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研究出版社的性质,首先需要对出版社所生产和经营的主要产品——图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图书是知识的载体。它是由表达知识内容的书稿和适于大量复制书稿内容的物质载体相结合而成。书稿和物质载体两者缺一,就不成其为图书。因此,既不能只着眼于书稿,说图书是精神产品;也不能只着眼于它的物质载体而说图书是物质产品;笔者认为,宜把图书这种劳动产品定义为载运着书稿形式精神产品的物质产品,或者说它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不同于知识产品,不同于文化用品。知识产品是指文章、科技成果等精神生产成果的直接体现,文化产品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大量复制而成的知识产品。纸张、文体用具是掌握文化需要使用的文化用  相似文献   

2.
阅读美感论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这是因为,信息是知识的原料,知识是人们对信息加工后的产品,也是对信息精炼和深化的结果。而图书又是信息、知识赖以存在和传递的物质载体,图书馆则是对图书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和传递的专门机构,也是积聚知识、转化知识和向社会提供知识的信息中心。无论是研究型、求知型或是梢遣型的读者,都可以充分地利用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的图书文献,从中获取知识信息。阅读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和复杂的精神活动。早在三、四十年代,美国人韦普尔斯先后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等学者、专…  相似文献   

3.
图书是体现在物质形态上的精神产品,作为书店的主要流动资产,它又是参与流通领域的知识商品。图书是否存在无形损耗,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如何,怎样正确核算图书的无形损耗,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粗浅的探讨。一、图书存在无形损耗具有客观必然性无形损耗亦称“精神损耗”,即图书的物质形态不变,因非物质原因而发生的贬值损失。其表现形式是内容过时,知识陈旧的滞销图书降价出售乃至报废。所谓非物质原因,首先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文化的进步,先进替代落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新学科、新选题的图书问世,旧的图书、老化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创新是图书馆变革的一种特定形式,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动力,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第一线工作,它是联系读者与藏书的桥梁,又是衡量服务水平的尺度,在图书馆的整体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读者服务的创新是时代的要求21世纪的图书情报机构将进入一个人机结合的时代,尤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图书情报工作要适应现代变革的要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阵地作用。图书情报人员要更有效地为知识创新服务,自觉树立和培养创新意识,更新服务观念,改进服务内容和模式,成为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出版社是学术性事业单位,宗旨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不断提高图书质量,努力追求社会效益,是工作的最高准则。但出版社本身又是生产经营性单位,生产的图书,既是一种精神产品,又是一种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物质产品,因此出版社必须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不能认为  相似文献   

6.
病历档案的编研,是病案人员通过对病案内容的分析研究,按专题加工编撰出新的知识产品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它以病案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更大程度地发挥病案的作用,服务于临床和社会,它是一项定向主动服务,是病案利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研工作以病案为主导,附加医学图书与资料,集病历、图书、资料和社会调查于一体。一、病案编研的意义和作用(1)病案是对病人进行诊疗活动的真实记录,它作为临床医学知识的组成部分,通过编研加工,变为新的知识产品,以适应社会需要。(2)病案编研是病案信息输出的主要途径。病案编研人员根据客观需要,发挥自…  相似文献   

7.
质量是一切产品的生命和企业的命脉,是一切企业发展的基础.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也不例外.质量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属性,更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品牌的重要内涵和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8.
书评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不仅仅是介绍图书,更重要的是评论。而评论的现实标准首先取决于不同的文化。无论是政治标准还是科学标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内涵,不同文化的评论家对图书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从世界各国图书的内容、评论家及其书评的差异看,图书评论不可能有统一的  相似文献   

9.
雷青 《出版广角》2015,(14):76-77
图书是传递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媒介,它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件文化品.因此,图书的设计不仅是一项形象艺术工程,更多的还要关注书籍本身的文化内涵.图书设计者必须在把握书籍文化内容的基础上,理性地融入个人的设计艺术和设计个性,实现文化性、艺术性与个性的统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图书设计的"三性"融合原则,希望实现图书设计在文化性、艺术性和个性上的统一,让图书设计不再仅限于外表的华丽包装,而是上升到文化宣传的层面.  相似文献   

10.
图书出版既是一项文化活动,又是一种经济活动。书籍是思想的载体、教育的工具、文学的容器。但是,书籍的生产和销售又是一种需要投入各种物资、需要富有经验的管理者及企业家参与的经济工作。因此,把图书出版说成是一种文化工业是恰当的。影响图书出版业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显然,我们上面提到的总体文化气候是影响图书出版的重要因素。在美国,尽管买书的风气有所增长,但这还不是大多数人的习惯。单种图书的销售量最能说明这一点。一部风靡全国的畅销书,它的精装、平装各种版本的总销量若达到200万册,出版界便为之欢欣鼓舞并引以为自豪。然而,这一销售结果只表明,购买这本图书的读者还不到美国人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要求公平竞争,公平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参与竞争的同类产品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图书作为商品,也和其他所有商品一样,必须有一定的质量要求。而图书不仅仅是商品而已,它还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千百年来,人类知识的积累,文化的传播,端赖于此。本世纪...  相似文献   

12.
5·12后的出版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不仅仅需要了解理性的科学的抗震知识,还应该有反思有力量有温情,通过图书,我们应将这一切传达给大家,这是出版人的社会责任也是出版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原理型图书与实用型图书郝振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读者需要什么样的书?看到一份调查材料说,最迫切需要的是关于市场经济具体运作的书。包括综合性的内外贸知识、金融知识、股票、债券知识、市场营销、生财之道、企业家经验、产品开发、产品介绍、市场资料、企业名录等...  相似文献   

14.
读者对图书的需要有多种类型: 1.学习型图书需要这是以获取各种知识为特征的图书需要。学习型图书需要,最能体现图书的本质特征。读者对新学科、新知识的兴趣,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困惑都会促使读者去阅读学习,从书刊中寻找答案。因而,大多数读者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这方面的需要。2.应用型图书需要这是一种为应用而产生的图书需要。具有应用型图书需要的读者,其阅读完全是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版社要求直接享有图书出口权的呼声已越来越高。笔者以为,这不仅仅是出版社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而且也是出版业加大改革力度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尤金·麦卡锡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理念,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长期以来风靡全球.而产品在这个营销组合中处于核心位置,具体到出版业而言,图书能够满足读者知识和文化等精神层面的需要是其立身之本,我们讨论一切图书营销的问题当然也应当从其产品--图书谈起,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读者的阅读体验最终需要通过图书以及相关服务来实现,而图书的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仅仅是在产品策略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图书的使用价值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方舒阳 《出版广角》2005,(10):22-25
书业品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的标志,更由于书业和图书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属性而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特定的书业品牌标志着特定的文化品位与思想,是一种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提出:“知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历史证明,任何创新无不是直接或间接地参考前人有关文献,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经验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要创新必须学习,要学习就离不开记载前人经验结晶的图书文献和档案史料。高校图书和档案馆(室)是全国文献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巨大的知识宝库,又是信息交流中心。广大利用者在图书和档案馆(室)可多次开发和利用这些知识宝库进行知识创新活动。档案、图书等文献是从事知识创新的一大源泉。因此,图书和档案馆(室)应尽快适应知识创新的需求,促进培养利用…  相似文献   

19.
论图书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既是商品,又是精神产品。它是由书的思想内容和书的物质形态组成的,它兼有商品和精神产品的特性,具有鲜明的“双重性”的特点。正确地认识图书的“双重性”,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出版社的性质.处理好图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地贯彻党的出版方针。一应当承认图书是商品,因为图书一经出版,进入流通领域,就具备了商品的一切属性。图书如同其他商品一样,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方面,图书中凝结着著作者、编者、印刷工  相似文献   

20.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又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 ,是推动社会前进和孕育文明的重要因素 ,水利也因此成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产业。毋庸置疑 ,对于我们水利水电出版社来说 ,宣传水利、普及水利知识、出版水利水电科普图书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一、《水利世界邮品博览》的选题创意科普图书既是一种物质产品 ,更是一种精神食粮。当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合时 ,才能体现它的最大价值。如何才能使科普图书既内容丰富、科学性强、权威性高 ,又引人入胜、魅力四射 ?这就需要一流的作者和合格的编辑合作 ,共同策划与实施。《水利世界邮品博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