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笔者曾经给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老师伸出1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1。老师伸出2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2。老师伸出3个手指,问学生1加1等于几?学生再次毫不犹豫齐答是3,而不是2。这种现象在  相似文献   

2.
◆你问他:"一个三点水加一个来是什么?"他想了想说:"嗯……念涞(la)i?"你再问:"一个三点水加一个去呢?"他八成会说:"什么字?有这个字吗?念qu?"其实是"法"……◆伸出1个手指,问别人这是几。再伸出2个手指,问别人这是几。然后伸出3个手指,问别人1+1是几。答案是2,一般都回答是3。10人里最多1人答,屡试不爽!  相似文献   

3.
有一则笑话讲某地理老师见校长来听课,便将地球仪往讲台上一放,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呀?”没想到学生齐答:“校长。”老师急了,又问:“校长是个东西吗?”学生齐答:“不是东西。”笑话虽有些夸张,  相似文献   

4.
记数的故事     
冯惠愚 《广西教育》2006,(7C):56-57
公共汽车上,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她的小宝宝坐在车窗边,她正在教她的小宝宝数数呢。她伸出一个手指问:“这是几呀?”正在咿呀学语的小孩望了望妈妈,答道:“一”。妈妈伸出了两个手指问:“这是几呀?”小孩想了想答道:“二”。妈妈又伸出三个手指,小孩犹豫了好一阵,回答:“三。”再伸四个手指时,小孩答不出来了。在这个小孩看来,那些手指实在太多了,他已经数不清了。其实,能数到三,对一个黄口孺子来说,已经很不简单了。  相似文献   

5.
地理小幽默     
张昕 《地理教育》2010,(3):10-10
水货地球仪 教育局长下乡检查开学工作时.手指讲台上的地球仪问:“这是什么?” 学生齐答:“地球仪!”  相似文献   

6.
1.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1.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1)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美国电影《师生情》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是几个手指?”黑人孩子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利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孩子终于说出了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老师的谎言     
我从小就口吃。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伸出四个手指问我是几,结果我将"四个"说成了"地个",惹得老师和  相似文献   

9.
王慧 《师道》2011,(10):33-34
美国电影《师生情》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上,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厉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接着,孩子终于说出了正确的答案。这个片段中白人教师的话。让我油然而生一番敬意,  相似文献   

10.
“10的组成”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册“10的认识”中的一部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怎样才能使学生牢记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字呢?我经过认真思考,决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尝试了“对伸手指”的教学方法。一、感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10,谁能告诉老师多少是10个,你们身上长着10个什么呢?生:①我长了10个手指。②我长了10个脚趾。师:对了,我们每个人都长了10个脚趾和10个手指。看老师也有10个手指。(伸出双手)现在老师伸出9个手指,想把它组成10,你们应该伸几个。生:…  相似文献   

11.
哈哈广场     
《初中生之友》2014,(6):62-62
乘法分配律 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的姓名是:木(1+2+3)。 老师问:“这是谁的作业本?” 一个学生站起来:“是我的!” 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应用”情境,激起学生兴趣 一身西装托衬着帅气,杨勇老师的亮相给人严谨而不失奔放的感觉。他先播放一段录音,这是一首学生非常熟悉的儿歌(他们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已经听过):“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学生们在倾听后,杨老师问大家熟悉这首歌吗?学生齐答“熟悉”。有的学生说还会唱。  相似文献   

13.
口误一箩筐     
柯灵 《良师》2010,(1):42-42
1.我有次去买羊肉串,伸出4个手指对老板说:“来3根羊肉串。” 老板懵了:“几根?” 我又伸出3个手指,说:“4根……” 2.我们的总经理姓周,一次他打电话来,我正开车,一紧张张口就说:“周总理……”  相似文献   

14.
汪新才 《教师博览》2007,(10):39-39
我从小就口吃,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伸出四个手指问我是几,结果我将"四个"发成了"地个",惹得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一阵哄笑。上学后,成绩又一直跟  相似文献   

15.
轻松一刻     
猫没有穿木拖鞋老师:猫走路的时候,没有脚步声,是什么道理呀?学生:这是因为它没有穿木拖鞋。学以致用老师手指“姓名”栏写着“木(1 2 3)”字样的作业本说“:这是谁的?”一个学生站起身,说“是我的,老师。”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学生“:木林森。”老师“:那你咋这样写?”学  相似文献   

16.
一、准备阶段 放松活动:①扭颈②曲肩③活动手指(配上《阿里山之歌》的音乐) 二、导学阶段 1.导入新课。 教师问:“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好)游戏的要领是每个同学按顺序说出“一只青蛙、两只青蛙、三只青蛙……分别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当时有的同学不能及时说出时)教师引导:青蛙的只数少,你们能很快说出,当只数多的时候再马上说出就不容易了。今天老师来教给同学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你们想不想学?学生齐答:想。  相似文献   

17.
作文题精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 有一个老师.在开班会的时候,伸出了自己两只手的食指和中指.问食指和中指一样长吗?同学们回答.“不一样”。老师笑了笑,把左手的食指、中指和右手的中指、食指对在一起,问,“同学们,你们再来看.它们还不一样长吗?”同学们都认真地看着老师那四根手指组成的一个长方形,齐声回答,一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这是很多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是的,很多!但凡教学到这个内容的老师几乎都和笔者问过:6个?8个?还是12个?到底是几个?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录: 师:(伸出一只手)这是一只手,它有5根手指。如果以相邻的2根手指为一组,看看有这样的几组?生:4组。生:5组。师:谁愿意来掰掰看?(请2个学生演示)师:今天来上课的有40个同学,那共有多少根手指?生:400根。师:如果也以相邻的2根手指为一组。共有多少组?生:不知道。生:很多。师:要不要把400根手指并排放在一起像这样2根2根地掰?生:不要,那样太麻烦了。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爱     
《学习之友》2006,(9):13-13
在小学校的一问教室里,有几名学生。一个学生天真地问老师:“老师,什么是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