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唯物史观教导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享乐主义"属于社会意识层面,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享乐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意识,它阻碍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坚决抵制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红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我们以此为据认为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基本范畴:这对范畴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比是属于低层次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指导下,认真考察这一对范畴,特别是生活方式,才能丰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对范畴,从而增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张春 《华章》2011,(19)
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积极地能动作用;党风廉政建设除了要进行法律规章制度建设之外,教育在党风廉政建设拥有基础地位,是其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观点及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本质。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唯物史观本质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它们有着内在统一的关系,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观,都树立了人民价值主体思想。共产党人是唯物史观本质的实践,要努力做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6.
一、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智慧挖掘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这个观点为我们认识一个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我们知道,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不能仅停留在外表,也要深入到包括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7.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理。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形势下,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意识的结构和层次的学说,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意识的变化和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年,珠江三角洲经济、文化及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邓小平“九二南巡”以来,市场经济的地位得以确立,科技的发展又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富裕的家庭拥有电脑并  相似文献   

9.
《中学文科》2007,(5):31-39
[考点学练](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群众动力论、历史合力论等经典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并结合我国新时期实际情况所进行的一系列当代唯物史观理论创新.认为这些理论创新是尊重历史与研究现状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