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家族文化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和区域文化相比较,大理白族家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多元性特征、地域性特征和功利性特征. 一、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 1."烧包"时所用的"包"现在通常是买来的.这种"包"大小如32开的一个信封,其中的一面上有印好的格式,中间写收"包"人的名讳,右边写送"包"人的姓名,左边写日期."包"内装满各种用纸做的财宝,封住口后,就可以烧给自己的祖先了.一般一个祖先一包.  相似文献   

2.
温军超 《寻根》2013,(5):31-36
老子文化具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它既可以指围绕老子出生地、老子文本所形成的宗教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养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大的文化概念整体,也可以单纯指围绕老子作品《道德经》(亦作《老子》)所构建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3.
贺麟“宗教精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麟所说的宗教精神,包含宗教信仰、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需要等在内,是追求超越现实,“与上帝为一”的精神,而所谓“上帝”则指“真理、人民、大自然”。他从化哲学层面,以欧美现代化历史为例,认为宗教精神对科学“有保护促进之功”,“有助于科学的发展”;认为宗教精神也是近代民主精神的基础,是工业化的基础。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民主不如欧美发达,原因之一,也许正在于缺乏这种宗教精神。所以中国传统化的现代化,铸造中国人的宗教精神,是必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羌族释比宗教经中,保存了一个由二十多位日神组成的太阳族群一拍德直改.拍德直改及其仪式是羌文化以及长江上游古老日神文化的重要发现.研究它对于重现古羌人的宗教文化,社会演变,羌蜀文化源流、长江上游古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是中国古代原生性宗教信仰伦理化的关键环节,它最早将原始宗教的发展规范化,使之走上世俗化、伦理化的发展道路,这一过程是中国古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神学宗教的原因."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是通过以礼"义"改造原始宗教的观念,礼"仪"改造原始宗教行为,礼"容"改造原始宗教体验来完成的.中国古代宗教始终不能跟政治抗衡的基本格局也是由礼对原始宗教的改造奠定的.  相似文献   

6.
从三星堆文化看古蜀人的原始宗教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星堆文化中的原始宗教崇拜观念中包含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人祖先崇拜等多层次宗教信仰.表明三星堆古蜀人的宗教信仰观在发展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新旧观念互相渗透、融合,不断积累,三星堆宗教文化是多层次宗教文化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周志清 《中华文化论坛》2023,(1):131-141+190
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圈是指分布于金沙江中游南北两岸距今4500—3700年、海拔在3000—1000米山地、有着相近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的统称,文化的非均质性、复合性与多元性特征突出,与周边地区同时期新石器晚期文化内涵迥异。该文化圈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横断山区中段金沙江中游及周邻地区,影响范围北至大渡河中游,南至元江以北,东至金沙江中游末端、西至澜沧江中、下游,以金沙江中游南北两岸最为集中。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圈反映出流域内新石器时代晚期居民之间频繁的文化互动以及文化认同,并为当地青铜时代居民的人群互动与文化互动奠定了史前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友义 《寻根》2010,(1):128-130
<正>高山族是台湾最早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山区和东部纵谷平原以及兰屿等地。关于高山族的来源,我们不否认它的多元性,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台湾  相似文献   

9.
16-18世纪是天主教在澳门传播发展时期,澳门从此成为不同族群汇聚之地,也是多元宗教文化交汇的地域.葡萄牙人的天主教与华人的中国传统宗教,在澳门岛共同生存发展.澳门的佛教、道教保持了固有的模式和传统,妈祖、关帝等民间信仰更具地方特色.本文从澳门族群与多元文化的视野,分析了16-18世纪澳门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宗教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白族服饰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劳动成果,它具有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含意.白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其他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物质的服饰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发展史的缩影,同时也是研究白族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1.
试论藏族建筑文化的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族建筑不仅作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一种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纵观藏式建筑文化,不论是寺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无不充分地显示出丰富的藏传佛教内涵和悠久独特的藏区风情及民俗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能工巧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形成了与自然环境、宗教和民俗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相协调、相映衬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2.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在民众生活中有着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戏剧演出常常与宗教活动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很多具有深厚宗教色彩的戏俗.本文考察福建莆仙戏的破台仪式,探究其与道教思想的不解之缘,并揭示其习俗化表演与道教净坛仪式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
西南民族大学秦和平教授新著<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洋洋洒洒34万字,通过对18世纪末以来天主教和基督教在西南民族地区传播的历史描述,研究了宗教传播必备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分析了基督宗教自身的适应与改革,探讨了少数民族受众的心理变化和宗教诉求,史料翔实,见解独到,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巫在早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早自近代國學奠基者的劉師培、王國维以下,已一再提及斯義.巫是傳統文獻中所能見到的最重要的宗教人,也是涵義最廣的宗教人.  相似文献   

15.
古代并不存在单一极恶力量的观念.恶魔出现的时间,离现在不到3000年,与人类敬拜一神的时间大致相当.之前的古老宗教都是信仰多神.这些神行为比较复杂,可以行善或者造成伤害.从古代的宗教中,我们可以看到罪与恶的形象演进.  相似文献   

16.
天堂里明澈而嘹亮的潮声——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和其兄但丁·罗塞蒂一样,是拉斐尔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英国最有天赋的女诗人之一.虽然英国文学史"维多利亚诗歌"一节中只列出诸如丁尼生、罗伯特·勃朗宁以及马修·阿诺德等,而把她仅列入"其他诗人"里面,但事实是她的诗以其丰满的背景描画、精致的细节描写以及强烈的视觉感受而著称,蕴涵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宗教色彩,追求爱与欲望、梦幻与死亡等主题.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宗教的演变趋势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以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时代潮流为主线,结合我国法制建设、市场经济建设进程,分析了我国宗教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论证了中国宗教在21世纪将会顺应国际、国内形势,朝着宗教世俗化、宗教私人化、宗教市场化、宗教现代化和宗教和谐化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8.
正在现代宗教中,藏传佛教可谓值得大书特书,它既有着一般宗教的性质和特征,又具有其独特之处。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常对一些自然现象感到困惑不解,以致发生恐惧,因此而有宗教现象的产生,借以解释生活中见到的一切,亦对自我的心灵有所慰藉。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后来向外传播,其中藏传佛教是当今佛教的重要一支。藏传佛教产生一千多年来,以其深邃的思想、极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广泛的影响力而深受历代统治者和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人、社会、自然的态度上。原始人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条件下 ,凭借自己特有的想象力 ,创造出代表自己意志和力量的神们 ,这些神们是原始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原始宗教是原始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力。原始宗教与科技源于一体。原始宗教艺术是原始宗教活动的重要形式 ,是原始宗教精神的重要载体。我们从大量散落在史册里和迄今活跃在一些土著居民中的诗歌、神话中可以透析出原始宗教及其艺术的生产力作用来  相似文献   

20.
《华英字典》为第一位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所撰,是中国第一部英汉字典。马礼逊在编纂字典时坚持学好一种民族语言必须了解与这个民族有关的历史、地理、宗教、化、哲学、政治、风俗、礼仪等方面内容的宗旨,因此整部《华英字典》富含中国历史、化、政治、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堪称一部中西化的百科全书。本从宗教神话、风俗礼仪、历史人物、教育与科举以及天、音乐五个方面,概述了其对中西化交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