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怎么评价一堂课的效率?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说过,评价一堂课效率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学会什么比老师教会什么更重要。教师教得再多,学生如果没有学会,那就是白搭。如何评价教学的效率?就是看投入和产出,就像买东西一样看"性价比"。语文教学效率也是看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投入时间越少,产出越大,就越是有效。评价的主要标志是  相似文献   

2.
龚自伟 《考试周刊》2014,(40):34-35
对语文来讲,"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言是"形式",亦是"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体式角度,从学情角度,从课程目标角度出发,做出既突出多元,又重视一元的准确透彻的解读,让课堂回归文本,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先提倡"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他认为: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怎么教"是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而"教什么"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目标的定位,这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把握,对课标的认识。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达成度,唯有先知道"教什么",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由此看来,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4.
对于教师来说,研究教材文本是必做的工作。从教学决策角度来说,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制定,决定着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既而决定着学生对语文真正意义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我是主张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就是对“教什么”的回答。“教什么”,就一堂具体的课来说,可分出三个层面,相应地转化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教师在这堂课里想教什么?第二,教师在这堂课里实际在教什么,教了什么?第三,学生在这堂课里实际在学什么,学了什么?要全面地探讨这三个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更阔大的背景,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建议语文教师重点关注两个关联:第一,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联;第二,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关联。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语文教师在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普遍地存在着阻…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到底该怎么教,关涉"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得怎么样"的学理关系。从专家角度看,"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从学生的角度看,"教什么"与"怎么教"原本就是一体的,甚至"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基于教学认知偏颇及策略选择异化的窘状,从学科、学力、学生"三学"维度,建构学生素养提升框架,势在必行。语文教学应遵从"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学会语文思维,学会智慧地、有价值地生活。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文章以《秋天的怀念》教学为例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关键词句,挖掘文本独抒机杼的写作手法,把握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语文必修课古诗文教学同其他文体教学一样,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重点常集中在怎么教上,而对于教什么,言之甚少。其实教什么,也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哲学层面看,内容决定形式,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重要。王荣生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中也说道:"不少时候,语文教师在教的,还是在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语文教学当中无可避免的话题,也常常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教什么,怎么教"是一种困惑,核心问题表现为"怎么教";对于学生来说,"写什么,怎么写"是一种烦恼,核心问题指向为"写什么"。"用课文学作文",着重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04版)为基石,以学科内部整合为抓手,探究一条习作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研制准确的教学内容,理应成为阅读教学首要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从教材编者、学生需要、文体特点等不同的角度开掘教学资源,努力寻找三者重合部分,这样就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什么"和"怎么学"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教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从而导致学生始终不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涉及的是一堂课教什么。教什么,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常常要遇到的问题。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每一堂课,考虑好教什么,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一、存在问题在听课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往往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内容过多。以《细节之魅》的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13.
徐秀英 《辅导员》2012,(9):24-25
解读文本,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语文教师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老师的教学有着特殊的决策意义。因为"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样教’服务于‘教什么’,‘怎么教"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归结为‘教什么’。"笔者认为,"怎么教"的前提是首先明确"教什么"。也就是说,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4.
上好一堂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选好课眼、设好主问题、教好关键性细节,也就抓住了上好课的关键.下面阐述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以文眼或情感的聚焦点为课眼 "眼",即事物的关键所在.所谓"课眼",就是指一堂课藉以展开的关键性内容.如果把一堂课比成一张网."课眼"就是纲,纲举则目张.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不惜下功夫去寻找课眼,把选择课眼看成是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怎么选择课眼呢?  相似文献   

15.
<正>"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已经是今日语文教学的一种共识,因为只有把"教什么"的问题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才有讨论价值。王尚文先生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一文中写道:"对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而言,这个语文意识一日不可或缺。它就是语文的缰绳。缺少这个意识,语文课就难以上成语文课,就要‘跑野马’[1]。"这里的"语文意识"其实就  相似文献   

16.
上课是教师把教学设计面对学生付诸实践,说课是教师把教学设计面对教育工作者进行说明。应该说,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质量,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关键,说课是教师研训乃至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一般来说,说课要说明一堂课“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教得怎么样”这样几个基本问题。我们认为,教师们在说课的时候往往“怎么教”说得比较多,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常这样评价一节课:"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这节课语文味似乎淡了一些!"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味"?怎么才能体现"语文味"呢?一、静下心来,聆听课堂的"静水流声"1.让课堂回归平静。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时,很多教师课前让学生们充分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则像导演一样,"穿针引线",让这台  相似文献   

18.
说课是依照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等主要因素,把备课、上课等主要教学过程从理论角度,进行阐述并安排教学内容与程序,选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也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相互进步的过程。会不会说课,能否说好课,是值得研究的。一、说课的目的与作用由于说课中不单要说出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更要从理论角度说出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教和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学。所以,说课不仅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说课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理…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生活。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优美的艺术华章。语文教师在用教材教的时候,不但要着眼于怎么教,有深刻的教学意识;更应该着眼于教什么,即浓厚的课程意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鲜的语文学习资源,从而让语文课程变得灵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也应该借助于语文教学,让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捕捉丰富多彩的语文精灵,使他们认识到生活处处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作文指导课上之作为,是影响作文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作文指导有效,必须进一步思考两个问题: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的问题,就作文指导课而言,教师还是需要厘清的.据笔者观课与调查,教文体知识与写作技法和教写作内容两种现象充斥在我们的作文指导课上.这实际上是语文教师对写作指导课教学内容认识不清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