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很早就想写一本关于瓦尔德内尔的书,当他1997年5月打败白俄罗斯选手萨姆索诺夫,从而再次荣登世界冠军宝座时,我就更觉得此书非写不可了,四个月后书便脱稿。  相似文献   

2.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 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我们把20年的学报摆在面前时,当我们翻阅那已经发黄的、带着淡淡霉味的藏刊时,当我们读着那些断断续续写就的卷首语、统计着一组组有关的数据时,我们越发觉得,仅仅写一份工作总结是远远不能概括学报20年发展岁月的。我们试图触摸白纸黑字后面曾经的幼稚、往日的激情、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上下求索的思考,因为我们深知统计数字的苍白和有限,它们几乎无法揭示一篇好文章对现实与历史的影响,更无法显示一份期刊究竟在当代和历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于是,我们决定在对历史发展进行概括性描述和在对统计数字作进一步分析之外,着重对办刊思路的发展进行回顾,对期刊定位的探索进行总结和反思,以完成我fl‘lx,~20年历史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效果:如果有人问你要名片,你可以伸手到衬衣口袋拿出一叠绑着皮筋的名片,从上面取出一张,但不是立即就递给要名片的人,而是可以为他先做一个小小的魔术。你把名片翻成背面,背面是空白的,没有印字,你拿出一个签字笔,让观众在名片的背面上随便画一个图案或者写一个名字,当观众画或写时,你背过身去,不去看他的行为,然后让观众把写画好的名片翻成正面向上,把写画出的东西盖住。  相似文献   

4.
当我提笔要写这篇序言时,感觉笔重千斤,有很负重的压力。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为别人的著作写序,觉得难以胜任。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集邮大家郭润康先生出版《集邮传真》专著时,曾要求我为其专著写序。我虽受宠若惊,但  相似文献   

5.
无限风光无论是在当时的干校,还是干校解散之后,当原体委系统的人一谈到干校的事,无不提到老干部彭XX,无不有口皆碑。彭老对极左路线的反抗和藐视,替受气的广大群众出了一口气,因而无不拍手叫绝,无不敬佩之极。彭老1940年在老家山东荣城参加革命,一生三起三落,经历坎坷。曾被判入狱,两次被降级使用。第三次是在文革初期,当薄一波、何长工一些功勋卓著的老干部被抛出揪斗时,他想不通,在家里写了“毛主席抗多数压小数”9个字。后来报上说“文化大革命”是“壮大了群众,孤立了敌人”,他又写了是“孤立了自己”。抄他家时…  相似文献   

6.
张宾 《新体育》2014,(2):15-15
你好,见信如面。 我知道你现在的状况很不好。当我给你写这封信时,你正躺在上海华山医院的病床上。手术后的疼痛正折磨着你,真正让你心碎的恐怕是奥运三连冠梦想的破灭。对于你的伤和痛,我们感同身受,却真的无法体会你内心的悲凉之感。  相似文献   

7.
魏晞 《时代邮刊》2022,(9):33-35
不是制造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 许多双眼睛关注着误诊研究:出版社时不时询问陈晓红的研究进度;程序员也加入研究,借助编程技术找到误诊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科技公司找上门来,想收集她攒了30多年的误诊病历数据.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陈晓红和同伴完成第一版《误诊学》书稿时,却被出版社拒绝:"医生都要写经验,你这写的是反面."为了...  相似文献   

8.
当我在上海大师杯现场写这篇文章时,欢愉在旗忠网球中心的每个座位上冒着泡泡。费德勒此时此刻正在更衣室里等待与达维登科的生死战,我却有闲情逸致坐在高处俯瞰着中心球场,等待观赏天王如何挣脱小组赛的生死陷阱。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比他幸福。  相似文献   

9.
洪洲  刘昊 《围棋天地》2007,(22):6-13
田壮壮将一块上好的榧木棋盘翻转过来。 特写:棋盘的底面,写着苍劲有力的毛笔字:“时”;下面的落款是“吴清源”。  相似文献   

10.
刘柳 《新体育》2009,(1):52-54
2008年11月23日那场比赛结束后,辽足队员眼巴巴地望着场边的那一幕,也许会长时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那些眼神当中,写着期待和忐忑,也写着告别前的失落。他们在等待场边的人给他们关于保级对手大连队的消息,当得知自己降级的准确消息后,那些眼神反而平静下来,没有痛楚,直勾勾的只剩空洞。  相似文献   

11.
当我在写1986年波士顿凯尔特人队选去的拜亚斯第三天就暴毙的那篇文章时,我翻阅那一年第一轮入选的新人名单时发现还有几件事儿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12.
王樊 《网球天地》2009,(1):112-113
乔治·耐皮尔肯定是个极具人缘又很有管理艺术的领导者,从他跟Prince中国公司高层和普通工作人员交流时的情景便可知晓,言谈中带着幽默,表情中又写着顽皮,每一个跟乔治聊过天的人都会被他独特的工作风格所感染。  相似文献   

13.
许多棋手在最初学棋时,都是抱着玩的态度,玩到后来,其中的极少数人成了大师,可以开工资,拿比赛奖金。还有一小部分人虽然不能当大师,但他们仗着不错的棋艺,靠教棋或写棋书为业,也有着不菲的收入,像这种把棋玩得有出息的人,不叫玩棋而叫下棋。但更多的棋迷  相似文献   

14.
许明 《收藏》2001,(9):6-11
当我们终于亲身感受着博斯普鲁斯海峡那浪涛拍岸的壮观景象时,内心的情感像那湛蓝的大海的波涛,奔涌不息。我们一行人是为了托普卡比宫中的元代青花瓷而来的,但你只有站在伊斯坦布尔城的古老城堡上,俯瞰欧亚大陆接壤处时,你只有站在那名闻遐迩的欧亚大陆桥畔去想象当年的金戈铁马的壮阔景象时,才能体会到,那些小小的来自中国的元代青花瓷器象征着什么,包容着什么。  相似文献   

15.
改革浮标     
李有观 《垂钓》2001,(8):68-68
钓具中的浮标主要起警示作用,钓鱼时,当浮标下所系钩被鱼咬拽时,水面浮着的浮标便会随之频频摆动,从而向垂钓者发出“鱼已咬钩,快起竿”这样的信号。  相似文献   

16.
顾禹 《收藏》2001,(3):25-26
久慕姜晋的大名。最早对他感兴趣是常见他发表于报端的散文,写得热情奔放。与他相识是在数年前,他调往当时的《苏州消费报》当记者时,与他谈天说地,发现我们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收藏,作为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又作为书友、集友我对他了解得更多了。  相似文献   

17.
当您的目光触及到这段文字时,也许就是您和“俊朗不凡,眉宇间蕴藏着一股正气”的许银川邂逅了。刚看到这句话时,唯一的感觉就是共鸣,是二十三四岁孩子的相似眼光,或是后辈对于前辈的共同敬仰,让我有了和才溢相同的对许银川的第一印象。才溢还真地问起我:一看过《我心中的许银川老师》吗?我写得很详细很真实,那就是我印象最深的许银川老师。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若干个时间的凝固点卓越超群,瑰伟壮丽让我们在因顿之时为之一振并且弥漫于我们全身,让我们不断爬升当我们身居高处时,激发我们爬得更高当我们摔倒时,又鼓舞我们重新站起——英国诗人华兹华斯,1790年,写于阿尔卑斯山之旅  相似文献   

19.
海上钓黄鱼     
朱胜喜 《钓鱼》2006,(22):48-48
1997年本人还在辽宁旅顺口某部当海军时,曾写过一篇《海上钓黄鱼》的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国体育报》{周末}和《人民海军》报上。此后,本人分别写过不少钓鱼的文章。但自98年年底退伍回到湖北老  相似文献   

20.
自写这个栏目以来,我感到经常在文中提起许放先生。也难怪,许放是我初次涉及足球圈里最先认识的人,1993年在北京中国足协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并不知道他就是许放,更不知道他是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 1996年10月8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内,许放先生的遗体安放在鲜花丛中。10月11日我以上述《波涛万顷珠沉海──悼念许放先生》为标题在报上发表悼念文章。 文章是这样写的:秋天是真实高洁的,秋天是凝重丰硕的。当人们不再以悲之秋的烦乱情绪审视秋天时,意想不到的噩耗,却给人们带来了深秋的萧瑟与悲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