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式“心灵鸡汤”出炉在即 随着《心灵鸡汤》、《一杯安慰》等书走红市场,中国的出版人也在努力抓住机会。据读书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凡介绍,按照目前工作的进度,《一杯安慰》中国版今年(2003年)就可以和广大读者见面,在第一部“安慰”书籍出版后,出版社方面还将陆续推出《一杯安慰给下岗职工》、《一杯安慰给残疾人》等一系列“心灵鸡汤”给读者。 ——北京娱乐信报  相似文献   

2.
1993年,由HCI出版的第一本《心灵鸡汤》在美国面市,立即引起巨大轰动。随后,"心灵鸡汤"一词脱颖而出,常常被用于泛指富于营养且经济实惠的精神良品,于平淡中营造着白云出岫般至纯至美的情境。从事涉台工作多年,笔者认为台湾民众的悲情意识恰恰需要心灵鸡汤来抚慰,涉台宣传工作必须考虑这一特殊心理,打造温暖营养的心灵鸡汤来暖化和感化台湾民众心中的"坚冰"。  相似文献   

3.
宋任智 《青年记者》2017,(20):100-101
当前,网络“心灵鸡汤”的主题依旧紧密围绕如何获得事业成功、经营家庭或爱情而展开,但主旨和论述方式变得多元化.甚至对同一个问题,截然相反的观点同时大行其道.概括起来,现阶段“心灵鸡汤”有以下五种常见类型. “努力决定论” “努力决定论”是“心灵鸡汤”从诞生起就具有的特性,十二卷《心灵鸡汤》译本中,有七卷与“成功”“梦想”等有关,倡导普通人通过努力获得幸福.但强调努力的重要性,早在“心灵鸡汤”这个名词诞生前就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更和现阶段强调“成功”的教育导向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就听说过一本叫做《心灵鸡汤》的书,当时只是觉得书名很有意思。后来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本英文版的《心灵鸡汤》,不禁被其封面上的一行英文“101 Stories To Open The HeartAnd Rekindle The Spirit”所深深地吸引。细细品来,余香满口,书中优美质朴的英文更是让我们这些喜爱英文的人击掌叫绝,受益匪浅。一、奇特的“诞生”过程,细致的市场调研,艰辛的版贸谈判,折射出成功的光芒原版《心灵鸡汤》的出版过程颇富戏剧性。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心理学家兼作家坎费尔德和马克汉森带着自己多年来搜集到的第一批手稿准备出版,先后找了33家出版社,均以无出版价值被拒绝。坎费尔德有点绝望了,几乎要放弃出版的念头。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5.
话语     
《新闻世界》2009,(3):3-3
我们都熟悉“预备,瞄准,射击”。但问题是太多的人一辈子都在瞄准,错过了射击的机会。——美国畅销书《心灵鸡汤》策划人卡菲尔德  相似文献   

6.
毕磊 《传媒》2011,(4):53-55
2011年《读者》迎来创刊30周年,30年来,《读者》以其巨大的号召力和对人文关怀的不懈追求,影响了几代人,对国人的心灵、情感、理想以及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影响巨大,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鸡汤"。历经  相似文献   

7.
郑慧 《中国档案》2008,(5):67-68
对《论语》的定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人把≤论语》喻为”心灵鸡汤一、有人认为《论语》是研究先秦饮食文化的典范、有人判断《论语》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从档案学的角度对《论语≥进行定位,以见教于各位方家。  相似文献   

8.
与市面上流行的那些与跑步有关的“心灵鸡汤”类励志书不同,《天生就会跑》并不试图说教:那些关于跑步的好处——被改变的人生,脱胎换骨般的新生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微信高度融合的媒介形态、人性化的使用体验,已经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信息获取的重要平台。WPP旗下调研公司凯度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在微信平台上,心灵鸡汤文章变得更受欢迎。1社交媒介的心灵鸡汤,是指那些"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既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1社交媒介的心灵鸡汤,是指那些"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既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2心灵鸡汤这类正面信息能在社交媒介更受欢迎,既有"当  相似文献   

10.
HCI出版公司的图书中,最出名的要算是《心灵鸡汤》这一心灵系列了。现在,公司又在筹划一个名为“信仰交流”(Faith Communications)的新的基督教图书出版部门。  相似文献   

11.
书报摊上最多的杂志是哪几种类型?就现在来说文摘类期刊一定属于其中一员。《读者》、《特别关注》、《青年文摘》、《意林》、《杂文选刊》、《喜剧世界》等一大批心灵鸡汤、幽默类文摘占据了书报摊的大部分地盘。仅《读者》就有数个不同的版本,至于其他一些以打动人心的小故事或幽默、谐趣段子为卖点的文摘刊物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2.
先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然后是《中国合伙人》,年轻人被各种激励性的文化所鼓动.回想此前"心灵鸡汤"的火爆,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励志的时代"? 记得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热情的年轻人希望能够到达美国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在《中国合伙人》中,"出国"成了没有理想的人们塑造出来的一种理想.  相似文献   

13.
苦难显才华,好运隐天资,当我们向苦难和挫折俯首称臣的时候,常常错过了历练自己的机会。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中国男孩洪战辉》的故事或许真的能够教会您一种别样的感动。《中国男孩洪战辉》不只是一本简单意义上的励志书,更是一碗带着浓浓中国味的心灵鸡汤。我们期盼出版界多给读者带来像《中国男孩洪战辉》这样的畅销书。  相似文献   

14.
因为旌旗系列滞销,因此HCI开始尝试一个新领域——发行。 HIC为了解决《心灵鸡汤》销售日益不理想的问题,从海哲登基金会(Hazelden Foundation,创办于1949年,是美国一个探索酗酒、毒瘾和其它相关疾病治疗模式的非盈利机构)手中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介绍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因为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开讲《〈论语〉心得》而迅速“红”遍全国。面对于丹的迅速窜红,褒贬不一的评价也接踵而至。追捧者认为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独特的个性视角解读《论语》,她的作品是站立在经典之上的“心灵鸡汤”,她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心灵鸡汤日:“你就做你自己吧,其他角色都已经有人了。”问题在于,“自己”这个角色也不是那么好定位的。《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虽然有斗转星移神功,有痴心爱他的美女表妹王语嫣,却不满足于武林大侠的定位,一心只想兴复大燕。  相似文献   

17.
出版心灵鸡汤系列读物的“心灵鸡汤”出版社2009年4月将成立图书俱乐部。只要购买3本书,并在18个月内以全额零售价购买8本以上的书,就可以成为俱乐部会员。该俱乐部主要是一个礼品俱乐部,每月85%的心灵鸡汤图书将作为礼品赠送。公司成立俱乐部是为了让会员能够每月通过他们的在线账户,直接把书作为礼品送给他们的朋友或家人。  相似文献   

18.
《论语》自成书以来,注家风起,有多少注本无法统计。但不管有多少注本,大致脱不开或"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的路子。在当下,国学一直喧嚣,但因国学底子早就丧失,"我注""注我"功力不够,就玩讨巧,撇开文本,直接将《论语》当成"丝"的兴奋剂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于丹讲"。开始看"于丹讲",也满怀兴趣。看了几讲以后,发现她说的《论语》与孔子八丈远,纯粹是给"屌丝"们端上"心灵鸡汤",就不再看了。心想,《论语》被讲到这个份上,孔老夫子若地下有知,还不  相似文献   

19.
“当月新书展示厅”——上海图书馆新馆开放一周年之际又推出的新服务项目。方便读者是它的宗旨,展示新书是它的特色。200多平方米的阅览室,窗明洁净,每个陈列有序的汇展书架前。都有几十位读者在认真翻阅新书。他们中有博士、硕士,在校大学生、中专生,各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还有不少离退休干部。对外开放后短短的十天里,读者就达10000人次以上。数十家出版社所展示的新书令读者趣味盎然。受到读者欢迎的主要图书有:《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从书》、《岁月随想》(上海人民出版社);《学习的革命》、《国际商务谈判——原则、方法、艺术》(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世纪良心——巴金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文物鉴赏丛书》、《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忙人学电脑系列》、《学术集林》(上海远东出版社);《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20.
二流的“食道” 回顾一番国内畅销书的历史,《数字化生存》是从美国人那里借过来的,《心灵鸡汤》也是美国人先做过,《谁动了我的奶酪》是美国人做的,甚至于几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学和《纸老虎》之类的传媒书,也是台湾先行出版的。至于村上春树的小说和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新小说和韩剧,则是东瀛西进。 大陆的出版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个二流的引进“食道”。美国、韩国、日本的畅销书,通过台湾和香港,最后抵达北京和上海,而完成了一次文化的流转。明天的畅销书似乎依旧逃脱不了这一“学习”的窠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