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说这个世界还存在什么没有限制的事的话,恐怕也只剩下想了。“精鹜八报,乙游万仞。”“我才知多少,将与风云而骈驱”。你尽可以海阔天空地想吧,随心所欲。这不,话刚说到这,我便想起一档子事来:给自己写本书,给通讯员写本书。 这不是做白日梦吧? 我到设计院那年,领导说:“给咱做个通讯员吧。”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心想:不就是写稿吗,小菜一碟。可是一轮到见真“章”的时候,便糊涂了,写出的东西说是通讯不是通讯,说是散文不是散文,非驴非马,投出去犹如石沉大海。无奈,只好找书来读。什么《新闻写作知识》,什么《新闻采访学》,什么《我怎样做记者》……书就读了不少,就是不顶用。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去请教一位老通讯员。他说:“写报道嘛,主要靠实践,吃透两头,多跑、多记、多写、多练。”你还别说,他这招还真灵,第二年我便发了38篇稿件,名列陕西电力系统通讯员榜首。 那么,大多数通讯员为什么都觉得新闻书籍读了不解渴,学了用不上呢?我经过多年的思考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新闻采访和写作是一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仅  相似文献   

2.
采访不是记者的“专利”.这里,我要谈的是一个作家如何采访.具体地说,就是去年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十日,我随八省市青年慰问团到云南老山前线采访期间,看到青年作家陈建功的采访活动,有他的特点. 老山归来,陈建功以“北京晚报特约记者”的名义,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两篇通讯。我除了与他合写了一篇《盛其顺的“入党申请书”》通讯外,自己也写了两篇通讯。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陈建功的采访方法与我们这些随团记者的采访方法不太一样.我想,请他写几篇通讯或是合作写,就可以更好地找出自己采访中的弱点. 果然,七月十六日,他的第二篇通讯《炮火硝烟中的抉择》发表的当天下午,北京日报原总编辑王力行在评报栏上写道:“陈建功的两篇通讯很动人,他善于捕捉到能震撼人心弦的情节、细节,用富于感染力的文学语言来描写.通讯并不长,但看后却感觉内容丰富.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3.
在爸爸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4.
平日里只知李全茂是北京军区宣传部的新闻干事,一个写部队新闻的好手。比较全面地了解他,是在去年北京军区政治部机关优秀党员事迹报告暨表彰会上对他采访之后。当时,他是4个介绍经验的人之一。近几年来,北京军区在全军、全国颇有影响的几篇先进典型报道,如《模范团长贾俊清》、《边防好政委钱连祥》、《神枪手韩清利》、《给水团团长李国安》等,李全茂是主要作者之一。采访中,我听到了那一篇篇优美深刻的文章背后,蕴藏的许多让人心动的故事。不惧艰苦,深入挖掘,才能从富矿中提炼出精品有一年冬天,李全茂采访一个连队,出发以后…  相似文献   

5.
《中国记者》编辑部:贵刊的前身《新闻业务》1986年第10期刊登了我写的一篇采访札记:《旅途奇遇》。文章刊出后有的同志来问我,“你所写的事儿是真的吗?”言外之意是非常明白的。更有不客气的,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好家伙,编得挺圆。这算小说还算新闻?”开始,我对这些都一笑置之。我有什么必要编一个故事当新闻作品发表呢?其实,这番奇遇本来并没有准备写出来发表,与一个外国人萍水相逢,当时实在没有想到问问他的尊姓大名,与他的交往只不过是尽尽义务,想帮这个异国大孩子一把(作为一名记者,这也是一个值得记取的教训)。后来又有一位同志来问我,既然是亲身经历,为什么偏偏不知道那位日本青年的姓名?作品发在新闻  相似文献   

6.
嗅觉要灵     
1953年春,山东省文登县的河南村,由于当了几个月的宣传婚姻法的试点村,一下子招来了五家报刊的记者,他们各自分头进行采访活动,结果,新华社记者写了一篇《河南村贯彻婚姻法出现的新气象》,《解放日报》记者写了一则《劳动与爱情》的典型,青年报记者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残余思想,婚姻自主获幸福》,妇女杂志记者写了一个《民主和睦的新家庭》。我呢?是初出茅庐的地方报纸的年轻记者,写了一篇《河南村宣传婚姻法推动了春耕生产》。无论从题目或内容上看,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期间,我作为正式代表,除了开会,还每天赶写一篇《十四大手记》,在《经济日报》上发表,前后连续写了九篇。这些手记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一点反响。我心里很清楚,这九篇《手记》都属于“急就章”,读者之所以产生一点兴趣,无非是看在“一边开会,一边写稿”的份上。其实,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会想起写《手记》?许多朋友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逼”出来的。我这次是第二次写党代会手记。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我也写了九篇手记。当时的情况是,分配给《经济日报》采访十三大的记者名额只有两个(其  相似文献   

8.
写杂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写好杂文? 夏衍同志给《杂文报》写了一篇小文章《杂文三忌》(《人民日报》也转载了),他认为写杂文忌三点:一忌教条八股,二忌“怕”字,三忌冗长。他从“忌”的角度讲了杂文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今天从“贵”的角度讲。杂文“贵”在哪里? 我先念唐弢同志的一封信。二十年前,我在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学习,当时唐弢同志也住在中央党校编教材。我就把自己写的几十篇杂文剪报交给他,请他看看,提提意见。唐弢同志挺认真,看后写了封信给我。那时我三十出头,勉强可以算个青年。唐弢同志是老前辈了,他专门写了这封信,体现了他对青年作者的关怀和帮助。这封信中这样写道: ……今晚灯下,把全部剪报读了一过,其中有好些篇,报上发表时我就读过的,而且至今还留有  相似文献   

9.
老记者徐熊在《我是怎样学步走的?》一文中讲他写一篇通讯引起的风波:我的第一篇通讯在《新华日报》(华中版)上发表后闹了笑话,当时一些读者竟把我当成蒋帮特务。  相似文献   

10.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三年三月一天上午,早上九点来钟,我到开罗《消息报》一位副主编的办公室去,想同他谈谈有关《消息报》接收新华社新闻稿的问题。敲门进去,见他正忙着伏在桌上写东西。寒喧几句以后,我问道,“你正忙着哪?”他微笑着回答说:“是的,我在写一篇刚在新德里结束的不结盟首脑会议的稿子。两个小时以前我才从新德里飞回开罗。”原来他出差采访去了,连家也没回,顾不上休息,就忙着写稿。我当然不便打扰,只好约时间另  相似文献   

12.
马国亮  流甄 《出版参考》2004,(12):54-55
从三十年代初期算起,最初为《良友》画报写稿的是老舍先生。第一篇的作品是一首勉励青年的诗。后来陆续写过几篇散文。众所周知,老舍一向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幽默文章的隽永,更可说是艺坛独步。我们向他约稿时,他总爱问:“你看我该写些什么呢?”于是我们便给他出题目。他每次给我们写稿,几乎都是经过这样的协商才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1999年的“两会”是我平生第一次正式上会采访,因而格外珍惜这次机会。也许是运气好,正赶上卢跃刚当编辑。他问我:“能不能写一篇《1503亿赤字预算意味什么》?这是报社领导点的题!不行我就另外找人。”跃刚布置工作的方式是“激”,这一激,让我“非干好不可”了。  相似文献   

14.
思想性第一     
去年在乌鲁木齐开会的时候,《武汉晚报》准备复刊,要我写一篇文章。我借杜甫的《春夜喜雨》写了一篇短文,今天再从这里讲这首诗的前四句,可以用来比喻一张好晚报的特点,最重要的是两句:“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今天我想再强调一下,这个“雨”是什么?我想把它解释  相似文献   

15.
笔走悉尼     
本文作者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悉尼奥运会期间,他带领人民日报报道组赴前方日夜征战,激情洋溢地报道中国体育健儿摘金夺银、为国争光的生动场面.在指挥采访的同时,他为人民日报写《悉尼走笔》21篇,文采斐然,赢得好评.应本刊之约,李仁臣同志写了这篇《笔走悉尼^^》,讲述写这组专栏言论时的所思所想.文中概括的六个方面,对新闻采访与写作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83年春夏之交,我去长江流域作了一次采访,写了《长江,愿你早日恢复青春》和《浩浩长江,何日百舸争航?》两篇通讯,发表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 有位青年记者曾经问我:长江流域那么广阔,记者只身一人,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全局,抓取主要问题,及时写出报道呢?我的回答是: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能写好通讯?”下乡采访,一些通讯员常常这样问我,我老老实实地谈了自己的体会:“多读点文学作品,必有收获。”我在走上新闻岗位之前,主要是学搞文学创作,先后在《雨花》、《青年作家》、《芒种》等报刊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40多篇(首),1986年底,我被借调到南通县广播电台(现已调入)。  相似文献   

18.
《家庭办公室》是我在渭南驻站时写的一篇通讯的标题(见1984年10月17日陕报二版头条)。它也有故事吗?不仅有,而且故事情节曲折动人。1984年年终,这篇通讯被陕报评为好稿,我在掌声中走上台去领了奖金与证书。这时,我虽然调到科教文艺部,但记者部还约我写了“功在文外”的采访体会。适逢当时写业务报告,我便增加了一条“支持改革,为争议人物大唱赞歌”,举例仍是《家庭办公  相似文献   

19.
1951年,我被调到南充县潆溪区委作宣传干部兼通讯干事,这下可把只读了几年小学的我难住了,开始写稿不仅不会采访,抓不住点子,就连比较常用的字也认不了多少,写不起,标点符号咋个用法更搞不清楚。怎么办?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高玉宝《我的大学》一书,高玉宝自学成才的经验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于是我除了平时看《人民日报》和《南充日报通讯》《四川农民通讯员》,还购买了字典和有关新闻业务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动手写。起初,我写的稿件像流水账一样,第一篇,第二篇……发出去的上百篇稿件均泥牛入海。但我毫不气馁,继续坚持下去,我抽空就挤…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长江日报的一篇报道《我上培优班的经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新闻界也认为是把新闻写活了。事实上,这种记者的模拟式采访并不新颖,如果回头看看去年的《记者贩菜记》,你就会发现它们如出一辙。为何这种报道形式常用常新,屡试不爽呢?因为它可以把不确定的新闻五要素成功地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