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现数学美感 激发求知好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思维王国,它既有高原雪莲,又有空谷幽兰,既有情景之中的自然美,又有意料之外的奇异美。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能把混乱化为和谐,纷杂化为对称,繁复变为简单。又能比统一中演绎出千变万化,还能从千变万化中探索出规律。数学公式简单优美,除了反映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有规律和谐外,还能培养人们遵循客观规律、办事简洁和精益求精的个性。只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充分挖掘数学之美,就能改变学生对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当他们感到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绚丽世界时,才能迈入数学的神圣殿堂,以数学美为驱动力,在这个殿堂里勤奋求知和展翅翱翔。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思维王国 ,既有情景之中的自由美 ,又有意料之外的奇异美 .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能化混乱为和谐、纷杂为对称、繁复为简单 .既能从统一中演绎出千变万化 ,又能从千变万化中探索出规律 .数学美学思想对数学学习有着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使学生既能感受数学美 ,又能发现美 ,提高其数学素养 .通过数学美的熏陶 ,陶冶人的精神情操 ,促进数学的学习与创造 ,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通过揭示数学中的理性的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感受方法美 数学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永…  相似文献   

3.
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主要表现在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和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鉴别、欣赏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4.
数学美无处不在,只要师生能充分挖掘其美的内涵——“简单、对称、和谐和奇异”之美,并将数学美和数学教学融为一体,对于改进数学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求美意识,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5.
数学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枯燥,相反,数学是美丽的,是充满魅力的。数学的美来自大自然中的数学情趣,来自它自身的内容、结构与方法之美,它的美也体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之中,还体现在生活及生命之中。数学之美有三大特征:简单、和谐、奇异。数学之美有四个层次:美观、美妙、美好及完美。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体验数学美。为了把数学的美育功能真正落实到中小学课堂上,应该充分挖掘数学的美因,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美,也能创造美。  相似文献   

6.
深化数学美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教育探索》2002,(5):72-73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化数学美的研究,深入挖掘数学美的内涵,掌握数学具有和谐美、简单美、对称美、奇异美和逻辑美的特点,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枯燥,相反,数学是美丽的,是充满魅力的。数学之美有三大特征:简单、和谐、奇异。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体验数学美。为了把数学的美育功能真正落实到中小学课堂上,应该充分挖掘数学的美因,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美,也能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向量既有数的特点,又有形的特征,其作为数学的一种工具,恰能体现数学的抽象美和直观美,本文浅谈向量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赏析数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数学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它不但有智育的功能,也有其美育的功能。 1.简洁美。爱因斯坦说:“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这个美学论断,在数学界也被多数人所认同。朴素、简单,是其外在形式,只有既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称得上至美。 欧拉给出的公式:V-E+F=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世间的多面体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的顶点数V、棱数E、面数F,都必须服从欧拉给出的公式。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概括了无数种多面体的共同特性,令人惊叹不已。由它还可派生出许多同样美妙的东西,如:平面图的点数V、边数E、区域数F满足V-E+F=2,这个公式成了近代数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拓扑学与图论的基本公式。 2.和谐美。数论大师赛尔伯格曾经说,他喜欢数学的一个动机是以下的公式:π/4=1-1/3+1/5-……这个公式实在美级了,奇数1、3、5……这样的组合可以给出π,对于一个数学家来说,此公式正如一幅美丽图画或风景。 欧拉公式:e~(iπ)=-1,曾获得“最美的数学定理”称号。欧  相似文献   

10.
数学美是一种真实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是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互的产物.数学美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和抽象美.本文主要就奇异美和抽象美做一些叙述.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85):64-65
数学中有诸多美学因素:对称美、简单美、奇异美、和谐美、力量美等,只有在动态的过程中,这些美才能被展示到极致.  相似文献   

12.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其中主要表现形式有简明美,抽象美,和谐美,奇异美等。从美学角度探讨数学中的这些美,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其中的规律,提高教学素养,对数学的教,学,研究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李家槐 《中学生电脑》2006,(11):I0014-I0015
时下有一种误解,觉得数学学起来枯燥无味,图形难画,推理难写,公式难记。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同学们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细细品味,会发现数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其中有符号、公式和定理的概括简捷美;命题的准确清晰美;概念、定义的确凿深刻美;推理、运算的和谐美;图形的对称美;解决数学问题的奇异美及整个数学体系的严谨和谐美、统一美。  相似文献   

14.
数学家阿达玛说 :“数学家的美感犹如一个筛子 ,没有它的人永远成不了数学家 .”数学美感是数学中的非逻辑思维方法 ,也是数学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谓数学美感是指人们在从事数学研究时最高层次的显意识和潜意识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体验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曾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数学美的内涵和标志 .概括地说 ,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有 :对称性、简单性、和谐性与奇异性 .罗增儒先生也强调 :经验题感的一个重要构成是美感 ,熟谙数学美 ,能以美启真 ,以美寻真 ,能够从题意中领悟到审美感受 ,从而随之…  相似文献   

15.
数学中存在美的东西,而统一美、简单美、奇异美和抽象美作为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数学家们对美的追求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从“五次及三次以上的方程不可能有一般的根式解”的这一奇异的结论中,开始重视研究代数方程何时存在有根式解的问题,从而创立了数学中的“群论”,使代数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数学美     
该文论述了数学美的概念和数学美的基本特征——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并简要地论述了数学美作为数学发展的动力与价值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所具有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一、审美素质的培养一般认为,数学中的美主要表现在:简单、对称、和谐、奇异等方面,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伟大动力,也是数学解题和证题中的探求思路,发现解法和论证的一个源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中数学美特征的挖掘和艺术的提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鉴赏和感受数学美;用数学美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数学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性,它们是形象、生动而具体的,数学中的符号美、统一美、和谐美和奇异美均展现着数学自身的美。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你觉得数学美吗?你能欣赏数学的“美”吗?最容易感受到的数学美,是几何图形的美。圆是美的,五角星是美的,对称的太极图是美的,那么算术和代数里有没有“美”的对象呢?有。例如同学们一定会觉得以下的公式很和谐、整齐,因而很美观:  相似文献   

20.
浅谈数学美     
"数学很美,数学很有趣,数学很有竞争性,她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玩的游戏."曾有人对数学作出这样风趣的描述.你认为数学美吗?美在哪里?李大潜院士说:"数学的美感在于它的简单、和谐、丝丝入扣,就像古代描写美人:增一分则太肥,少一分则太瘦.数学就是这样的美人."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对数学有着极高的赞许,认为数学中充满着美的因素,闪现着美的光辉.数学中的美是壮丽多彩,引人入胜的,深深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它的欣赏.下面从一些大家常见的方面简单欣赏一下数学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