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广播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数字技术为广播电视业带来的不仅是数量上的变化,同时还是基础性的巨大改变。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变化能够为电视广播业提供先进的新技术产品,而这一先进技术的形成,会直接的冲击着模拟电视技术整体结构。笔者首先概述了数字电视技术,其次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5.HFC 综合网的功能HFC综合网可以提供下列服务: 电视广播:模拟电视、数字电视; 影视点播:点播电视(VOD)、准点播电视(NVOD)、家庭影院; 声音广播:模拟调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  相似文献   

3.
陈海棠 《视听界》2002,(2):62-63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数字电视是数字技术在电视领域应用的产物,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电视广播的全面数字化,传统的电视媒体将在技术、功能上逐步与信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现代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的全面数字化已成为必然,而数字电视技术包括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和数字电视接收技术.本文就电视广播的数字化的基本原理、进程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叙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运用,我国的电视广播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为社会居民构建了解新闻资讯的平台。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研发以及推广。目前,我国的数字电视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借助通信手段包括卫星、数字微波及光纤等方法进行电视信号的传播,并为社会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电视服务。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数字电视组网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我国的数字电视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也开始不断的完善,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的时代已经到来,给媒体电视、广播等都带来极大的播出便捷,同时也给广大人民群众收听更多的电视节目开通了广泛的渠道。借此,通过介绍广东省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结合广大省地面数字电视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问题,从而展开对广东地面数字电视组网技术的探讨,并对这种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行一定的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顾名思义,图文广播是指在现有广播音频信号的基础上融合了图像、文字等信号为一体的信息传播技术。由于借助了电视的接入终端,图文广播又被习惯地称为电视文字广播和电视广播。从技术的角度看,图文广播的应用,反映了大众传播时代不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一种技术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手机电视是指通过手机通信终端收看电视内容的服务方式,它是移动通信和电视广播技术融合的产物。手机电视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普及、手机性能的提高以及数字电视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我国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研究和组织编制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规划,交流建设电视台的经验,广播事业局于1958年12月15日到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视台基本建设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六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广播局(处)和人民广播电台的代表一百一十人。电视广播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发展很快。1958年初电视广播设备和电视接收机在北京和天津试制成功,“五一”节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就开始广播了,接着上海电视台又在十月一日开始广播,哈尔滨电视台也在十一月开始了电视实验广播。今年我国兴建的电视台将此去年更多,目前各省(市)、自治区都在考虑建设电视台。全国电视台基建工作座谈会,就是适应这种情况召开的。  相似文献   

10.
自从十九世纪后期电报、电话相继发明以来,西方的一些科学家们就开始了电视的研究工作。他们首先进行尝试的是将电力技术应用到工业和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去。这无疑为二十世纪初电视广播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28年,斯堪尼亚塔狄的一家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这次播出虽然只有半小时,但从此揭开了人类电视时代的序幕,它显示出了声光电结合的诱人前景。由于第二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已经成为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数字电视使电视技术进入下一个时代,数字电视系统是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采用数字技术可以使各种电视设备比原来设备具有更高的技术性能和画面质感,同时在数字技术推广之余,还应该推进宽带业务的建设,使突飞猛进的电视广播进入更成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是一场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本国的数字电视时间表。美国计划在2006 年关闭模拟电视;欧洲各国计划在2010年关闭模拟电视;日本计划2006年实现数字电视全国覆盖,2011年关闭模拟电视。广电总局在《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06 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户,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  相似文献   

13.
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现代传播》2004,(4):120-121
一、电视数字化发展的动因所谓数字电视 ,是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 ,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 ,实时发送、广播 ,供观众接收、播放的视听系统。真正意义的数字电视系统 ,不仅仅是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实现数字化 ,还包括电视节目的传送 ,无论其是通过卫星、有线网络或者是地面广播的方式 ,以及用户端的接收系统 ,都必须实现数字化。为什么要实现电视的数字化呢 ?总的来说 ,电视数字化成为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 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电视频道资源提供更多的节目和服务。以 5~ 5 5 0MHz邻频有线电视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数字电视已经成为电视的主导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数字电视到彩色电视的一次重大技术变革后,数字技术将再一次掀起电视技术变革的狂潮,它将对人们的传播行为和社会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以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为视角,探讨其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揭示数字电视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促使人们关注媒介形态的变化。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是媒介形态的物质基础和变化前提。基于电视和网络技术,数字电视应运而生。数字电视的出现,既是电视媒介在后信息时代,主动向网络靠拢的结果;也是媒介之间的借鉴和融合。数字电视的出现不仅意味着电视传播技术的变革,更是电视传媒业在内容生产、经营模式和消费方式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不仅实现了思想理论的重大突破,而且将极大地推动改革的实际进程,带来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方面的变化现在还难以完全意料,但业已显露出来。新闻界无疑要为这个大背景、大格局所牵动。最先受到更直接影响的,当推报纸。与电视、广播不同,报纸是读者订阅的,有个发行量问题。电视广播有受众,但受众的多少较难统计,看电视、听广播目前并不收费。从作为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17.
网络电视就是通过互联网宽带向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这种新兴的媒体,使得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人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来获取信息,然而今天更多的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更情愿到网络中去获取信息。许多的年轻朋友,甚至几乎不看电视、不听广播或者不看报纸。除非是条件不允许,他们一般都会选择上网。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工作需要还是娱乐需要,上网要比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方便得多,信息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11,(7):69-69
广播技术的数字化为地面电视广播提供了新的组网方式——单频网(SFN)。相对于传统的多频网(MFN),单频网具备诸多优势,例如提高地面电视广播的频谱利用率,便于通过补点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覆盖质量,提高系统的功率效率,利于跨区移动接收等新业务的开展等等。凭借这些优势,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建设中单频网得到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确定2004年为"中国广播影视数字发展年",在原数字电视已有一定程度发展的基础上,这一年就数字电视发展问题召开了几次相关会议,取得了显著成就.2004年广播影视数字发展年中,数字电视的主要实践与改革为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终端接收产业竞争激烈,数字电视产业如火如荼,生产方式变革.电视数字化探讨的理论学术问题主要为整体转换,突破内容瓶颈,可持续发展,数字电视经营战略,行业标准在探索中前行.本文就2004年数字电视的发展概况及上述问题等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回顾、与探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电视、高清数字电视频道开播、CMMB技术以及IPTV电视已在全国大部份省市逐步推进,预示着电视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必然代替模拟。在数字电视已基本定下发展途径并初见成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到了数字广播—HD Rad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