄浣培、劳沫之共同编著的《新闻通讯写作》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在新闻写作课教材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充实、完善,反复修改编著而成。书中详细论述了新闻、通讯这两种报纸体裁的特点及写作基本规律、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主要篇章有: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写作的基本特征,新闻的结构,不同类型新闻的写作  相似文献   

3.
在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新闻写作的逻辑与阐释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广泛使用,掌握全媒体时代英语新闻写作的技巧、方法、特点,对于中国媒体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深远意义.由罗雯、艾蓉、童扬芬主编的《全媒体时代英语新闻写作》一书,重点分析了全媒体时代英语新闻的主要传播特点,以及英语新闻写作的结构框架与逻辑要点,为新闻从业者进一步掌握英语新闻写作技能,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书针对当代新闻信息传播手段的巨大变革与新闻写作表达方式的变化,结合中外新闻写作杰作实例,将新闻写作作为人类文化史的横断面进行考察,系统地说明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方法,新闻体裁的基本类型和结构,具体介绍了各种  相似文献   

5.
西方解释性新闻的特点与写作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性新闻是目前活跃在西方新闻界的一种重要新闻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与写作要求与一般的消息(纯新闻)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论述了解释性新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介绍了这种文体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成为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窗口。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众所周知,新闻写作属于应用文的写作,与文学写作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追寻新闻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新闻写作是从文学写作中脱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的一种特殊文学写作方式。因此,文学技巧可以巧妙的应用于新闻写作中,对提高新闻作品的语言色彩有着很好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进行了论述,对创造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短信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受到各种条件制约.在内容结构方面有着不同于传统新闻写作的鲜明特点.有些特点甚至颠覆了以往的新闻写作规则。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写作论著中,对于如何写新闻,一般是按采写程序划分阶段,从采访调查、选择题材、确定角度、提炼主题,再到撰稿和修改,分别论述各个环节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掌握的方法。就新闻文体写作教学而言,新闻写作的程序规则确实如此。但是,如果将新闻写作与一般文章写作的特点和规律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从采访到写成新闻,尚有一个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受众的新闻消费向碎片化、差异化、多元化发展,不同媒介的新闻写作呈现差异化特点和趋向性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全媒体媒介环境,分析了不同媒介的新闻写作差异性,认为不论是哪种媒介,媒体新闻都应坚守新闻专业主义,遵循新闻写作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产品生产工作以及新闻传播工作,都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与此同时,新闻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新闻生产技术的革新,既为新闻记者采访与写作工作带来机遇,也为新闻记者采访与写作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以推动新闻记者采访与写作工作适应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生态为出发点,对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访与写作工作面临的要求,以及采访与写作方式的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闻写作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有人称它为新闻写作的规律.新闻的宣传作用同新闻写作的这一特点是一致的。“事实胜于雄辩”,只有用最有说服力的事实写出的新闻,才能有力地影响读者,起到真正的宣传作用.现在有些新闻,从写作角度讲,一个很大毛病就是不善于用事实说话,议论多,事实少,不是概念加例子,就是“事不够,空话凑”.对这样的新闻,读者不仅不愿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自然也削弱了宣传效果. 新华社记者解国记、刘云莱采写的关于中牟县落实“三挂钩”政策情况的报道(见附文),好就好在突出了新闻写作这一特点,生动具体,说服力强.  相似文献   

12.
新闻写作的角度,就是指新闻写作时选取或表现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同样一条新闻,挖掘的深浅和表现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不同,新闻价值也不同。选择角度既要求符合写作要求,又要注意写出新意,这是新闻"新"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样一条新闻,这个人写可能就枯燥无味,另一个人换个角度写就会引人入胜。那么,新闻写作的角度应该怎样去选择?抓特点,找角度特点,是一篇新闻稿件的魂,围绕特点选角度,就要注意报道对象的特征,写  相似文献   

13.
陈佼佼 《传媒》2017,(22):28-29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的来临,新闻写作故事化让新闻作品更受欢迎。笔者通过对《中国青年报》的分析,研究网络时代新闻写作故事化的特点及策略,揭示掌握写作技巧对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的重要意义。网络时代新闻写作故事化特点突出细节,聚焦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魅力。新闻故事化写作不意味着"编故事",而是需要事实说话,描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细节,通过展现细节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刘自克 《新闻窗》2013,(3):94-94
电视新闻写作将广播新闻的"听"和报纸新闻的"看"等特点有效结合,实现通过语言、文字对电视画面进行全方位的判断与了解,才能让电视新闻传播更容易实现准确、清晰地完成叙事功能。下面重点对当今电视新闻写作传播优势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更好了解新闻写作。一、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与要求1.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快速及时,线性传播电视新闻就时效性方面和其它媒介比较来说,优势非常明显,可以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因此新闻写作强调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胡丹 《新闻传播》2023,(16):164-166
采访写作是新闻制作中的关键环节,只有保障素材和资料采集的时效性、真实性,才能更加全面地还原新闻事件。而在新时期新闻工作当中,还要体现采访写作的特色性,以独特的视角分析新闻事件,为受众提供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方法,以体现新闻的社会价值。但是,当前采访写作的独特性特点未能得到体现,导致新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较差,限制了新闻行业的转型发展。本文将对新闻采访写作中运用独特视角的重要性加以分析,提出新闻采访写作中独特视角缺失的原因,探索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古杰 《大观周刊》2011,(18):122-122
作者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并对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新闻学会副会长、新华社高级记者孙世恺新撰写的《新闻写作系列谈》一书,现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此书是孙世恺写的第五本新闻学著作。全书30多万字,分为新闻写作的分解、新闻写作的技巧、新闻写作的修辞和新闻写作的体裁四部分,系统又全面地介绍了新闻写作的原则、特点、要求和种种技巧。该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生动与  相似文献   

18.
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传统的写作模式以及传播模式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当前信息获取的需要。因此需要新闻写作积极顺应新媒体的需要,改变写作方式。本文就新媒体新闻写作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推动新媒体下新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沈继荣 《新闻记者》2020,(2):F0003-F0003
互联网时代,跨文化的语言交流与信息传播给新闻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了解并熟练掌握英语新闻写作的知识与技巧有助于全面提高英语新闻传播与交流的质量与水平。John H.Noonan和Gene Mustain编著的《英语新闻写作》(2007年9月1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汇总了六位美国资深记者在英语新闻写作方面的丰富经验,论述了英语新闻写作的特点与技巧,并通过新闻作品的分析解读,强化了该书在英语新闻写作人才培养训练方面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20.
程道才教授是一位新闻写作研究的勤奋耕耘者。他的新著———《新闻写作基础》,已于2004年10月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他近年来在新闻写作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反映了他对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的新思考。作者在该书的“前言”中写道:“《新闻写作基础》是一部专门探讨新闻写作规律与方法的著作。与一些侧重于介绍新闻写作方法、技巧的新闻写作著作不同的是,本书除了介绍上述内容之外,十分注意从写作理论方面进行探索,力求以理论统帅与指导具体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认真读完全书,笔者认为,这段文字对该书的特点概括得十分准确。注意从理论上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