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养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庄子所处的时代,外有战乱刑戮之患,内有情欲智识之忧,内忧外患促使了庄子养生思想的发展.庄子的养生理论系统而完备,其养生态度是"以天合天",其养生途径是"离形去知",其养生宗旨是"养神为主".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养生思想一直被众多研究者从体育的角度作出肯定的评价,但笔者通过对庄子养生思想与体育本质意义比较分析后认为,庄子的养生思想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种人生哲学,不具有体育意义。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围绕着生命意识而展开的。庄子对生命的关注与他的时代密切相关,庄子的生死观以留恋人生、热爱生命为基调。庄子的生命意识不仅体现在养生尽年这一层次上,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心灵的解脱上,从而使自然生命的价值获得升华。  相似文献   

4.
庄子哲学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注重对生命的保养和维护。以"道"为根基,生命是形体和精神的统一,形体的保养是养生的基础,养神则是养生的关键,而养神的关键在于虚静。为了达到虚静,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等具体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68)战国时哲学家,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所著《庄子》为道家经典著作之一。鲁迅评价其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的养生理论在《老子》基础上大加发挥,形成道家学派的养生理论体系。一、清静无为,忘我无欲。庄子极力提倡  相似文献   

6.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的第一个寓言,对这个故事后人可能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但庄子的本意是用它来说明有关养生的道理的,这应该不是问题。所谓"养生主",就是养生的宗旨,即养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养生"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生物学意义的,保养身体让身体健康强壮,延年益寿;一是社会学意义的,即讲究立身处世之道,让自己没有烦恼,活得快乐逍遥。  相似文献   

7.
正《庖丁解牛》一文节选自《庄子·养生主》,是一则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把蕴含于文章中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等内容传递给学生,促成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一、养生之道:依理、慎行、藏锋本文出自《庄子·养生主》,揭示的自然是养生的道理。本文所揭示的养生的道理主要为以下三点:一是"依理",也就是说凡事要注意把握事物内部的规律。牛的生理结构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刀刀到位,轻松简  相似文献   

8.
庄子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庄子》是一部诠释自由的书。《养生主》说养生同样是说“自由”,而要达到“自由”的境界,必须实现对“道”的观照。那么“养生之道”是什么?《养生主》用了几则寓言来阐释“养生之道”。最终让我们明白了“养生之道”就是“养神”,这也正是养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庄子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庄子》是一部诠释自由的书。《养生主》说养生同样是说"自由",而要达到"自由"的境界,必须实现对"道"的观照。那么"养生之道"是什么?《养生主》用了几则寓言来阐释"养生之道",最终让我们明白了"养生之道"就是"养神",这也正是养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倪金 《快乐阅读》2011,(22):192-192
庄子的《庖丁解牛》以独特的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在《庖丁解牛》中,庄子给我们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庖丁的形象,也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除此之外,我们应知道《庖丁解牛》选自《养生主》。而《养生主》是一篇论证养生之道的文章,主旨在提出养生总论。而且文章本身也在结尾提到了养生之道。结合"解牛之道"我们可以推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人以顺应自然规律的方式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庄子指明了一个道理:人在社会中就跟刀一样,而对牛骨——那些社会上的是  相似文献   

11.
庄子的养生观主要表现为顺任自然、超然世外、保持心境恬淡的精神修养,还涉及到了气功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庄子对于养生有着独到的理念,包括顺应自然保全身性、简朴的饮食观、纯粹而不杂的养神之道,有着后人虽能够发展却不可超越的理论智慧。感悟庄子养生之道,继承其中科学合理的成份,对促进我国养生文化的发展必定大有裨益,同时也可以改观现代人的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13.
庄子脍炙人口的《养生主》一文中形象地描述了庖丁解牛的审美创造之后,他并不是停留在对庖丁高超技艺的欣赏之中,并不仅仅是对高超的解牛技术的赞赏,他要得出的是“养生”的道理。中国古代书法家利用书法艺术技巧的掌握和发挥,来达到一种养生的效果,这是和庄子学说中人生观和本体论契合的。王羲之所谓的“书者,玄妙之使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就是这方面的解释。晋代书坛是庄子学说渗透最深的一个朝代,书家注重内心而  相似文献   

14.
庄子认为生命是道的体现。庄子的生命和谐思想包括养生达生、体道而行、心灵和谐等。庄子与道和谐的生命观为人类提供了非宗教的、超越理性的生命关怀,使人类找到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庄子》的社会悲剧观、自然的养生与修德功能及游——逍遥的启发意义等三个主要层面探讨了《庄子》对古代山水游风兴盛的推进作用,从而较完整地阐发了《庄子》的山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庖丁解牛》是《庄子·内篇·养生主》中的名篇,具有形象美、情感美、结构美,同时又生动地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养生理念,一身而兼具文学和哲学双重价值,在《庄子》中具有普遍意义。《庄子》教学应以揭示其文学和哲学独特性为旨,而特点则必须从比较中得以确认,其中有自身的比较,有同质和异质的比较,也有其他共时性和历时性对象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庖丁解牛》是《庄子·内篇·养生主》中的名篇,具有形象美、情感美、结构美,同时又生动地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养生理念,一身而兼具文学和哲学双重价值,在《庄子》中具有普遍意义。《庄子》教学应以揭示其文学和哲学独特性为旨,而特点则必须从比较中得以确认,其中有自身的比较,有同质和异质的比较,也有其他共时性和历时性对象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与儒家生死观比较,庄子的生死现避开人的社会性,重视人自然纯朴的本性,从而表现出飘逸脱俗的道家特色.<列子>兼杂儒、释、道三家理论,形成了有关人生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庄子和<列子>的生命观表面上看来颇为相似,都把个体生命自身的意义看得高于一切,并且二者都重视养生.但实际上,庄子的生命观与<列子>的生命观有很大的不同,庄子可称为养生派,而<列子>则属于厚生派.  相似文献   

19.
《庄子》养生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生思想是《庄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别从生死观、生命关怀、人体养生功法等方面,系统地梳理和阐述了《庄子》有关现世生命及人体保养的诸多见解及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死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道”是其生死哲学的理论基础;“气化”是生死的本质,生死的变化其实是气的聚散;“善生善死”为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一方面要善待生命,使生命本性得以自然发挥,注重养生。另一方面,以旷达的心胸面对死亡,顺其自然。对生死的超脱为现实人生一切利害关系超脱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了理想的人生境界,超脱生死实现精神自由。庄子这种以生死相通来反观现实人生的哲学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