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黄青燕 《新闻记者》2022,(2):F0003-F0003
新时代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逐步建立、发展与扩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当充分重视校园社交网络传播的分析研究,更加科学、专业,切合时代发展趋势地总结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张瑜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2020年8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发展为背景,对当前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展开系统且专业的研究,有助于开拓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维杰  毛文 《新闻战线》2015,(5):167-168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新闻传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如今,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闻传媒融合发展,新闻传媒所传播的思政信息、思政理论均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笔者结合自年工作经验,以新闻传媒的角度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保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单纯依靠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要结合  相似文献   

3.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优秀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打破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壁垒。国内外优秀动漫作品对高中象。优秀动漫作品的精神内核为真善美,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将动漫元素融入其中,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与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动漫思政教育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雷鸣 《传媒》2021,(14):84-87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分析融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双重影响,将融媒体技术深度融合思政教育全过程,打造传播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强化监督管理,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源泉、文化精神和道德核心。系统梳理《论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杨娇娇 《今传媒》2024,(1):121-124
本文对短视频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话语权的内涵与价值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从筑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地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感召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话语凝聚力四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旨在提升高校思政话语权,占领线上线下主要阵地,助力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在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之间关系即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传播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传播学分类”,即根据对象人数是“一”还是“多”将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和“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再根据对象是否特定,将“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分为“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和“大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对“大众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传播、“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传播、“个体思想政治教育”与人际传播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毅元帅军事思想、文化建设思想方面的研究不少,但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研究十分缺乏,本文深入分析和探究了陈毅元帅对思政工作的认识以及具体的工作时间,为今天的思政工作者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美妍 《今传媒》2023,(4):147-150
“青年大学习”作为共青团中央在全团实施的一项行动,充分发挥了共青团组织在“大思政”格局中的独特作用,为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政工作与宣传工作逻辑上具有一致性。“青年大学习”行动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本文以传播学中的经典传播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为框架,从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五个维度,探究“青年大学习”行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新矩阵,旨在为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优化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棚艺 《大观周刊》2013,(2):188-188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思政政治教育实施途径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这五个方面。其中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最为主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主动占领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阵地,全面建设校园媒体,利用校园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并积极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的思政教育的合力。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校园媒体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提出创新思考以增强校园媒体的实效,这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在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公益广告存在内容缺少创意、缺乏共鸣以及商业利益过度浸染等问题。本文结合我国思政教育和信息传播的要求,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提高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思想政治教学和信息传播是保障全民综合素质提升,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公益广告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等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拓展思想政治信息传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公益广告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传播者应深刻反思这些问题,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寻找有效的因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方面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多样化专业育人模式,进一步探索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育人内涵为背景,探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路径,分析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高校思政的重要性,探索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寻找探究渠道。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阶段仍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需要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刘新庚撰写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以新的视角和方法为出发点,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深入研究.本文在此书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进 《新闻战线》2015,(4):139-140
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比课堂上更深远。《道德观察》作为一个日播谈话类节目,在这个节目之中,多元性道德观点得到碰撞和讨论,弘扬优秀道德精神,鞭挞不道德行为。通过《道德观察》节目我们来看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自身独有的特点即对新闻的基本功能就是传播信息,将媒体自身想表达的观点通过节目的制作传递给大众,有利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网络的飞速发展给学生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获得信息的渠道,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网络化的思政教育工作.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意识到在当前时代下网络这一特殊的的思想舆论阵地的重要性,积极变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杜华 《现代出版》2014,(4):55-56
正《北京教育(德育)》(以下简称《德育版》)定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贯彻专业化办刊理念,走专业化办刊道路,培育自己的特色与个性,实现了专业化发展。一、找准专业定位是办好刊物的基本前提办什么样的期刊,怎样办刊,是期刊的立身之本。只有定位准确,期刊才能适合读者需求,贴近读者需要,塑造自己的专业特点和风格。首先,要做好功能定位:服务一线和指导实践。办刊功能定位正确,刊物的生存发展空间就会有保证。《德育版》以宣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决策和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学生思想受到互联网信息影响大,思政教育工作较过去有了很大转变。本文通过对101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热点新闻在当下大学生中知晓率高,传播速度快,移动终端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主要平台。并提出在今后的思政工作中要及时了解校园舆情、革新教学理念、思政工作者需增强媒介素养以及采用O2O教学模式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新的媒体环境、多元的媒介形式,促进了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的变革与创新,也形成了思政教育的挑战与压力.全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平台载体更多元、教育内容更丰富、舆论氛围更优越,有利于构建教育新格局.全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冲击,带来的是新生代学生的思想波动,无形中也增加了教育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层面的教导,理应紧抓全媒体的优越之处,应对负面信息的冲击,理应巩固主流思想,夯实舆论阵地,将先进思想的灌输与正确观念的启发相结合,将建设性的引导与批判性的否定相统一,以极富亲和力,极为贴近青年一代生活的模式,助力思政教育的高效推进.由秦世成所编著的《全媒体传播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以全媒体传播环境为背景,以高校思政教育为研究核心,从工作主体客体的变化与交互视角,结合典型案例,着力分析了思政教育的发展之路,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孔令轩 《今传媒》2023,(11):185-188
如今,在以新媒体为主导的媒体生态背景下,各类在线网络教学平台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但是,网络资源中充斥的负面信息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出发,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旨在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