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蓝鸿文教授在研究范长江新闻生涯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未选入《范长江新闻文集》的范长江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的重要程度,虽然不及《范长江新闻文集》中的某些作品,但它们是范长江新闻实践的组成部分,对我们认识范长江,研究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有一定帮助。这些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包括内部刊物。现在作者向读者提供一个包括55篇文章的目录,按发表时间先后为序。这些文章对读者进一步认识范长江,更深入地研究范长江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社北京电1989年是我国著名记者、无产阶级杰出新闻战士范长江诞辰八十周年。中国新闻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方蒙编著的《范长江传》。中国记协主席吴冷西为这本传记写了前言。他指出:“范长江同志不仅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新闻通讯、述评等文章,而且领导过新闻团体、通讯社、报社、新闻学校,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位杰出领导者,为创建和发展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3.
范长江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学习与践行范长江精神对新时代下的新闻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范长江新闻学院的学子,学习与传承范长江精神是我们的职业追求,也是责任所在。本文以范长江青少年成长之路为入口,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研究,从范长江童年、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所接受到的家国情怀、民本新闻观、民族思想观、实事求是等优秀品质探寻其新闻思想的萌芽、发展与形成,这样的探讨是为了不忘新闻人之初心,也为学习和研究范长江新闻思想提供更多的角度与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评价范长江的时候,既要顾及现在的价值体系,也要尊重当时的历史语境,同样,研究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应该把立足点放在他是如何由一个朴素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记者.本文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切入点,结合范长江整个新闻作品,对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及范长江在新闻史上的历史定位做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范长江抗日战争时期在《浙江潮》上所发表的五篇文章,此前一直未见学界著录或者述及,应为其新闻轶文。这五篇文章一篇是新闻报道,四篇为专论,是构成范长江整体新闻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我们研究范长江的新闻经历及其贡献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经中宣部新闻局同意,中国记协主席团、书记处联席会审议决定成立范长江新闻基金会。基金会将颁发的范长江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中青年新闻最高奖。目前。范长江新闻基金会筹备组正在抓紧筹备工作。范长江同志是新闻界的一面旗帜,是我国杰出的新闻战士。他在青年时代采访西北,写成了新闻杰作《中国西北角》成为闻名全国的进步新闻记者。他是中国记协前身——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为创造和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范长江新闻基金会旨在继承和发扬范长江献身于  相似文献   

7.
名记者范长江,既是社会活动家,又是新闻事业家、新闻教育家,是中国新闻记者的一代楷模。我们要学习范长江同志的好思想、好经验、好作风。本文作者王淮冰,早在1939年就结识范长江同志。曾在范长江创办的国际新闻社跟随长江一道采访、工作过,现正在从事范长江的研究工作,本文即是研究论著中的一篇。正如作者在本文开头所说“名记者范长江,名就名在他那些轰动一时,至今仍为人称道的新闻通讯。”此文全面评价了范长江的新闻通讯,很有价值,我们郑重向读者推荐。因文章较长,本刊分三次刊出。  相似文献   

8.
陈妺 《记者摇篮》2014,(10):21-22
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们每天都要接触新闻,但是我们当中大部分的人只是为了新闻而新闻,很少静下心来研究究竟什么样的新闻报道才是成功的。范长江曾经对新闻做出了一个定义: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范长江所谓的广大群众正是我们所谓的受众。而所谓的受众在我们媒体人眼中正是传播活动的土壤,想要结出好的果实,必须给它上好的化肥,好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9.
2000-2011十年间是范长江研究高潮迭起,极具研究价值的历史阶段,"CNKI"则是其较为典型的研究截面。新世纪初,范长江研究在"史实记述"、"报道内容""、新闻思想""、历史评价"、"技巧与特色"和"争鸣"等方面有了诸多探索,尤其是争鸣的高涨有利于研究的推陈出新。但是,范长江作为一种跨越历史的新闻现象,其研究有流于固化的趋向。突破束缚,深入本质,当是范长江研究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一2009年是范长江同志诞生100周年。范长江同志的新闻活动和他对我党新闻事业的历史贡献是党和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研究范长江的成果非常多。既有其亲属、战友、同事的  相似文献   

11.
范长江及其《中国的西北角》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随平 《新闻世界》2011,(1):106-108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为了更好地弘扬长江精神,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对近三十年来对范长江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归纳梳理。  相似文献   

12.
范长江同志是我国进步新闻事业的前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为了供大家学习范长江,研究范长江,特邀江苏省新闻学会副会长王淮冰撰写此文。本刊因受篇幅所限,将分三次刊登。  相似文献   

13.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战线上优秀的战士和领导者。范长江于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70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鲜艳的旗帜。范长江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1935年夏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来,"范长江研究"成为中国新闻史学界一个活跃的领域。研究者见仁见智,尽管存在不同看法,总是有助于加深对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认识与理解。笔者以为,在这项研究中,其首要和核心的问题是能否真正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了正确地解读我的父亲范长江先生的新闻生涯,首先需要为各界读者提供符合历史真实面貌的范长江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5.
问:为什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 答:范长江同志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记者,是无产阶级新闻战线的优秀战士和领导者。范长江于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70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范长江同志献身新闻事业的伟大业绩,成为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一面旗帜。范长江在青年时代就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1935年夏天,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派通讯员身份,走出书斋,从北平赴成都,开始赴西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范长江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学习与研究范长江的采访思想与实践,对于搞好新世纪的新闻采访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范长江采访思想的核心。范长江指出,“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他非常强调新闻必须是事实,决不能虚构。他还提出人民新闻工作的四个信条,其中第一条就是:“消息绝对真实”。他说,“当一个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是诚”。他认为“真实是人民报纸的最大特色之一”,只有真实“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才能确…  相似文献   

17.
《东南传播》2011,(7):165-165
1本刊以发表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稿件为主,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文风。要求来稿具有学术价值,具有原创性、前瞻性,论题小而具体,观点明确新颖,论证严谨充分,表达流畅规范,数据引证准确。本刊还提倡图文并茂,刊发好文美图。本刊拒绝空洞无物的文章,谢绝早有共识的陈旧之作。请投稿者严谨治学,杜绝剽窃抄袭行为,文责自付!  相似文献   

18.
投稿要求     
《东南传播》2011,(8):177-177
1.本刊以发表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稿件为主,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文风。要求来稿具有学术价值,具有原刨性、前瞻性,论题小而具体,观点明确新颖,论证严谨充分,表达流畅规范,数据引证准确。本刊还提倡图文并茂,刊发好文美图。本刊拒绝空洞无物的文章,谢绝早有共识的陈旧之作。请投稿者严谨治学,杜绝剽窃抄袭行为,文责自付!  相似文献   

19.
投稿要求     
《东南传播》2011,(12):169-169
1.本刊以发表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稿件为主,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文风。要求来稿具有学术价值,具有原创性、前瞻性,论题小而具体,观点明确新颖,论证严谨充分,表达流畅规范,数据引证准确。本刊还提倡图文并茂,刊发好文美图。本刊拒绝空洞无物的文章,谢绝早有共识的陈旧之作。请投稿者严谨治学,杜绝剽窃抄袭行为,文责自付!  相似文献   

20.
学者的风度,最显著的特征是严谨治学;新闻工作者的风度,最显著的特征,应当是严谨治新闻。严谨治新闻,就是实事求是,这是党报的优良作风之一,但在过去“左”倾思想的影响下,这个传统遭到破坏,尤以“十年动乱”期间,愈演愈烈,时至今日,遗毒尚未涤尽,致使报道失实,甚至严重失实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