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使‘中国制造'更多地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那么什么是职业精神?我国的职业教育如何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有职业精神的职业人?这些问题是值得大家  相似文献   

2.
刘沛 《小学生导读》2014,(11):16-17
正天上繁星点点,地上彩灯闪闪。花田小学的夏日纳凉晚会拉开了序幕。主持人乖乖猫闪亮登场:"今晚的主题是猜字谜,猜中了有奖品哦。""人有它大,天无它大。打一字。""这是什么字呀?"屁屁猴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个字谜的答案是‘一'字,‘人'字有了‘一',成了‘大'字,而‘天'没有了‘一',就成‘大'字了。"乖乖猫一说完,大家都恍然大悟。"上不在上,下不在下。打一个字。"主持人刚说了谜面,  相似文献   

3.
孙玲 《甘肃教育》2014,(16):126-126
正说起"瑞士制造",人们立刻会联想起走时精准的瑞士钟表和功能齐全的瑞士军刀。是什么支撑着高质量、高信誉的"瑞士制造"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瑞士具有完善而高效的职业教育体系。瑞士的职业教育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由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部分构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分为二年、三年或四年。学生毕业后分别获得联邦政府颁发的"联邦职业教育证明"、"联邦中等职业培训证书"和"联邦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在课程设置上,学生每周有一到两天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2025"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要求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提升办学层次、扩大高端技能型人才供给规模、构建融通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升级,为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作支撑。应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升级,以适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要求;大力实施现代学徒制,弘扬和培育"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工匠精神;以"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助推职业教育走向开放化;对接"中国制造2025",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  相似文献   

5.
"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确立的重要办学方针。《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在"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中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  相似文献   

6.
<正>有个同学抱着《现代汉语词典》去找老师:"老师,到底是‘倒霉'还是‘倒楣'呀?词典里说‘倒霉'的意思是‘遇事不利,遭遇不好,也作倒楣。'可我们现在好像都是写成‘倒霉'呀。"呵呵,其实,"倒霉"这个词语最初应该而且只写作"倒楣"。据考证,"倒楣"一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  相似文献   

7.
部首"十"与"忄"字形相近,但表意不同。据《说文解字》:"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凡十之属,皆从‘十'。"则十有周备、齐全、量多之意。  相似文献   

8.
徐颖超 《职教通讯》2015,(29):13-14
职业教育事关"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但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必须进行转型升级。通过分析阻碍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生源质量低下,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关键即在于国家出台政策、制度逐步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石。2015年5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并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崛起的"三步走"战略。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万能钥匙",制造业强国的崛起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现实背景、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实施现代学徒制、推进具有行业背景的普通高校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加强校企合作和促进职业教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7,(26)
德国产品的质量世界公认,产品工艺水平高,经久耐用,因而"德国制造"享誉全球。"德国制造"之所以能享有这一声誉,其成功的职业教育和培养的庞大的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功不可没,因为——  相似文献   

11.
所谓"惯用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熟语的一种。常以口语色彩较浓的固定词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用其比喻意义,如‘开夜车'、‘扯后腿'、‘卖关子'等。"现把一些常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祝福>多次描写"祝福"并以"祝福"为题.在探讨其深刻含义问题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认为,"文章以‘祝福'起,‘祝福'终,中间多次写到‘祝福'".很多教辅用书,包括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编写的,也都众口一词:"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知网以"主题=‘中国制造2025’并含‘职业教育’"进行搜索,获得该领域在2015-2018年收录的157篇文献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知识和Citespace V软件,根据期刊来源、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领域的研究3年来不断深化,发文期刊广泛性和集中性并存,职业技术院校是中坚研究力量,研究群体也在不断更新与扩大。衍生出"现代学徒制""智能制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研究领域,出现了"校企合作""工匠精神""高技能人才"等研究热点。如何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其培养出高技能人才,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制造业与职业教育间的产教融合问题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某省委书记在调研时说:"坚持科学发展观,看待一个干部就应该既看他当前的‘显绩',更要看他长远的‘潜绩'.""要用‘十年后的政绩'来考核评价干部."把"十年后的政绩"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注重发展"潜绩"这种评价导向,能促使领导干部愿意干长远见效的事,干打基础的事,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何谓"结构化预习"?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在其论著《有效教学法》中提到"‘结构化预习',是指针对预习有计划、有程序地进行课前学习的一个过程。‘结构化预习'包括‘读、导、作、问'四个环节:‘读'指阅读文本,结合‘六字诀'阅读法(读、划、写、记、练、思)扎实朗读文本,深刻感知文本内容,小学不少于15-18遍,初中不少于15遍;‘导'指结合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来进行深度预习;‘作'指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经济的发展维持都离不开制造业。目前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积极调整对策来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综合国力指明了方向。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快速有力的对接"中国制造2025",服务中国制造发展,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8月11日12日,"‘一带一路'战略与职业教育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出席会议开幕式时指出,目前,"一带一路"建设迎来良好开局,丝路基金设立完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正式运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政策、贸易、基础设施、金融、教育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正在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如何为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服务、职业院校如何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是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崭新话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教师常常要主动串班教学。由这种走班"试水"教学现象引发的思考:采取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跳槽"走班施教。运用"同学科教师同年级‘跳槽'、同学科教师异年级‘跳槽'、同学科教师异学校‘跳槽'"这几种施教形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使教师群体的资源优势互补,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制造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加快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需要"智库"为其出谋划策。通过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改革职业教育实施主体,变革职业教育组织模式,回应制造业转型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期盼。通过明确职业教育智库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创新研究方法,加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通过创新职业教育智库研究机制,加强职业教育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拓宽职业教育智库筹资渠道,明确我国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路径。最终助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正>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政府开始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一免费政策的质疑声渐起。职业教育研究者陈胜祥通过对浙、赣、青三省的1000多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免费政策"在‘促进中职招生'和‘资助贫困学生'两个目标维度上存在严重失灵",并提出解决前一个失灵要依靠制度变革和文化改造,而对于后者则"需要整合财政资助政策,实行全面免费"。许多研究者也赞同陈胜祥"免费政策失灵"的观点,但并不认为应实行"全面免费"。如职业教育研究者王星霞在利用自己的分析框架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进行评估后,指出了这一政策的诸多弊端,并提出"暂缓实施中职免费政策"。她的观点得到了其他研究者旗帜鲜明的呼应。在题为《应放缓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一文中,职业教育研究者王蓉用大量数字试图说明为什么"不赞成近期内以实施全面免费为加大中等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