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麻雀》(第六册)一课通过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行为,赞颂了母爱的伟大。这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课文中“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句中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学生难于理解。对这一难点如何处理? 一、从老麻雀的行动,理解母爱力量的强大。可从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一连串突发性动作,设计提问:①老麻雀怎么会“突然”从一棵树上飞下来?为什么要写它“象一块石似的”落在猎狗而  相似文献   

2.
片段 (出示句子: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力量使这只老麻雀不顾一切地飞下来救小麻雀呢?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生:我觉得是母爱的力量。这只老麻雀是小麻雀的妈妈,所以它才不顾一切地飞下来救护小麻雀。 师:是的,母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的长辈是怎么爱你的?  相似文献   

3.
屠格涅夫散文《麻雀》的中心句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呢? 首先要分析老麻雀形象。老麻雀为拯救自己的幼儿,以巨大的勇气和拼命精神,使“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这种力量,是母爱的力量。“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但仅理解为对儿女的爱还很肤浅。应从分析小麻雀形象去加深认识:“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才出生不久”,“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这是一个在险恶环境  相似文献   

4.
“理解第四、五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是《麻雀》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5.
新平县杨武小学的罗静愉来信认为:《麻雀》赞颂了崇高的母爱。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麻雀》一课是讲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很多教师认为《麻雀》的主题是赞颂母爱,我也倾向于这种看法。《云南教育》1992年第六期刊登了《<麻雀>的主题不是赞颂母爱》一文,文章说《麻雀》的主题是赞扬老麻雀敢于斗争勇于战胜强者的精神,我却认为这样的理解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6.
《麻雀》(第六册)是一篇讲读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救护小麻雀的故事,赞扬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文章短小,文笔简练,但题旨“一种强大的力量”却很耐人寻味。如何引导学生透其章句,究其义蕴呢?  相似文献   

7.
统编教材第六册中的《麻雀》一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文章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凶恶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表现了老麻雀伟大的母爱。怎样让八、九岁的孩子读懂这个故事,从中体会母爱的伟大呢?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8.
一、缘起——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调入新学校就迎来了学校的首届课堂节又是市里的研讨课,我很幸运有展示的机会.经过筛选,挑了《麻雀》一课的教学. 《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小说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章通过刻画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来塑造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麻雀》一文,我读了之后,深深地被老麻雀那种奋不顾身保护幼儿的壮举所感动。地上,一条大猎狗逼近小麻雀,张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在小麻雀将要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老麻雀突然“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尖叫着,”它准备与猎狗进行一场殊死的搏斗。猎狗慢慢地向后退。舍己救幼儿,老麻雀哪来的勇气呢?我认为它的勇气来自母爱。由麻雀的母爱,我联想到人类的母爱,我觉得人类的母爱更感人肺腑。凌晨做饭,寒夜缝衣,雨天送伞……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哪一位母亲不是受尽苦累,费尽心血呢?孩子生病,…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8课《麻雀》是一篇短篇小说,讲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有不少教师认为《麻雀》的主题是赞颂母爱,有不少教学参考资料也倾向于这一看法。然而,我总觉得这样理解是欠妥的。一、从作家的经历和世界观来推断,《麻雀》的主题绝非赞颂母爱作者进行写作总有一定目的和动机的,而这目的与动机也总是和他(她)的生活经历、世界观分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麻雀》一课的难点是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体会“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那是一种伟大的亲子之情!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力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重视阅读的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2.
《麻雀》一文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故事。文中有些语句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勇敢精神的赞赏敬佩的感情。但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敢精神,对此,学生在理解上颇有困难。我针对这个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品词品句,理解作者是怎样写老麻雀的勇敢精神的。首先,我抓住“像石头似的”这一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老麻雀下落时的快速和突然,体会老麻雀的坚决和急切的心情。再是指导学生品析“呆立着不动”这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画出老麻雀落在猎狗面前的动作,从“蓬起、尖叫”这两个词体会老麻雀明知无望而又拼力一搏的心情。尽管它身体发抖,声音嘶哑,但它仍呆立  相似文献   

13.
你还记得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吗?我3岁的时候就会唱这首歌了。这首歌赞颂了无私的母爱。其实,父爱也是可歌可泣的。在《麻雀》一文中,父母的爱就表现得淋漓尽至。这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只小雏雀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下去了,一只凶悍的猎犬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它翅膀双张,羽毛竖起,想要恐吓猎犬。也许是猎犬怕了,也许是猎犬被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感动了,它调头就走。虽然我不知道那只老麻雀是小雏雀的爸爸,还是妈妈,但是我从它身上看到了一种爱、一种情。老麻雀面对那样一个庞然大…  相似文献   

14.
《麻雀》一课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抓住动物的特点观察、体会,只有观察有序,才能写得有条理,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写得具体生动。通过下面板书引导,着重让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从动作、神态、声音等方面去刻画老麻雀的“勇敢”,小麻雀的“弱小”,体会老麻雀“奋不顾身”的原因——伟大的母爱。  相似文献   

15.
《麻雀》教案□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张文兴教学要求:一、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词;着重理解课后第2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二、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一、利用字典自学生字新词。二、熟读...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师: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这“尖叫”,是在述说什么?生:(着急地)不要伤害我的孩子!不要!生:(绝望地)啊,这是我亲爱的孩子啊!别伤害它好吗?求求你,别伤害它!生:(视死如归)你冲着我来好了!要伤害我的孩子,我和你拼了!师:在这危急关头,老麻雀明明知道自己无法救出小麻雀,但它不计后果、不顾一切也要拼死去保护。同学们想想,一般情况下,只有谁,才能面对危难如此奋不顾身?这种强大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力量?生:我觉得应该是妈妈,只有妈妈才会这样做,这应该是一种母爱的力量。生: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也会这样做…  相似文献   

17.
《麻雀》(五年制语文第六册第7课,六年制语文第六册第28课),是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用之经久的传统教材。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开头讲猎狗放慢脚步,好像闻到什么野物,接着讲看到了一只刚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猎狗刚张开嘴巴,突然,一只老麻雀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绝望垃尖叫。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猎狗慢慢地后退,被“我”带走了。故事不难理解,但学生最不明白的是:老麻雀为  相似文献   

18.
听过一节《麻雀》,学生经过反复读,终于体会到了麻雀的果断与勇敢,体会到了母爱力量的伟大。许多学生对于“母爱”这个主题思想谈得十分到位,认识十分深刻。他们首先从老麻雀的舍身救子谈到了动物的亲子之情,然后联系自身感受谈到了母亲的养育之恩,感悟到了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我真为学生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而激动,为教师的精彩点拨而喝彩。就在大家沉浸在兴奋之中时,突然有个学生说:“这篇文章的主题不是告诉我们母爱的伟大,而是告诉人们不要畏惧庞然大物,只要敢于斗争,弱小者最终是可以战胜强大者的道理。”但这个学生独特的见解不仅没…  相似文献   

19.
《麻雀》一文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赞颂了伟大的亲子之情。教学本文,引导学生体验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伟大的亲子之情,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可作如下设计:一、抓住老麻雀的复杂心情,感悟“强大的力量”内涵本课的重点集中在课文的第4、5自然段。教学时可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采用“直奔重点,探究感悟”的方法,抓住这两段的重点词句,引领学生体验老麻雀勇敢而又胆怯的复杂心情。1.再读课文,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的描写扣人心弦,惊心动魄。引导学生直奔4、5自然段。2.仔细…  相似文献   

20.
《麻雀》(第八册)一课第四自然段,作者准确地运用动词,真实而形象地描写了猎狗与老麻雀的不同动作,突出老麻雀在凶猛的庞然大物猎狗面前的果敢、勇气和胆量,歌颂了伟大而高尚的“母爱”。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自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