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就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丰要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天虎 《考试周刊》2014,(79):121-122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初中学生的发展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的课程。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周俊 《考试周刊》2009,(14):178-179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1974年美国学者提出的。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层面(知识方面),信息意识(意识方面),信息技能(技术方面)。到1989年.信息素养的概念逐渐被普遍认可,正式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中首先提出了课程理念对原有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观念超越,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习目标的三个层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三个层面的学习目标集中以"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来体现.信息素养可以概括地描述为: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表达思想,实现交流,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不容置疑,对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总结性评价也应该围绕这一出发点展开.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种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不断出现,在内容选择、编写体例上各具特色。基于对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和教材现状的反思。本文提出对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一个基本设想。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的基本设想 1.课程设置小学阶段在4、5、6三个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初中和高中阶段在1、2两个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教育阶段共有7个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连续5年不间断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信息素养;通过高中阶段2年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6.
从新课程要求来看,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谈一下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为实现总目标和体现学科价值,本文就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信息技术基础上得到个性化发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目标成了每个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缺乏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先行与支撑,高中课改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则先天不足.以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材的改革为突破点,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与高中课改的对接.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技术的意识、态度,以及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中各要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经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以改善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而达到优化学科知识体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过程。根据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关注技术应用的层次,把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工具的层次,以及关注学生素养形成的层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相关标准为依据,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改善评价方法为契机,以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