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太保鼎     
卢永锈 《历史学习》2006,(1):F0002-F0002
清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了七件青铜器。它们是小臣艅犀尊、太保簋、大史友甗、太保鼎等。这些商周青铜器,器型庄严厚重,纹饰华丽繁缛,是商周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梁山七器"。一时间,学者们研究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特征进行剖析,阐述其独特的设计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淮安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以铸造精良和纹饰精美而著称,是江苏省出土青铜器较多的地级市之一,许多铜器为全国考古发掘中所仅见,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个重要出土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淮安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大致可分为商、西周、春秋、战国四期,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商周青铜器是青铜时代的鼎盛期,它的青铜艺术作为当时政治力量的化身和时代特征的标志,以刚利的线条、谨严的结构、稳重的造型及华美的装饰.向人们展示了当时那超越世间的神秘力量和狞厉恐怖的美。其工艺精湛空前绝后,代表了整个青铜时代的艺术成就。文章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特征的剖析,阐述其独特灿烂的设计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青铜器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于一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作为青铜器重要组成部分的青铜纹饰,因其繁缛华丽富于变化,且文化内涵丰富,激发了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在安徽枞阳地区保存的大量史前至商周时期的遗址中,出土许多颇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器物造型别致、纹饰华美。以青铜方彝为例,器物纹饰精美细腻、巧于构思、组合奇特,包含了兽面纹、夔纹、鸟纹、蝉纹等多种纹饰,突出展现了青铜器的纹饰之美。时至今日,青铜器的纹饰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仍被广泛运用,闪烁着广博、精深的文化之光。  相似文献   

6.
在商周时期作为王权象征的青铜器,除造型有其一定的规制外,纹饰亦独具时代特征,以饕餮纹、龙纹、羹纹、鸟纹、蝉纹以及后来的窃曲纹、重环纹为主的纹饰,给人以威严、庄重又神秘的感觉。青铜纹饰的这种风格,直到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兴起的春秋时期才有改变,表现一定社会生活情景的写实性纹饰开始出现,狞厉的美逐渐为清新的艺术风尚所取代。这些写实性纹饰按其制作工艺区別,可分为铸造、针刻和嵌错三种类型,其中,在青铜器上嵌错金属纹饰的技  相似文献   

7.
郑晓娜 《新疆教育》2012,(5):141-141,146
考古与文献可以证实,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饰是对中原地区上古: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体现着鲜明的区域性特征。生物进化与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又为商周青铜器上龙纹饰的生物原型是中华扬子鳄,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商周青铜器纹饰研究在历史上虽取得很大成绩,但较之于器型、铭文、铸造的研究相对滞后,因此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对西周青铜器纹饰研究在历史上取得的实绩进行鸟瞰式的述要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青铜器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高超的冶炼替造技术,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代较高的艺术水平。古代青铜器的纹饰有着鲜明的艺术色彩,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铸遣工匠的高超艺术。纹饰一直以来是考古学家断代的基本依据,研究青铜器纹饰构造具有宗教,美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文中,首先介绍了青铜器纹饰定名.分期.类别等基本知识,然后以几何对称为切入点,对青铜器纹饰的构成法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青铜纹饰丰富多彩,这些经典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浸润着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纹。古代青铜纹饰对篆刻艺术的影响体现在:青铜器形制对印钮艺术上的影响及运用;青铜纹饰在印章边款艺术上的应用;青铜器纹饰在篆刻印面章法和字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青铜纹饰丰富多彩,这些经典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浸润着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纹。古代青铜纹饰对篆刻艺术的影响体现在:青铜器形制对印钮艺术上的影响及运用;青铜纹饰在印章边款艺术上的应用;青铜器纹饰在篆刻印面章法和字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考古与文献可以证实,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饰是对中原地区上古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体现着鲜明的区域性特征。生物进化与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又为商周青铜器上龙纹饰的生物原型是中华扬子鳄,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于此基础上讨论龙纹饰的文化意义,实应导源于上古四灵观念的形成。四灵作为类属之长,是各类现实动物的代表,也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而此正是四灵纹饰与青铜食器建立关系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青铜器源远流长,其起源至少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商周青铜器,尤其雄伟的造型、古朴的纹饰、丰富的铭文著称于世,是属于中国文物宝库中的瑰宝,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商周时代是中国青铜器发展史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时期。当时青铜器从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品,演绎为权利的象征,相处禹铸九鼎,以象九州,以后成为传国的重器,国家政权的象征。商代前期的青铜器礼器增多,花纹结构粗犷,  相似文献   

14.
刘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2,(10):143-144
中国商周时期青铜纹饰艺术精美而神秘,一直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研究和学习的宝贵典范。试从现代艺术构成的角度,通过对商周青铜纹饰的秩序与层次、纹饰的渐变以及纹饰的虚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古代青铜纹饰里的空间表现。这不仅对青铜艺术有了更新的认识,而且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空间。  相似文献   

15.
青铜器在商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众多青铜器中纹饰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纹饰装饰着各种青铜器,起到不同的社会作用。在众多纹饰中主要的有饕餮纹、夔龙纹等,还有云雷纹、涡纹等其他纹饰,这些纹饰在各种场合中起到重要的主要,服务于商代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虢国青铜器纹饰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以其精美多样性在中国青铜器发展上占有重要一席,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虢国青铜器纹饰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趋向朴素、明朗、简洁,反映了虢国文化独特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新干青铜器的虎形造型及纹饰,分为立体雕虎、图案化的透雕式虎足和线刻虎纹三大类。其中最典型又最负盛名的,就是立体雕虎中的伏鸟双尾青铜虎。新干青铜器的虎形造型及纹饰,是商代青铜文化在江南的典型代表,既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又展示江南区域文化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8.
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式样繁多,引人注目,其纹饰图示的乃是一种食人恶兽,是古人以恶制恶、辟除邪祟的厌胜之类巫术形式的反映。它随着人文意识的兴起、迷信思想的减弱而转为示象垂戒,最终又因图案适应平民需要走向装饰性质而为其它纹饰所替代。  相似文献   

19.
饕餮纹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是在商朝前期,盛行于商周。青铜器出现于夏朝。《墨子·耕柱篇》记载,夏启“使蜚廉采金于山川,而陶铸于昆吾”。早期的青铜器多为素面。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纹饰是实心连珠纹和简单的变形动物纹。饕餮纹的出现一开始也是单线的简单形象,双目是空白的,而且各不相同。到商中期饕餮纹才逐步趋于成熟。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最早称其为饕餮纹,乃是宋代的《宣和博古图》,其中曰:“周饕餮尊纯缘与足皆无纹饰,三面状以饕餮,所以示戒也。”所谓饕餮者,一说为上古告尤面目之形象。尤者,乃上古传说中贪婪凶狠之徒。《…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商周以前有石器文化时代、陶器文化时代的话,那么,商周实为青铜器文化的时代。它璀灿的文化光芒集中反映在其青铜铸品上。然而,怎样通过青铜器来认识商周的文化呢?有专家认为:“陶器纹饰的美学风格由活泼愉快走向沉重神秘,确是走向青铜时代的无可置疑的实证”,“中国的青铜饕餮也是这样。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也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正是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才构成了青铜艺术的狞厉的美的本质。”(李泽厚《美的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