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杨德元 《现代语文》2009,(11):98-99
宋代大儒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教无疑者有疑,有疑者无疑?笔者的回答是巧妙的课堂提问,因为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线,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提问的巧妙或笨拙,体现着教学水平的高与低,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  相似文献   

2.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该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尤其是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电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就是通过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教师的提问水平的高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那么,在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巧用提问,激活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4.
陈云 《考试周刊》2012,(50):42-43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和善于提出教学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本文就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阐述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与疑从来就有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清代学者刘开也说 :“问与学 ,相辅而相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 ,非问无以广识。”因此 ,一个语文教师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设问题置疑 ,就会激起学生求索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启发思维 ,培养思维能力。长此以往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会了思维的方法 ,最终形成质疑、提问的能力和习惯 ,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所以 ,设问置疑、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也是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6.
张业平 《考试周刊》2012,(12):139-139
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设疑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易引起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因而成为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情境"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展其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激发兴趣.鼓励质疑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问学问,学会提问,这是学习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小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8.
许梅 《广西教育》2013,(33):74-74
我国古代学者刘开曾经说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有效的追问不仅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更能激发学生向知识的更深、更广处思考。而有效的追问,需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在学生需要疏通和点拨的地方展开追问,以实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一、基于教学重点追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说明人只有在不断的疑问中,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也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就是通过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教师的提问水平的高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巧用提问,激活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常言到:"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起于问",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有疑就须问,  相似文献   

11.
李志芹 《教育艺术》2009,(11):7-7,6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索、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又能使思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智勤  于亚鹏 《江苏教育》2023,(50):79-8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古语有云“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贵有疑”。可见提问是思考的开始,是创新的开始。作为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可见,“问”在求知中的重要性.刘开在《问说》中道:“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来自“认知冲突”,“新异失调”,形成“愤”、“饿”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励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动力,通过战胜困难、实现目标、获得成功的喜悦,导致学习兴趣的产生.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提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一、培养勇气,锻炼胆魄学生能开口问,无疑是件好事.不论何时何地,手头…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推动个体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因素”。阅读教学首先要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读书当成一种快乐的事.并且乐此不疲。教师扣人心弦的设疑提问是学生阅读兴趣滋生的重要途径。疑是学生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支点。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与疑从来就有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清代学者刘开也说:“问与学,相辅而相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因此,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设问题置疑,就会激起学生求索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启发思维,培养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获得了知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教学中一直是一个难点。学生随着年龄增大,一般不愿意主动在课堂上和教师交流,更不愿意用英语和老师交流,而课外一般又没有很好的交流平台,尤其是山区的学生。学贵有疑,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长进就大。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互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总结起来,提问就是要:准确把握提问时机,面向全体,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要多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提问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李方 《学周刊C版》2014,(12):158-159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由此可见,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常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清代刘开曾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可见,"广识"从提问开始。问,对获取知识很重要,对语文课堂尤为重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追求高效,而高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还课堂于学生,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绝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设疑——释疑——解疑"过程的顺利开展也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通过提  相似文献   

19.
胡志鑫 《考试周刊》2011,(50):52-52
课堂少不了提问,语文课堂更是如此。课堂问题设计的前提是"疑"。从"疑"入手,给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究的学习氛围,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设计语文课堂提问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在关键处提问,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提问,在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提问,在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提问。语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求异创新的火花并使之成燎原之势,进而养成创新的习惯更是当代教育工作肩负的历史重任。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