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管建刚在《不做教书匠》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职业的专业形象不是由职业本身赋予的,它是由一群具有专业水准的工作着的人赋予的。职业的专业形象也不是‘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职称证书’就能赋予的,尽管学生、家长和社会都称我们为‘老师’,但如果我们不能以行动赋予教师专业形象,教师专业形象就不会有实现的一天。"教师的专业形象是由教师的素养、文化、气节、胸怀、智慧等诸多方面综合形成的。从某种角度说,没有幸福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幸福的学生,更不可能有幸福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解释了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教师所持的成见主要来源于他们对中国教师的"权威性"、"教师父母的双重身份"和"严格施教"等教学行为产生了误解。同时,笔者建议中国教师既要保留其儒家文化下教学的精髓部分,也要吸收西方教学文化中的优点来改进自身的教学风格,从而大大提升中国教师在世界教育舞台上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研究中,普遍将教师视为集"全能的理性人"和"完美的社会人"于一身的"完人",这种形象与真实情境相去甚远。在总结教育学中对于"人的预设"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教师作为"复杂人"的形象预设,并认为教师角色的这种"复杂性"体现为教师是"有限的理性人"、"利益的博弈人"和"未完成的人"的综合体,最后探讨了"教师作为复杂人"这一命题对教学设计研究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近6年的田野研究发现,我国的中小学基本上只有校本教学研究,鲜少有教师开展的儿童研究。缺少国家政策的引导、教师的儿童研究没有被认可或意识到,是我国教师的儿童研究缺席的根源。从国外儿童形象研究的进展看,"发现为本的形象"是儿童在校的主要形象,这与我国深度课改中的儿童定位是一致的;然而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中,儿童的"发现为本的形象"基本缺席;据此,从研究内容层面提出我国教师研究儿童的现实课题:每位中小学教师亟待研究自己所任教儿童的想法、学习兴趣和体验。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总结十年教师培训丰富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提出"培训、应用、研究一体化"的教师发展战略,并启动"应用型课题研究促进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理念向教师教学能力迁移研究"项目。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参与,以及对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课堂观察、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该研究认为教师在"应用型课题"的带动下对做研究的态度、教学行为和对教学任务的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得到提升。同时也发现,采用自主学习、专家引领和同伴协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并借助网络环境的支持采用过程控制策略和支架式指导策略(问题支架、建议支架、工具支架和案例支架)进行实时、非实时指导能促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比之于哲学思辨和科学实证,现象学是一种适切于研究教师情感的方法.以情感为对象的现象学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为我们对教师情感的研究提供了如下启示:"价值"是教师情感研究之"藤","体验"是教师情感研究之"根","父母情感"是教师情感研究之"镜".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学专业性和专业认识论的最新发展构成了专业主义教师培养改革的动力基础,在此影响下,国际社会的教师培养改革形成了"基于实践"和"基于研究"两种主要路径,以及向着"研究丰富型"教师培养发展的新趋势。"基于实践"的教师培养专业化改革强调,延长师范生的实践学习时间,融合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强化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基于研究"的教师培养专业化改革强调加大教育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比重,鼓励师范生开展"教师研究"。"研究丰富型"教师培养尝试将"基于实践"和"基于研究"的教师培养相互结合,形成更加融合、更加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基于实践"、"基于研究"和"研究丰富型"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提升大学教师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助推器。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不但要把备课、讲课和关注学生学习作为主要内容,还要把教师的听课、说课、评课作为必备的内容。教师通过不断地"教"完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也要通过对听课、说课、评课的研究,丰富教学素养,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祁靖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237-238,240
运用问卷调查、座谈、分析归纳等方法,以山东省七所本科院校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心目中优秀"两课"教师形象进行了抽样调查,总结出优秀"两课"教师的形象特征。调查结果对进一步提升"两课"教师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香港特区2005年至2008年在中小学开展的"优化课堂学习计划"的背景、内容、实施情况、实施成效等。该计划以"课堂学习研究"为平台,致力于改善课堂教与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了丰富理论和改进实践两个方面的丰硕成果,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