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心雕龙·原道》中"逮及商周,文胜其质"一语,是刘勰对商周文化的赞词。其中的"胜"字,习见注译本多解读为"胜过",而推究起来却扞格难通,也与刘勰的文学发展观不相一致。研究发现,这里的"胜"字是"称"的通假字,意为"相称"。"文胜其质"即文质相称,是外在形式与内在质地配合的理想状态。刘勰在熔铸孔子"殷周之质不胜其文"一语的同时,也对语意进行了改造或曰"曲解"。这种"曲解",对于学术发展更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的立足点是语文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从哲学角度审视,从“语文是介质”的本体论出发,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在言语内容与思维内容的一体,在其以“言意体”——由各科内容这个“质”与语文符码这个“文”融合而成——的生成为内容。语文教育旨在培养一定语境中生成“文质相称”的“言意体”的能力。语文教育的立足点理应在“文质相称”“言意体”的生成,在“文质相称”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3.
文与质的关系问题是扬雄美学思想的中心内容。他主张“文质”兼备,二者统一,其中“质”必须符合明道、宗经、征圣的原则,符合这一原则的就是美的。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扬雄对汉赋进行了批评,这源于汉赋的形式与内容不统一,文质不相符。文质和谐才成为美。可见,扬雄对于辞赋的看法,是贯彻了他的“文质”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文质之辩是儒家政治哲学中心议题之一。孔子明确以"与文""尚质"之微妙方式探寻丈质中和之道。董仲舒继承这一主题,并在政治哲学领域将之自觉展开,力倡“文德为贵”“任德不任刑”,为儒家文治、德政主张寻求天道观和经典论说的支持。在强调“质文两备”的前提下,更突出“先质后文”“承周丈而反之质”的时代文化精神走向和政治变革要领。董子更进一步提出“三代改制质丈”说,指出文质更替或忠、敬、文演替是主导历代文化精神特别是政教原则变化的核心法则。董子文质论对理解儒家政治哲学和人类政治生活本质都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质魅力必须借助教学艺术这个中介环节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中,必须坚持“文”与“质”的有机统一,做到文质兼备,才能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它的育人功能:一、加强理论学习,积淀深厚的学术功底,把握课程内容的“质”,这是做到政治理论课教学文质兼备的前提条件;二、重视语言“文”采,增强叙事分析能力;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文质兼备的课堂生态。  相似文献   

6.
“文”与“质”,在孔子的学说中,不仅是指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在更多的场合,它们分别是指一个人的品格修养和这些素养的外显。本文从德与文、德与言、美与善等方面,探讨了“文”与“质”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对立互补关系,并评析了孔子“文”、“质”并重又以“质”为主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7.
文质问题,即内容与形式问题,是哲学和美学的重要课题。齐梁时期杰出的文论家刘勰在他的文论巨著《文心雕龙》中适应当时文学思潮斗争的需要。总结了历代文学兴废的基本经验,融合了前人有关论述的合理因素,深刻地论证了“文”与“质”的辩证关系、划清了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的界线、提出了一系列纠正江左绮靡文风的救弊主张,为我国中古文学发展和文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清理这份文化遗产,本文试图从纵的方面和横的方面谈谈刘勰文质观的承传性和针对性,然后谈谈它的创造性和局限性。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教正。  相似文献   

8.
"文质彬彬"一直是我们所向往与推崇的做人与作文的最高境界。然而,人无完人,文有瑕疵,文质不得兼备。如果文质不得兼备而出现"相胜"的局面,人们往往会有"以‘质’主而‘文’次之"的倾向。文章从"存质舍文"、"质胜于文"和"先质后文"这三个方面着手,并结合历来文学家对"文"与"质"的理解,对"文质相胜"之时"质"更胜一筹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内涵意蕴出发,以此句所出篇章和整部《论语》思想为参考,试析辜鸿铭先生将“质”译为“the natural qualities”,将“文”译为“the results of educa-tion”的局限性:缩小了孔子“文质”观的内涵意蕴。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表意的符号,是文学发挥其社会功用的直接依凭。先秦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滥觞,在思想内涵与形式表达方面的丰富实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先秦儒道作品为研究文本,从以言传“道”与救世济民、“言以足志”与“道不可言”、逻辑思辨与寓言托志、“文质彬彬”与“信言不美”出发,对其言意之辩、言语突破、文质关系等方面进行剖析,以对其语言的表达功用、运用原则与技巧等建立起一个较为深入而辩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制礼作乐"的过程,周人的修辞技能和文体意识都不断提高,尤其是周代重要政治制度之一策命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书面形式的"策命"代替了口头形式的"命",促成了具有清晰文体特征的策命文书的形成。这种专门应用于特定策命典礼场合的政治性文书使灵活易变的口头文体固定化,由于经常性地撰制和发布,逐渐形成了形式严谨、体制固定、内容明确、词语古奥、语言高度雅化和程式化、风格庄严肃穆的文体特征,《周书》诸诰便是在这种策命文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后形成的。这种"命体"的策命文书体现了原初形态"书"篇的文体模式,决定了《尚书》诰命篇章的文体特征,对后世众多散文文体,尤其是官方应用性文体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校乐教的全面兴盛是在西周时期,但人们对在西周之前的殷商学校乐教状况的认识却有些模糊不清.任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是殷商时期的铺垫,才造就了西周的辉煌.在记载殷商的历史文献中出现了“商人以乐造士”“殷人作乐于瞽宗,瞽宗殷学也”的文字记载,可见乐教在殷商时期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从考证商代学校出发,继而考证其乐教场所、音乐教育内容,授乐者及“受众”,力图再现殷商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3.
清华筒《程寤》篇中“太姒梦见商廷惟棘”的内容,在传世文献中也有载录。这一情节具有政治象征意义,预示着周朝将取代商朝。《程寤》这种梦是现实预兆的观念在先秦时期比较广泛地存在着,《左传》就以梦占预言记叙了一系列政治史实。“廷惟棘”这种以植物象征政治易替的意象在先秦也不是孤例,《诗经·王风·黍离》与麦秀之歌就是以植物变异象征政治变动的典型案例。汉魏六朝的史著和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类似“廷惟棘”的植物意象,以象征国家败亡、政权更替。这些意象都寄寓着深切的感伤哀思,已由政治意象发展成为文学意象。  相似文献   

14.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中国社会从原始形态向最初的理性社会艰难地迈进。先秦文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几个社会时期人们的现实生活、精神面貌和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先秦诸子著作中体现出思想空们的理性思考和朴素的科学精神,充分展现了这一历史阶段社会从最初的迷昧向理性的文明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15.
棺椁制度是我国埋葬制度的重要内容。棺椁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经过商、周的发展,到春秋时已发展成为一套等级分明、规整统一的制度。棺椁制度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战争分裂动荡而被破坏,逐步走向衰微。通过对棺椁制度的产生、发展及衰落过程的考察和研究,发现:其产生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发展之完善对我国古代丧葬制度和礼仪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尚书》德治思想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书》德治思想,为历世所称道,成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在于商周交替之际君权神授思想的危机以及西周时期敬天保民、重视民意的社会思潮。德治思想的内涵包括:注重民生、保护百姓;尚德慎刑、敬天爱民;做民楷模、严于律己;敬重贤能、完成美政。《尚书》德治思想给历代政治家、思想家以丰厚的滋养,也影响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作为文学历史悠久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古代曾出现过杜甫、韩愈、李商隐、程颢、朱熹等为数众多的文坛巨匠和哲学鸿儒。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当代文坛又涌现出姚雪垠、李准、刘震云、周大新、阎连科、刘庆邦等一批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实现了"文学豫军"的中原突破。但是在现代文学时期,河南文坛只有冯沅君、徐玉诺、师陀、于赓虞、尚钺等为数不多的作家活跃于当时文坛,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河南文学中心地位南移、文学生产体系滞后、文学对外交流受阻等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从传说时代到秦统一六国,最高统治者的名称经过多次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暗示着王权的改变。从传说时代到夏、商、西周,名称由帝到王,标志着从军事民主的禅让制过渡到一统天下的家天下,但一统较为松散。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周天子依然存在,周天子的权力不断衰落,甚至诸侯国国君的权力也在被削弱,家臣和卿大夫的权力在上升,一些诸侯开始称王,一些卿大夫夺取诸侯的权力也开始称王,共分权力,说明周天子不能再一统天下了。从战国到秦统一六国,由王改为皇帝,标志着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形成。从此以后到清朝灭亡,最高统治者都称皇帝,权力也集中在皇帝手中。  相似文献   

19.
就像先秦被划分成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样,本文试图为先秦玺印进行断代。有些学者认为玺印形成于商代,而有些学者在他们的著作或论文中笼统地称春秋战国玺。事实上西周的玺印不同于春秋玺印,春秋玺印又不同于战国玺印。笔者发现了西周陶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用玺印抑印而成的。西周玺印被确认后,其他各代玺印也就容易被区分开来了。  相似文献   

20.
周代金文中的“肇”字,汉人作实词解释,定义为“始”或“敏”,但何以如此,语焉不详。近人杨树达氏则认为置于语首者为发声虚词。实则,“聿”与“始”义接近,由引申而有“始”义,两个义待会合,造成“肇”字,用以表示语言中始的意义。此字不见于殷虚甲骨刻辞,有可能是西周初期新生的字,有当时许多器铭为证。总之,“肇”字在金文中有其实义,并非语首虚词。了解其确切用法,有助于读懂许多具有重要社会史料性质的周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