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下图.1.蘸乙醛的脱脂棉,2.附着试管内壁的氧化铜,3.石蕊试液二.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研细的硝酸铜晶体,加热使之熔化,轻轻转动试管,使熔化的硝酸铜均匀附着试管内壁上,继续加热,使硝酸铜分解,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黑色氧化钢.2.在另一支试管中装入一团浸有乙醛溶液的脱脂棉,并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3.先用酒精灯加热氧化铜1分钟,然后用另一酒精灯小火加热脱脂棉,使乙醛挥发,与氧化钢发生反应,即可得到光亮的铜镜.4.尾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色,说明有乙酸生成.三.反应原理四…  相似文献   

2.
方法一:取少量NaCl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试管中的溶液显紫色,说明H2O分子和Na+均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因此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OH-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方法二:分别取少量NaOH溶液、KOH溶液和蒸馏水于3支试管中,各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2支盛碱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均变为蓝色,盛蒸馏水的试管中显紫色,2支盛碱溶液的试管中均含有OH-,而盛蒸馏水的试管中主要是H2O分子,因此可能是碱溶液中的OH-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方法三:取少量NaOH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三节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之一———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的实验 ,教材是通过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 ,根据石蕊试液变红色来证明的 ,而客观上学生在这阶段还不具备酸的通性的知识 ,不能很好地领会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碳酸。由于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使之变红 ,现象既明显又直观。学生的大脑中极易形成这样的结论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对学生来说这个认识一旦形成便很难纠正。为此 ,笔者对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 ,供同行探讨。取两支洁净的试管…  相似文献   

4.
在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中,浙教版《科学》九上教材中是分两次来学习完成的。第一次在书本第8页,学习稀盐酸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再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要求学生用紫色石蕊试液来寻找中和反应变化的证据。第二次出现在书本第14页,在学习碱有哪些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2支分别盛有3ml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加1滴酚酞试液,再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要求用酚酞试液来显示中和反应的变化证据。选用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5.
在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中,浙教版<科学>九上教材中是分两次来学习完成的.第一次在书本第8页,学习稀盐酸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色;再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要求学生用紫色石蕊试液来寻找中和反应变化的证据.第二次出现在书本第14页,在学习碱有哪些性质的过程中,以活动形式编排:在2支分别盛有3ml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加1滴酚酞试液,再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要求用酚酞试液来显示中和反应的变化证据.选用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6.
·实验预习·1.碱具有哪些通性?为什么碱类物质有相似的性质?2.在做碱跟酸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如何判断反应恰好达到中和?3.盐有哪些性质?盐在水溶液里与金属、酸、碱、盐等各类物质反应时,各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用品仪器:_药品和材料: ·典型实验题例析· 例1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一次性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 (A)碳酸钠溶液(B)硫酸铜溶液(C)石蕊试液(D)酚酞试液 (200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题) 分析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所选试剂一定…  相似文献   

7.
一、乙酸和甲酸的化学性质探究式教学1.关于乙酸和甲酸的酸性特征的探究引导【问题1】乙酸和甲酸具有酸性吗?【实验探索】①在无水乙酸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发生较激烈反应,生成氢气;②再向用水稀释后的乙酸溶液和甲酸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结果石蕊试液变红。以上两个实验证明乙酸和甲酸可以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都具有酸性。【问题2】乙酸和甲酸的酸性有多强?【实验探索】①将一定浓度盐酸溶液等分为3份,分别置于3支试管中。向其中一份盐酸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发生激烈反应,放出大量气体,这是因为盐酸是强酸的缘故。②向另一份盐酸中…  相似文献   

8.
一.操作(以Cl2的实验为例说明)1.在一试管的外壁裹一张滤纸,并在上端用一根橡皮图将滤纸固定在试管上.2.在滤纸上滴试液,并使试液在滤纸上扩散至直径1厘米,从上至下依次滴石蕊试液红墨水、淀粉KI试液、NaBr试液,在试管中加人饱和NaOH溶液20毫升,作为尾气的吸收剂,3.将制C12所需固体药品KCIO3约1克,小心地放人广口瓶底部,再往瓶中加人4至5毫升浓盐酸,此时瓶中产生C12(但不会立即逸出瓶口州.4.小心而迅速地将上述试管放入广口瓶中。塞紧瓶塞观察现象.5.观察完实验现象后,将广日瓶倒转使试管中液体流人瓶中,再将瓶…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化学老师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一会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将该溶液加热后,有气体产生且红色消失,溶液又变成紫色.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成了红色.由于碳酸不稳定,加热时它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气体产生且溶液又变成了最初的颜色———紫色.这就是说,使石蕊变色的物质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酸.二氧化碳气体真的不能使石蕊变色吗?我怀着疑问做了下面的小实验.1.制备二氧化碳取一个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再加入…  相似文献   

10.
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 ,关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部分有一个简单易做、现象明显、很能说明问题的演示实验 ,就是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CO2 ,由于CO2 溶于水生成了H2 CO3,石蕊试液变红了 ;H2 CO3不稳定 ,加热变红的液体 ,红色褪去而显紫色。怎样说明H2 CO3分解的产物有CO2 ?在教学实践中 ,本人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取A、B两试管 ,装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 ,先向A管中通入CO2 ,观察液体颜色的变化 ,待石蕊试液颜色变红后 ,用带有玻璃弯管的胶塞塞紧A管管口 ,双手各持一试管夹夹住A、B两管 ,并将玻璃弯管插入…  相似文献   

11.
苯酚能使石蕊变红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万铭 《化学教学》2002,(11):45-45
几遇这样一道题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 ,不能变红的是 :A、CH3COOH B、CO2  C、H2 S D、C6 H5OH。按编题者的意图 ,显然是应该选答案D了。因为题中四种物质的水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只有苯酚溶液的酸性是最弱的了。苯酚溶液真的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吗 ?带着疑问 ,我做了专门实验 :取两支试管 ,分别装入等体积蒸馏水 ,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苯酚晶体充分振荡 ,得室温下饱和苯酚溶液。然后向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3滴紫色石蕊试液 ,稍加振荡 ,即可看出明显差异 :蒸馏水中紫色无变化 ,而苯酚溶液中颜色明显变…  相似文献   

12.
CO2的制取和性质是一个比较易做的实验,大部分学生用 20~ 30min即可完成实验内容,但细心的教师可以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完成了各步操作,但实验并不成功。   a.紫能变红,红却不能变紫。   向紫色的石蕊试液中通入 CO2,可以看到试液变红,给该试液加热,又可变为紫色。实验时,有的学生发现给变红的试液加热,试液却不能再变成紫色,为什么呢 ?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   ①所用盐酸浓度过大,挥发出 HCl气体,该气体和 CO2共同进入石蕊试液。 HCl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但在加热的条件下,却不…  相似文献   

13.
一.实验用品大试管滞单孔橡皮塞及导气管)、水槽、特殊中试管(底部有一小孔)、酒精灯、铁架台滞铁夹)、橡胶手套、长胶头滴管.稀HNO。(1:2)、钢片、水、紫色石德试液二.实验操作过程及方法1.NO的制取及收集(1)向大试管中加入两片钢片并注入约5mL稀HNO3,塞紧橡皮塞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因试管中有空气).(2)用戴橡胶手套的右手食指堵住中试管底部的小孔并充满水,然后管口向上,用长胶头滴,管将石蕊试液加到试管底部至呈紫色.(3)待大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时,用排水法收集约1/3中试管气体(如图…  相似文献   

14.
一、设问质疑学习了酸的性质后,学生们都知道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稀盐酸中有水分子(H_2O)、氯离子(Cl~-)和氢离子(H~ )三种成分,是哪一种成分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相似文献   

15.
甲烷的取代反应,是中学生所接触的第一个典型有机反应类型.此演示实验的成功对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和掌握有机反应的特点尤为重要.而按现行教材的演示作法,实验效果却不甚明显.为此笔者作了一些改进,具体操作如下:(一)用先后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在一支2×20cm的干净试管中收集好Cl2和CH4的混合气体(体积比约为4:1)(二)按图安装好仪器.  1.试管(VCl2:VCH4=4:1)2.橡皮塞(带孔)3.玻璃导管 4.橡皮管5.止水夹 6.铁架台7.小烧杯(内盛紫色石蕊试液(三)在教室内,松开止水夹…  相似文献   

16.
溶液的酸碱性是物质的一种重要化学性质。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对工农业生产、环境状况监测以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下面把有关的知识作一归纳小结.以便于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它。一、酸碱性的检验方法溶液的酸碱性常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初中化学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试液与酚酞试液,这些指示剂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的显色情况如表1。检验的方法是:用小试管盛装1-2毫升溶液,用胶头滴管滴加2-3滴试液,观察溶液的变色情况,由此确定溶液的酸碱性。H、PH值与酸碱性的关系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酸碱度)常用PH值来定量表…  相似文献   

17.
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中学(100040)赵宏年,梅育清实验装置(见下图)及操作过程1.先在试管1要加热的部分,加2-3滴乙醇,然后把0.3-0.5克的氧化铜铺在上面即用乙醇粘住氧化钢.2.在试管2里加1-2毫升乙醇,然后放进试管1里,...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与学》2002,(9):40-44
~~存在SO2 - 4(C)将H2 、O2 混合气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 ,以除去氢气(D)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2 3.按下列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 ,即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钾、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的是 (   ) .(A)石蕊试液、AgNO3溶液、稀HNO3(B)BaCl2 溶液、酚酞试液、AgNO3溶液(C)石蕊试液、BaCl2 溶液(D)酚酞试液、BaCl2 溶液、AgNO3溶液2 4 .t℃时 ,分别将ag下列物质①硝酸钾 ,   ②氯化钠 ,③三氧化硫 ,  ④碳酸钠晶体投入bg水中 ,使其完全溶解 .则下列说法…  相似文献   

19.
一个小建议     
在初中化学课本 P255学生实验五实验步骤2(3)中,要求学生“在一个试管里加入2毫升蒸馏水,滴入1~2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颇色。通入二氧化碳,再观察溶液的颜色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上述操作的目的是让学生确认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会与水作用生成碳酸,溶液显弱酸性,石蕊显浅红色。课本要求仅此而已。我建议在此之后再增加一个简单操作:“再将上述溶液加热,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对比,我们认为用碳酸氢铵代替碱式碳酸铜作遇热分解的演示实验效果较好,改进后的实验如下.一.原理二.实验用品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烧杯、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木块、碳酸氢铵、澄清石灰水、无色酚酞试液、无水硫酸铜、脱脂棉.三.实验装置图其中a是沾有无水硫酸铜的脱脂棉;b是白色碳酸氢按固体;c、d是玻璃导管;e是无色酚酞试液;f是澄清石灰水.四.实验步骤1.取一支试管,截去底部(在试管上绕几圈沾有煤油的棉线,点燃,待火焰熄灭后立即将试管竖直插入冷水中,试管就在绕线的地方断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