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场域与外部场域的相互交融以及场域内部此消彼长的互动,是促使高校运作机制的有效性,构成高校位置分层的制度依据。场域中的相应位置会带来一定的资本,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场域效应是各种资本数量、质量、结构相互合作、竞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场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为高校之间和内部学业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了拥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文化生态场域,大学历史演变的逻辑就是大学文化治理的变迁逻辑。教师、管理者和学生是大学文化生态场域中"人"的要素,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是"物"的表现。大学文化生态场域乃生产、传播文化资本之所,基于"师"、"生"的二元主体将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分化为"教学文化场域"、"学术文化场域"和"管理文化场域",彰显为平衡联系、互利共生、有机聚合,表现为整体谐动、互动共生和资本转化。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正是通过位置形塑更新不同群体的惯习,循环影响群体行为策略,推动实现权利资源再分配和结构再生产。  相似文献   

3.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化作为"资本"的作用,农村背景大学生的最大弱势不在于经济资本而在于文化资本。大学场域作为权力场和学术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同一场域至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流文化,农村背景大学生的文化劣势地位使其产生了复杂的场內位置感和对场內竞争标准公平性的怀疑。大学管理者要引导校园文化建设,需帮助学生认识大学场域,在经济帮扶的基础上重视非经济帮扶,从城市文化走向多元文化共荣,并认识到教育公平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分配公平问题,更是互动中的关系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生存于一个受到政治场域"统辖",并呈现出"金字塔"结构的场域之中,政治资本取代文化资本成为决定场域内部"位置"跃升的主导资本。政治场域与高职院校生存场域内的"支配者"——名牌高校"合谋",采取了"限制"与"赞同"两种统治策略维持着资本分配的"差序格局",高职院校的同质化惯习就是在这一游戏规则下诱发的。鉴于此,可以从划定场域边界、重塑生态场域、提升场域自觉三重路径出发消解高职院校同质化惯习。  相似文献   

5.
红色旅游是文旅融合典型代表。以东至木塔乡传统村落为例,在调研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基础,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考察差异化的红色文化旅游的场域—资本—行动逻辑。研究表明,传统村落区内外红色旅游资源是建立空间载体场域的物质前提;政府、开发商、居民、游客需建立合理的场域结构和场域关系,以文化资本为中心,引导权力合理配置下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消费资本的有序转化;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存在时空上的叠合,场域—资本—行动应以时间为轴线、以空间为平面,进行适度的时空拓展延伸,丰富红色传统村落文旅产品及项目的多样性和可参与性。  相似文献   

6.
贺佐成 《教育与职业》2022,(23):105-112
高职课程场域是教师、学生等课程相关行动者之间基于技术技能课程文化资本分布的各种位置所形成的客观关系。在场域中,围绕着课程文化资本的“教”与“学”,教师和学生形成相应的惯习。课程场域中文化资本具有相对统一性和分离性,根据高职课程场域、惯习和文化资本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了提高课程的有效性,教师和学生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的适应性应对策略;针对课程技术支撑条件变化的课程升级应对策略;针对课程文化自身变化的保守、继承和颠覆策略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式,对九所高校的216名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的专业认同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群体的专业认同水平总体偏低,且在性别、年级、志愿选择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显示:专业培养模式、导师指导以及专业就业前景是影响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水平的主要因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教育学相关专业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与规划以及完善导师指导方式等方面提升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叙事研究方法对龙岩学院辅导员场域内外生成逻辑进行了调查.并运用了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中提及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等概念,试图克服以往研究者在辅导员发展路径主题上的凌乱、主观和对立,通过叙事研究方法可以更加清晰的勾勒出地方院校辅导员场域内外生成逻辑.研究发现,辅导员在生成逻辑上的认知、评估和行动的经验图示,是社会结构在他们心智上的反映,同时辅导员在社会结构指引下参照逻辑模糊性进行探索,从而维系着辅导员场域内外的正常运作,并使其自己达到目标或者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基于此,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基于无界教育理念进行了国家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探索,学校以“跨”为核心,明确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流程,构建了“跨而有核“”跨而有联“”跨而有融“”跨而有评”的跨学科教学样态,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文化的场域、生命的场域和成长的场域,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充满好奇心、具备研究精神、善思考且富有创造力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成为中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开辟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切入点。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场域、资本和惯习等概念已用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领域,但与中学新手教师结合较少。新手教师一般自身文化资本积累不足,社会资本及物化资本均薄弱,导致其位于教育场域的边缘位置,处于受支配地位,在学校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学新手教师应努力增进文化资本积累,拓展社会资本网络,正确应对物化资本薄弱现实,提高专业身份认同。同时,学校要动态调整场域资本架构,加强教研共同体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对“双一流”建设高校20位外籍专任教师的访谈显示,外籍教师来华工作的直接动因呈现出文化资本为首,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依序次之的总体特征,以及显著的知识生产性和个体性。其中,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呈现一定的地区与学科差异。直接动因的形成离不开知识场域、社会生活场域、意识形态场域的交互作用,职业惯习与个体惯习的双重影响,以及资本间的可转换性。基于此,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应从场域塑造、职业惯习尊重、引才资本调整、区域资源精准使用等维度明确各自职责,并加强沟通与合作,提升中国引才系统工程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是大学基于"师生"主体,以文化资本为核心逻辑演化而成的"教学文化生态场域"、"学术文化生态场域"及"管理文化生态场域"关系构型。在这个构型中,大学教学文化、学术文化及管理文化既相互区别,自成子场域,又相辅相成,整合形成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在大学场域关系中,教学文化与学术文化是对立统一的,管理文化与学术文化是主体交叉的,教学与管理的关系是管理在调节教学与学术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就大学文化生态场域资本流转所处的地位而言,教学文化生态是本,学术文化生态是根,管理文化生态是魂,三者权力主体交叉、资本交流多元,成为大学场域不灭的冲突和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与冲突形成了"三域"的有机联动,为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治理提供了现实的际遇。  相似文献   

13.
布迪厄把社会场域里竞争的资本划分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三者在场域中为争夺制度高位和权力资本不断进行博弈和竞争,在高校这一特殊场域中社会资本与行政权力、文化资本与学术权力、经济资本与市场权力的相互转化与竞争最终将形成象征性资本,象征性资本则是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市场权力的合力.  相似文献   

14.
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视角下青年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农民工身处乡村场域、同乡网络场域和城市场域中,他们实际融入城市场域的情况以及他们在不同的场域塑造的不同惯习影响着他们的城市化进程,他们在各场域中获得资本的情况也关系到他们能否尽快融入城市场域。因此,青年农民工要实现城市化,必须加强生活场域的融合,实现同乡网络场域和城市场域的融合;逐渐摆脱乡村惯习,形塑城市所具有的惯习;增强城市空间场域资本竞争力,增加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5.
李曼 《教学研究》2008,(3):189-192
布迪厄把社会场域里竞争的资本划分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三者在场域中为争夺制度高位和权力资本不断进行博弈和竞争,在高校这一特殊场域中社会资本与行政权力、文化资本与学术权力、经济资本与市场权力的相互转化与竞争最终将形成象征性资本,象征性资本则是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市场权力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在线教学场域是师生参与网络教学活动的空间,内含结构、资本、权力、惯习等实体要素,并具有关系交联、资本争夺、权力博弈和惯习潜沉等诸多特征。新时期高职在线教学场域存在结构关系失调、文化资本失衡、主体权力失谐、传统惯习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在线师生关系面临挑战与危机,需通过优化场域结构关系、提升场域文化资本、制衡场域权力主体、重构场域良好惯习的策略,改善在线教学场域关系结构,构建在线教学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研究网络文学提供了全新的角度,网络文学基于网络这一崭新的创作平台,创建了自身的文学审美场域,构成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创作及消费形式,并在文学场域的资本抢夺中,通过自身逐渐变强的经济资本,开始占据更多的文化资本。可当前相对于有限的文学生产场域来说,虽然网络文学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可却在文化资本的争抢中始终处在劣势地位。对此,基于场域理论的指导,通过分析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场域内部资本应保持相对平衡、场域外部应构建科学联动机制两方面,提出促进中国网络文学生态化发展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化场域表现为多样文化的共生共处,对人们在具体事务的决策与行动上具有很大的影响。生态民族学是一门以人、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为对象的学科,以文化场域作为研究的实验室。文化场域给生态民族学提供了研究的经纬度和抓手。  相似文献   

19.
布迪厄高等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以惯习、资本和场域为核心概念,以文化再生产理论为理论视角,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调查研究对高等教育表面机会均等问题提出质疑,认为高等教育的表面平等掩盖了统治阶级的特权化本质;学校的主导文化是统治阶级的精英文化,由于文化资本的缺乏导致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处于文化困境之中;而惯习和场域的力量交织正是高等教育再生产社会与文化不平等的隐秘机制.布迪厄在研究中确立了其高等教育思想的价值诉求,即高等教育应实现社会正义,保障处于最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在对研究生教育本质进行理论探讨基础上,建构了研究生教育场域分析框架。认为研究生教育场域是行动者之间围绕高深学问展开教育性互动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学术关系和教育关系是研究生教育场域最主要的关系网络。研究发现,文科硕士生学术关系密度显著低于理工科硕士生。文科硕士生学术关系密度和教育关系密度均较小,无法形成稳定的“学术-教育”共同体,其“在场”状态呈现出“游离”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