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赏识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激励,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本文从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找回自信;以课堂为载体,进行有效的赏识教育;以活动为载体,进行有效的赏识教育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赏识教育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何为赏识教育入手,谈及了赏识教育的意义,并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提出了全体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赏识教育的"四个原则",和在学生工作实施中赏识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其关键在于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对每名学生的成长都抱有坚定、乐观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有许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方面.但"赏识教育"在实施中存在诸多实际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它注重对受教育者积极情绪的调动。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对学生的赏识要及时并且要客观、具体,同时赏识应与批评或惩罚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赏识教育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5.
没有赏识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崇拜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惩戒教育要求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批评教育,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抵制和战胜诱惑的能力.赏识与惩戒--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国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用得好是利,用不好是弊。因此,教师要正确理解赏识教育,正确运用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表扬和鼓励,更重要的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行为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创造环境,激励学生按照良好的方向奋发前进。还要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用以强化学生的行为,不断激励,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我认为,赏识教育最重要的是爱。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和最高的行为准则,我们从"发现优点"、"赏识优点"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读《赏识你的学生》有感,论述了"赏识"的感悟和运用"赏识教育"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门艺术,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学校开展"赏识你的学生"实践活动,以"表扬、鼓励"为契机,赏识学生,帮助他们自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谈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的教育。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避免一味、空泛的夸奖;赏识学生的努力,避免学生依赖聪明;适当进行挫折教育,避免学生自负、脆弱。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师为了不教"的教育最高境界?赏识就是一条唤起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力法宝。近年来,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下内容将对赏识教育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在教育教学中,以赏识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犯错"中发现优点,捕捉闪光点,精心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教育的作用,学会赏识,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肖雄星 《考试周刊》2013,(33):45-46
"赏识"即欣赏、认识,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需做到:把握学生心理,善待学生言行;尊重学生人格,倾听学生心声;激励学生上进,真诚表扬学生;宽容学生过错,允许学生失误;指出学生的错误,教育学生改正。  相似文献   

14.
赏识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信任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和谐的民主氛围基础上的.通过赏识教育,使师生双方人格与精神进行相遇、感染、碰撞和交流,在赏识中不断挖掘出学生的优点、长处、潜能,开发学生智能、锤炼美德,最终达成学生人格和精神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赏识教育”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是通过调动受教育者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来进行个性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 ,运用赏识教育 ,要关爱学生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赏识优点 ,从而调动非智力因素 ,使学生产生兴趣 ,把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智力活动指向学习 ,通过个性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赏识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信任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和谐的民主氛围基础上的。通过赏识教育,使师生双方人格与精神进行相遇、感染、碰撞和交流,在赏识中不断挖掘出学生的优点、长处、潜能,开发学生智能、锤炼美德,最终达成学生人格和精神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还没有发展成熟,在做事、学习中更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赞扬。事实证明,赏识教育比起之前的"挑错"教育来说,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与办事能力。针对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与应用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学生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爱心。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赏识性肯定和鼓励、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用一定的赏识技巧。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令学生将这一切转化为进取的动力。在职中的教学中,更应当充分的发挥赏识教育的正面积极效应,甚至大力推广赏识教育。本文将就赏识教育的应用,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赏识教育与公共管理专业的联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对受教育的对象要信任、尊重、赏识。因为赏识教育可以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人尽其才;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