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分层教学法实际上是在"因材施教"的指导原则下进行的教学工作,是贯穿于物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课程的完成以及教学评价各个环节的。分层教学法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生发,它旨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通过层次教学以发现学生的特点,实现学生自身价值最大化。本文主要以初中物理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赵民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12):41-42
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于物理问题之中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对此有明确的规定.近年来中考试题、初中物理竞赛试题中出现了"数理"渗透的新趋势,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必须重视数学与物理的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点应该在哪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新课程告诉我们:"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什么"指的就是教学内容.在物理教学中,教学内容决不能停留在教会学生相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要牢固确定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参与及  相似文献   

4.
将课堂文化贯穿于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物理情感的生成;发展"自主学习"的课外文化,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经常呈现出学生怕学、教师难教的现状。而要让学生喜欢学习物理,乐于学习物理,促使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一种快乐,而不受任何外部精神压力束缚,将"愉悦"教学理念贯穿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人体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可以为物理教学提供更为"生活化"的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点的同时,了解人体的身体构造及功能,加强学生关注生命、关注自我的意识;通过对人体物理知识的挖掘和总结,分析、探讨人体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而研究人体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正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教师也觉得难教。学生学习物理时遇到的种种困难,部分来自于学生自身心理,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教师日常教学方面的因素。为了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去教学,才能拥有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本文就如何遵循初中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8.
窦瑾  李为  高忠 《教育探索》2013,(4):24-26
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学生不喜欢读《物理教学论》书、不喜欢上物理教学论课、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连最基础的目标‘学生能写像样的教案和能上像样的课’都难以达到。其原因在于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偏离了"实践取向"。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应回归"实践性",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实施、学习评价等环节突出"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实验教学还是解题训练,教师们在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心态下,让许多物理课堂缺失了"学生对物理过程的理解和解读".而"物理过程"正是物理学科的精华.本文试从实验教学、习题教学、物理学史教学中如何重视物理过程,培养师生的"过程意识"入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教学中应挖掘审美因素,提升物理教学的"第七感"——"美感"。营造物理教学"第七感"的关键在于解放学生,让学生以审美的视角去探索未知世界,感受物理学科的无穷魅力,提升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美化教学手段、营造教学审美场。  相似文献   

11.
戴加成 《江苏教育》2016,(6):76-77,79
在物理教学中应挖掘审美因素,提升物理教学的"第七感"——"美感"。营造物理教学"第七感"的关键在于解放学生,让学生以审美的视角去探索未知世界,感受物理学科的无穷魅力,提升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美化教学手段、营造教学审美场。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全国上下都在进行教学的改革,物理教学也不例外,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理念提出:物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对学生生活有用"、"对学生终  相似文献   

13.
情感就像物理科学中的"场"一样存在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影响着学生认识活动的进行,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要素,也是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高效性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就是以"学生学习"为核心,教师从"设计如何教"到"设计学生如何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高效性是广大物理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各种尝试,及时与同事进行经验交流,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探索、总结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贯穿于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内涵与外延和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物理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现以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新理念和三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为指导,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规律,总结出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模式和物理解题教学的基本模式,并赋予三者新的深层涵义。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模式切实可行,效果卓著,而且具有崭新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时代特征和创新教学魅力。  相似文献   

16.
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同时又与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相b.物理教师在具体操作时,主要应做到物理问粤乒活化、物理探究生活化、渗透STS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有用,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物理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物理是初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在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是需要教师的引导的。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任务导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物理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主要论述"任务导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李强 《现代教育科学》2012,(12):164-166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回归生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本文针对当前教学与生活脱节、忽视学生生活经验和体验在物理学习中重要价值的现象,提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构想。在教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下开展实践研究,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艳 《江西教育》2022,(15):34-35
物理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的学科,物理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物理课外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王成金 《考试周刊》2015,(26):132-134
在"物理之道"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科学方法的教育很多,而对学生及时进行人文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偏弱。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道"的起源;寓"道"于"教"之历史变迁及人文理念在物理之道中如何体现等方面,谈谈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