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构建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西部13个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西部各地区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转型时期,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共同影响企业的行为和绩效。构建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市场和政策导向对技术创新绩效均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市场导向的影响更为突出;资源整合在市场和政策导向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对政策导向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更为明显;市场与政策导向的交互作用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3.
以低碳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范式分析已有的低碳住宅政策体系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剖析低碳住宅政策体系影响住宅产业绩效的传导机制,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政策强度对技术创新及产业绩效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的低碳住宅调控机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旨在分析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如何作用于企业的创新行为,并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运用来自广东地区17个市(县)中小企业的整群随机抽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政府技术创新政策对中小企业资源投入、组织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通过两条路径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影响:(1)技术创新政策—企业资源投入—创新绩效;(2)技术创新政策—组织激励—创新绩效。同时指出企业资源投入和组织激励在技术创新政策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着完全中介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积分的西部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玉  董秋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92-298
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技术创新实力的重要尺度。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已建立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改进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西部5个地区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为西部各地区政府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有效提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程华  钱芬芬 《科研管理》2013,34(10):103-108
对科技政策实施结果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对政府完善科技政策意义重大。本文以国家层面发布的与产业技术创新相关性最强的454条技术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2000-2009年产业面板数据,对政策力度、政策稳定性与创新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政策力度对技术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经济绩效不显著;政策的不稳定性会抑制政策对技术绩效的激励;政策对绩效作用存在滞后效应。比较不同政策工具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供给政策对创新的技术绩效有激励作用,环境政策对技术绩效和经济绩效有激励作用,需求政策对经济绩效作用显著。最后,提出应加大需求政策供给力度,完善创新政策体系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调查青海省区域创新环境与科技创新绩效的现状特点,建立青海省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青海省1999年-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青海省区域创新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价,对青海省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相关性,分析青海省区域创新环境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创新基础与服务环境方面、创新资源与政策环境方面。最后,分析提出改善青海省区域创新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艳艳 《软科学》2006,20(3):92-96
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构建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选取31个省市的16个原始指标,在对各地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及差异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东部及中西部地区差异化形成原因及其对策,以期为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机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分析创新资源在创新系统各个机构的配置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找出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瓶颈因素 ,是制定区域技术创新政策的前提。本文运用DEA方法分析我国各地区创新系统创新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间没有关系 ,规模效益递增的区域较少 ,说明在我国增加创新投入虽然为当务之急 ,但是更应当注重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研究界定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涵义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功能提升、区域经济优化和一体化发展,通过构建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城市综合能力代替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创新空间关联实证分析,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QAP回归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空间关联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主动者角色的是处于创新网络中心位置的城市,其以自身资源和优势带动其他城市创新发展;(2)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合作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间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城市之间流动,积极引导其他城市进行自主创新;(3)位于创新空间结构的非中心位置的城市应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环境.并对江苏省创新发展提出对非中心位置城市实行创新帮扶和人才政策上的倾斜、推动创新中心城市与其合作,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交通通信等合作,以及加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的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地方政府准确地把握当前的区域创新绩效水平,制定适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很有必要对区域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首先建立了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的改进主成分分析模型,其次对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进行遴选,最后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绩效基本呈由东部至西部的梯级分布.  相似文献   

13.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国外创新政策文献为研究数据。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外创新政策研究进行量化分析和影响力分析;其次,运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文本挖掘,提炼出产业发展、国家创新政策以及创新政策工具运用、技术创新政策效应评估、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政策等六个研究主题;最后,采用CARROT文献聚类及关键词突现方法,剖析国外创新政策研究新趋势,结果表明创新政策中有关“知识”、“政策绩效”、“数据运用”、“实证研究”以及“政策动态变化研究”是主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苏屹  闫玥涵 《科研管理》2020,41(12):160-170
国家创新政策处于宏观层面,从跨层次视角分析国家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引领机制,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17年度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跨层次分析模型,探究了国家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投入中的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2)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国家创新政策可解释区域创新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在30个省市间的差异,在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研究基础上,对区域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提出展望,为国家制定有区域针对性的创新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科技评价政策引导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作用日益突显。本文通过搜集2006—2018年各省市的科技评价政策文件,在优化科技评价政策量化量表的基础上,分别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三个层次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科技评价政策总体上呈现“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政策目标主题向创新人才培育、区域创新扶持与知识产权保护转变,同时,科技评价政策的作用机理呈现“非线性”特征,政策目标的作用方向正由“数量制胜”向“质量取胜”转变。从科技评价政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关系看,科技评价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其直接政策效力明显薄弱;科技评价政策的多重目标导致政策的协同效应不足,同时,政策目标与政策实施之间的不协调也削弱了政策效力,导致其“指挥棒”作用仍然有限。  相似文献   

16.
以研发投入强度、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为指标维度,对广东区域创新发展中马太效应的表现进行考察,然后运用社会学中关于马太效应形成机理和影响作用的基本思想,对广东区域创新发展中马太效应的成因作探索性分析,指出市场机制契合、区域政策倾斜、创新成果需求、评价机制单一是其主要成因,并据此提出强化政府调控机制、畅通联动合作机制、优化评价监测机制等政策性建议,以降低广东区域创新发展中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政策效果,采用AHP分析法,建立科技创新创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模型,从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特性、效应、主题、创业态度、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抱负和创业幸福感等7个方面、25个指标评价科技创新创业政策效果,最后从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政策的顶层设计、实施区域均衡的科技创新培育政策、科学优化科技创业企业扶持政策投入比例等方面提出优化浙江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重要战略,包含创新策源的主体、条件、途径与内容多个要素.通过重新解读创新策源能力,从创新政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开放发展4个方面选择36个三级指标,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我国八大经济区指标数据,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TOPSIS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关联度、确定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排序及其关联度.结果显示:创新投入、开放发展是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科学新发现;八大区创新策源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华南、华东、华北、华中、西南五大经济区的创新策源水平高于东北、西北两大经济区,其中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与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创新策源能力关联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结构矩阵研究框架,设定了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四项一级指标和十七项二级指标。运用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以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为例,对北京市2007年至2016年间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计算并分析,本文认为,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且较小的科技投入能带来较高科技产出。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环境的作用还比较单一,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还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