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蒙养正"语出《周易》,《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指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衡水市某小学秉承"童蒙养正"的教育理念,打造"和"文化环境,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2.
一、"童蒙求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易经》"蒙"卦的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金锦芳先生认为:发蒙者与蒙者的关系亦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强调童蒙求我,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实质上等于说,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就是对"蒙"卦的继承和发扬。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改倡导的这种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  相似文献   

3.
唐代童蒙教育也被称为"蒙养教育",是从先秦时期继承与发展而来的教育模式,《周易·蒙卦》中"蒙以养正,圣之功也",为最早记载有关童蒙教育的内容。随着唐朝科举制度等的兴盛,以家训、家学为主的童蒙教育,逐渐成为家学或私学对子女、奴仆教育的主要方式。忠信、孝慈、友悌、笃行等儒家教育观念,不仅深刻影响着有唐一代的人才培养、进士及第,也为后世及当代儿童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苏辙对苏轼贬谪期间整理和完成了的《东坡易传》贡献较多,其中《东坡易传》里面的蒙卦是苏辙所解。蒙卦蕴含了苏辙丰富的童蒙教育思想,强调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重要性。苏辙坚持启蒙的根本在于"养其正心",认为固护"中正"是教育的首在,也是人格的塑造和完善的重要方式。苏辙的童蒙教育思想可以成为当代进行中小学道德启蒙教育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蒙以养正,圣功也。——《周易·蒙卦》厦门蓝星双语幼儿园致力于推广"蒙以养正"的教育理念,站在"以幼儿的个性为本"的基点上,以中华文明最具公信力的国粹文化为依托,启塑幼儿的个性。蓝星双语幼儿园具有独特的教学特色:多元文化的快乐体验、英语浸入式教学,传承中国文化的国学、亚太体智能课程、蒙氏教育课程等。英语教学是蓝星双语幼儿园的一大  相似文献   

6.
王秀 《湖北教育》2023,(7):14-15
<正>幼儿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咸宁市崇阳县幼儿园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提炼出“童本教育”理念,其核心内涵是“养正立人”。所谓“养正立人”,即童蒙养正、立德树人。其中,“童蒙养正”出自《易经》“蒙以养正,圣功也”,意谓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与习惯极其重要。为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童本教育”,崇阳县幼儿园结合实际,打造了专业的师资队伍,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建构起科学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东坡易传>蒙卦的注解里.<东坡易传>蒙卦注解也是苏轼贬琼期间启蒙海南文教的主要著作.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主张启蒙以育德为先,应养其正心,应果行育德,还主张利用刑人以规范德行.苏轼的童蒙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启示:应防止幼儿陷于物欲主义;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启发幼儿的思维;应树...  相似文献   

8.
《易经》中的第四卦《蒙》卦集中阐释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其分别从教育的条件、教育的要求和教育的最终目标进行了举例和论述。《易经》涵盖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对受教者提出了守持正固的最终目标,这一思想体系对现代教育中的教师塑造和学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易经》又是一套符号系统,用卦象来代表具体事物或特定状态,然后借卦象的组合与变化,指涉未来的发展。《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本文仅选取《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乾""坤"二卦经文,以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周易正义》为底本,重点选取《尔雅》词义与多个通行注本作简略比对校读,通过观察同义词语变化现象简要总结词语历史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正>《易经·蒙》卦日: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类比到师生关系,学生主动求学于师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课堂状态。但是在现实的政治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分离,教师演绎得沉醉,学生思维在沉睡。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调动和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引诱"学生主动学习,习得知识,收获成长。一、创设生活化情境,"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  相似文献   

11.
正晋江市安海镇养正中心小学地处晋江市安海镇镇区,创办于1907年,2013年秋分设西边校区。学校现有123名教师,48个教学班,2 517名学生。办学以来,学校先后培养学子20 000多名,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校名"养正"二字语出《易经·蒙卦》中"蒙以养正,圣功也"。多年来,学校以"养天地正气,育人间英才"为办学目标,以"严、勤、诚、正"为校训,以"尚德、励志、求实、创新"为校风,以"博学、求精、敬业、爱生"为教风,以"尊  相似文献   

12.
王晓梅 《教育》2014,(29):7
9月15日,浙江省温州市墨池小学为一年级新生举办开蒙启智、童蒙养正的启蒙仪式。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智、开笔破蒙、校长致辞、学童诵读、赠《弟子规》等环节让学生们体验人生第一课,感受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七岁开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开端,是学童求知之路的启蒙。图为新生亮出自己写的“人”字。  相似文献   

13.
就《易经·蒙卦》中的德育思想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仁本智辅的德育宗旨,蒙以养正的德育目标以及果行育德的德育手段。并以此为根据,阐述了其对于当代德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就《易经·蒙卦》中的德育思想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仁本智辅的德育宗旨,蒙以养正的德育目标以及果行育德的德育手段。并以此为根据,阐述了其对于当代德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易经》索源、孔子设卦以及《易经》预测的科学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经典《易经》中的预测理论,认为《周易》的预测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原始要终、消息变化的探究之上。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易经》索源、孔子设卦以及《易经》预测的科学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经典《易经》中的预测理论,认为《周易》的预测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原始要终、消息变化的探究之上。  相似文献   

17.
<正>蒙学又称小学,一般指我国古代时期对儿童进行启蒙教学的教材。它的核心内容一般集中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其中也夹杂着对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及对道德伦理规范的教育。《蒙求》就是这些蒙学著作的代表之一。《蒙求》是一本唐朝的儿童蒙学著作。经后世学者考证,《蒙求》的书名应该取自《周易·蒙卦》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及“蒙以养正,圣功也”等古代蒙学思想。《蒙求》的作者李瀚为唐朝赵郡安平(今河北衡水安平)人,曾居住过宋州、饶州、洛阳、阳翟等地,先后出任县尉、侍御史、  相似文献   

18.
三酉  徐龙玺 《吉林教育》2006,(11):57-57
贾谊说:“习与知长,心与化成”,反映出古人重视人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所谓“童蒙养正”或“养正于蒙”,就是在少年儿童智慧开蒙之际施以正当的行为习惯培养。文明的行为举止,是一个人健康人格和成功人生的基础,“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因此有人说,习惯造就性格,习惯是成功的秘诀。培根在《随笔集》中也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行为习惯培养,这一方面受儒家“修身”学说的影响,同时也是儒家所倡导的德化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六经之首的《易经》是中国古典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易经》的逻辑结构是阴阳二元论并由此派生出的乾坤精神,再由乾坤两卦派生出八卦,由八卦派生六十四卦。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易经》的乾坤两卦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六十四卦的核心思想是忧患意识,并以刚柔相济、阴阳当位的易简思维来理解和化解生活中的种种隐忧和隐患。《易经》不仅提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警告,也提出了解决忧患的方法。它既是提升个人生存质量的生活智慧,也是富国强兵的基本原则。《易经》是典型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它不仅以阴阳二元论及其忧患意识向世人提出警示,而且以刚柔相济的易简思维贡献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易经·彖传》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说,通过“养正”来发展教育是神圣的功业。“蒙以养正”中的“养正”起码可以给我们三方面的启示: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而不是“外铄”;二、教育的目的是“长善”而不是“救失”;三、教育的方法是“养护”而不是“惩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