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0 毫秒
1.
一、信息产业向多极化、合作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二、信息产业向纵深化发展;三、信息产业将超越第一、二产业在各国经济中发展;四、信息处理手段向综合化、融合化、多媒体转变;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在信息产业下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诚添 《现代情报》2002,22(2):33-33,35
论述了信息产业给图书馆提供的发展机遇和图书馆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从三方面提出走出发展图书馆信息产业的误区,分析了在信息产业下的图书馆须主动出击,才能增添新的活力,避免负面影响,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丹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6):125-127
阐述了信息产业演进的表现形式.信息产业的演进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结构和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其中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企业的成长与退化:信息产业的演进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作用,即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分析了影响信息产业演进的各种因素.信息产业是以信息技术这样的高科技为支撑的高科技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演进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需求、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相应对策,即制定统一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推动信息产品商品化;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开发,培植龙头带动基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信息产业人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与创新型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性产业,最高新技术的主体和新生产力的代表,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论述了知识经济与创新型信息产业人才的内在联系,创新型信息产业人才的品质、素质要求、培养模式以及加强创新型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信息产业的出现与界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4个方面探讨了信息产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苑晓辉  马安强 《现代情报》2004,24(8):192-194
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信息产业的法律规制就是其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信息产业的国际性特征决定了需要结合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来探讨信息产业的法律规制。本文拟从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出发.结合国际立法规制的必要性探讨法对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作用并提出国际信息产业立法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息产业全要素相对生产率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美凤 《情报杂志》2004,23(12):108-110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考察中国1095~2000年间信息产业全要素相对生产率状况,指出信息产业各组成部分的相对生产率在考察期间发展不平衡,我国的信息产业正处于“生产率悖论”时期,提出应该借鉴国外“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应对措施,指导我国未来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息产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结合信息产业的特点,探讨了信息产业的产权制度创新,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加快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外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于君 《情报杂志》2006,25(5):134-135
国外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主要有以下特点:重视产业统一规划;从研发、融资两个关键环节上对信息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边际支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与发展条件;通过各项举措培育、引进信息产业人才;积极倡导信息产业文化等等。针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的不足,借鉴国际经验,特提出几项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欧美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主要有以下特点:重视产业统一规划;从研发、融资两个关键环节上对信息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边际支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与发展条件;通过各项举措培育、引进信息产业人才;积极倡导信息产业文化等等。针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的不足,借鉴欧美经验,提出几项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查先进 《情报科学》1999,17(2):137-139,144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文章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经济基础薄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政策和法规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作者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维慰 《情报杂志》2003,22(8):61-63
相得益彰的外部发展环境是信息产业得以健康、高效发展的保障。本文就此对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构成因素和影响程度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评估指标体系。建议以市场、政策、法规、投资为突破口。优化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使信息产业走上规范、有序、快速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海辉 《现代情报》2002,22(6):24-25
本文论述了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两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对信息产业成功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建立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应用层次灰关联分析法进行论证,得出影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主要因素有:R&D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司莉 《情报科学》2001,19(8):788-789
本文分析了西部信息产业的现状及信息产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提出了发展我国西部信息产业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6.
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自主可控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国家信息安全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很多问题,难以适应信息产业自主可控跨越式发展的需求,如何突破人才瓶颈是实现信息产业自主可控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为背景,借鉴由菲德提出的两部门模型来测度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江苏省经济部门分为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两大部门,并以这两部门的生产函数为基础,推导出最终的计量模型,然后根据《江苏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了信息产业部门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揭示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8.
从信息化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影响入手,阐述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中外软件业比较看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之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丽萍 《情报杂志》2003,22(3):88-90
软件业作为信息产业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产业,由于其相对 ,已成为束缚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中印美软件业比较探讨中国软件业乃至信息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马晓国  李宗植  管军 《科学学研究》2006,24(Z1):158-162
在信息化进程中,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由于信息技术的特点,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的融合有助于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促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理论以及江苏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推动江苏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