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多年的教改试验探索,作者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在正确教育思想指导和网络教学环境支持下,有可能得到普遍大幅度提升,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在上篇对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大胆质疑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的教改试验探索,作者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在正确教育思考指导和网络教学环境支持下,有可能做到普遍大幅度提升。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试验结果表明,六、七岁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可能大大超前。为此,作者对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大胆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对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文章阐述了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它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和实现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基于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的背景、目标、发展概况与试验效果。之所以称为“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是因为该试验的目标成倍地超越了传统教学在同一时间段内所能达到的语言能力发展目标,并以全新的理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作为试验的主要理论基础。文章对四年来一批试验校的试验班与非试验班学生在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以证明该试验显著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该试验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作了较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儿童本位,变革传统的学习模式,重新建立起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应引领自主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关注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为指导,重新建构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基于两年多“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的探索实践,笔者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并结合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任务阐述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形式.巴甫洛夫关于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学说,为儿童语言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说明.儿童语言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单词话语阶段、双词话语阶段、简单句阶段和复杂句阶段.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文化、家庭环境、儿童语用发展和语言登记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在幼儿阶段一定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儿歌是学前儿童最早接触到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它以其短小精炼、朗朗上口的特点,成为学龄前幼儿语言学习的范本最好的材料。本文对儿歌做了概述,并分析了儿歌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功能,并对儿歌的语言教育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儿童哲学教育。针对小学生缺乏主体意识与主体素养,教学体系缺乏儿童哲学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儿童哲学思想,小学生主体地位才有保障,语文学习过程中语言思维角度才能形成,思辨学习、深度学习、创新学习才能落地。儿童哲学视域下的语言思维角度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在幼儿阶段一定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儿歌是学前儿童最早接触到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它以其短小精炼、朗朗上口的特点,成为学龄前幼儿语言学习的范本最好的材料。本文对儿歌做了概述,并分析了儿歌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功能,并对儿歌的语言教育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幼儿语言研究对语言学与幼儿心理发展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幼儿语言研究以语义语法学理论和元语言理论为指导,基于幼儿自然语料库,从幼儿的词汇语义和语义网络的建构着手,探索幼儿语言的习得和发展机制,进一步证实了个体语言发生学中的"要素离散化-图式结构化"理论和"语言符号-语境符号置换"理论。  相似文献   

12.
论儿童的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其沛 《中国德育》2006,1(1):9-13,62
人格是人的规定性,社会性是人的基本规定性。人从儿童期开始,就具有社会性,就具有人格。儿童的人格,处于全部人格发展的基础地位。它具有基础性、可塑性、动力性和稚弱性等特点。肯定儿童的人格及其特点,才能实施“人格化”教育,才能使儿童的“人格权”得到真正维护。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velops a dialogic theory of thinking and of learning to think that ha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The theory is offered as a contrast to theories that are based on both Piaget and Vygotsky. The paper proceeds by unpacking and interweaving three key concepts: dialogue, 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order to argue that learning to think can be understood as a shift in self-identification towards becoming dialogue. This theory is then applied to the context of primary classroom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ree short episodes of interaction. These analyses offer evidence that a dialogic theory of learning to think can offer new and valuable insights into classroom interaction with the potential to inform pedagogy.  相似文献   

14.
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的初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形成的第一波热潮,再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新高潮。目前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主要受到四大因素的影响:移民潮的涌入构成了英国华文教育两次跳跃发展的直接动因;英国政府语言政策的变革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华人社会的倾力支持为英国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香港政府的鼎力支持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支撑。英国华文教育的未来变革应注重与主流学校的协调与耦合,以形成合力,相互促进,使华文教育既能满足英国经济与文化教育发展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又能符合英国华人社会对华文教育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15.
In 1999, Mary Brennan wrote "By recognising the child as, in effect, a 'little linguist' we are also recognising the power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hild's linguistic capacity" (Brennan, 1999). The recognition of the power and effectiveness of deaf children's linguistic capacity needs to be taken a step further. Focus should be on the conditions in the children's environments necessary to develop their linguistic capacity to its fullest potential and to enhance the use of this capacity in academic and social learning. This leads to the issue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ight language and instructional mix for deaf children, the topic that is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Essential in this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are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parents of deaf children have and the choices they make. This is related to a second issue, that of professional advice. Both issu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everal dilemmas. These dilemmas are illustrated and directions are put forward that will enable educators to negotiate these dilemmas.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512名来自湖南不同地区的1-6岁幼儿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考察其语言发展基本情况与规律,及其与儿童思维发展、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湖南1-6岁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掌握的基本词汇量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依据高频、构词能力与独立性等指标,筛选出幼儿的典型词汇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等;幼儿主要是在扩充和衍生典型词汇的过程中,领会和创造性使用语法规则的;幼儿语言发展与其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儿童发展是衡量学前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维度,基于多层线性技术的增值评估模型是探讨学前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设计,运用增值评估模型,以来自上海12所幼儿园的66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在控制个体和家庭背景因素后,班级质量对儿童各领域从中班到大班发展增值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自我感知的教研支持度对儿童语言与早期阅读领域的发展增值影响显著,并对语言与阅读起始水平低的儿童的语言与阅读发展影响更大。"新手-成熟"的班级教师组合对儿童语言与早期阅读、学习品质两个领域的发展增值具有显著影响。班级互动质量对儿童认知发展增值的影响非常显著,并对学习品质起始水平高的儿童的学习品质发展影响更大。班级语言与早期阅读质量对认知起始水平低的儿童的认知发展有更大影响。个人护理常规质量对儿童社会性情感发展增值的影响非常显著,并对学习品质起始水平低的儿童的学习品质发展有更大影响。为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的重要作用,而且需要幼儿园以过程性质量为核心,营造温暖、轻松、持续支持的互动与学习环境,注重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儿童各方面的品质,同时应以结构性质量为保障,发挥师徒制教师组合的优势,构建持续有效的教研制度,尽力提升教师质量。  相似文献   

18.
儿童观是人们如何看待、评价儿童的基本理念或基本态度。儿童观影响儿童教育的理念、路径、方式与实践行动。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表明,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立场与儿童教育实践。儿童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形成的巨大反差要求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审思现代儿童教育实践的应有状态,必须站在儿童发展的视角予其以关注,予现代儿童观以必要的人文关怀。这在今天不仅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是现代儿童教育应然的价值追问。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业余钢琴学习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生钢琴学习应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学习活动,应让琴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用身心去感受音乐的能力与经验,以促进其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应把钢琴学习与琴童自身的爱好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切入点发展琴童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在中小学生钢琴学习过程中,教师家长应避免功利心,对中小学生钢琴学习效果的评价应以琴童自身水平为标准;应根据琴童自身的特点与学习水平制定学习计划,并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琴童,理解容忍琴童的缺点与错误;同时,教师家长应与琴童保持平等的关系,不断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易于被琴童接受的方式,从长远发展的高度给予琴童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外语教学呈低龄化趋势。然而低龄儿童外语教学在师资、教材、学习时间、语言环境、学习动机、学习效果等方面并不尽如人意,导致了低龄儿童外语学习的高成本、低效益。外语教学从小抓起的主要理论支持是“临界期”理论,然而大量的试验、实践证明,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和外语最终成就没有直接关系。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不重视实际情况,盲目地地提前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尚无理论和实践数据对此进行支持。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考虑,“外语学习低龄化”需谨慎行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