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对于加强工程教育与工业界 的紧密结合、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本文阐 述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内涵, 分析了如何建立成果导向的学生能力达成与评 价方法体系,强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评价结果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中,而持续改进的效果是通过学生成果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面展开的趋势与背景下,大连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建议及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为契机,在严格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下,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国际化平台等方面加强专业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优秀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肇立春  朱旻鹏  李哲 《教师》2013,(29):13-14
高等工程教育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己任,注重打造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从团队带头人、工程实践能力、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参考,创新了电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程能力培养体系,分阶段地提升学生工程(认知+探究)、工程(实验+设计)、工程(实施+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工程能力发展曲线。设计了"三个关键环节为主导"的企业阶段实践方案,与企业联合设计培养方案并实行校内校外学分互认。经过多年的工程教育改革积淀,不仅理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卓越计划之间的关系,而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参考,从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工程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5.
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工程实践课程中,强调基于专业背景的工程实践,全过程融入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工程实践课程变革,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创新创业”的工程实践训练.专创融合视域下,搭建由基础工程训练平台、综合工程训练平台、多学科交叉融合训练平台和特色与实践创新训练平台四部分构成的能力递进式工程实践平台.建构与该专业培养体系贯通融合的“四个层次”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全过程融入双创教育,培养学生真正的工程实践综合能力以及劳动素养、团队协作、工程创新思维、项目管理、创新创业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更好地推动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和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6.
从实践出发,结合OBE教育理念、机械专业生产实习要求,论述在机械专业生产实习过程中,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课教学改革方法。该方法基于OBE教育理念,将机械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结合,并应用于机械专业生产实习整个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  相似文献   

7.
从实践出发,结合OBE教育理念、机械专业生产实习要求,论述在机械专业生产实习过程中,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课教学改革方法。该方法基于OBE教育理念,将机械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结合,并应用于机械专业生产实习整个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  相似文献   

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当前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实习经费不足、工程实践平台建设薄弱、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与现阶段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新形势,深入分析了水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要求,并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五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按照专业培养要求将水力学课程教学与专业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水力学课程的学习效率,切实培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培养"卓越应用型工程师"为目标,以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点,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的培养,并按专业培养方向针对性进行改革实施。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进行校内流程工业综合实践平台、实习平台及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按专业认知、系统认知、系统设计与调试、系统集成的思路螺旋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探索以"工程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文章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定义,结合新的教育理念STEM,并根据STEM教育的特点与复杂工程问题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利用STEM理念构建工程教育认证中的复杂工程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后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优化设计课程为例实施,为其他相关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学校应紧跟工程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培养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科研思维灵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以汽车测试技术课程为例,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导向,从教学内容优化、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方式改革等多个方面探讨课程优化改革问题,为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工程教育认证中课程体系设置为切入点,以某交通类院校电气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专业课程体系下工程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在实现能力培养中所分别承担的角色,结果表明,工程基础类课程突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而专业类课程则更偏向于建立完善的达成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论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能力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高职工程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为载体,探讨了高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提出了高职工科课程改革必须与工业企业紧密联系,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面向企业组织工程实训,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实训体系和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工业企业需求相吻合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交通工程专业教育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体系包括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理性分析能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并对各个类别能力进行研究,提出学生能力结构评价模型和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在教学培养体系优化方面提出面向交通工程实际,科学设置培养目标;以针对性的工程实践训练与互动反馈机制相结合为主要培养方法,达到交通工程人才能力培养与交通工程教学体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满足目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和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教学所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率先进行了工程实践教育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尝试。文章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系统论述了在工程实践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从专业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相融合的视角来进行"知行一体"课程模式设计,并从课程实施方式、典型任务提炼、评价方式改革等多个角度阐述了课程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始建于1923年,是国家最早设立的采矿工程专业之一。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自办学以来,始终重视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于2008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形成了明显的专业优势与特色,以培养金属矿床开采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出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能较快适应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为我国金属矿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撰写以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的东北大学采矿专业培养目标的建设思路及具体目标制订。文章反映了当前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对于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材料产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现代工程教育的发展潮流,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本文把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到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体系中,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界和工程界广泛认可的国际化的能力和资格确认.首先,介绍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评估和认证的历程,阐明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理念,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可以提高学校、专业的社会声誉,而且还可以提升办学实力,提高教育质量,指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必将是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高等院校积极追求参与的一项事业.其次,介绍了CDIO培养模式的含义和人才培养标准,论述了中国特色的CDIO培养模式及教学效果.最后,指出:CDIO培养模式有规范的能力培养大纲和标准,能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CDIO培养理念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相吻合,CDIO的能力培养标准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是无缝对接的.CDIO培养模式是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开始进行改革,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也在这种形式下不断地进行改革。本文首先介绍了改革的背景和意义,然后通过对课程知识体系化、教学内容层次化、能力培养递进化几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以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实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