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电信息传感和光电能量转换是建设智慧地球和绿色地球的重要关键技术。根据当前光电信息传感器以及光电能量转换器件的发展趋势,应努力发展大规模焦平面列阵;提高红外传感器件工作温度,发展室温工作器件;扩展光电传感器工作波段,发展多波段器件;发展光、热、电、磁、分子、质量、应力以及单光子传感器等多种传感技术。本文还对如何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提出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单元可通过使用透镜将光聚集到狭小的面积上来提高发电效率。选择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器件为核心的半导体照明,研究提高光通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目前,市场上A/D转换器虽种类繁多.但将多通道转换、采样/保持和模数转换功能集成到一起的12位A/D转换器,却非常少,美国美信公司研制出一种集成12位串行A/D转换器MAX186,将8通道模拟开关、大带宽跟踪/保持电路、A/D转换器和移位寄存器集成到一片20脚双列直插芯片上,消除了从输入信号到A/D转换器的一些中间环节的传输误差,大大提高了采样精度和转换精度,灵活的串行接口使其易于与微处理器接口。二.MAX186的功能及特点 1.内部结构及特点 MAX186内部集成了8通道模拟开关、大带宽跟踪/保持电路、逻辑控制单元、时钟控制单元、A/D转换器和移位寄存器,为20脚双列直插芯片,具有体积小、转换速度快、转换精度高(满量程相对精度±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电磁炮作为一种新型的武器备受关注,由于其利用了电磁感应产生的电磁力发射弹丸,传统炮膛内弹丸测速方法易受其产生的高电压强磁场干扰,测试精度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光纤的电磁炮膛内弹丸运动状态测试系统,利用高能激光器作为光源,利用光纤作为能量传输通道,光电二极管作为探测传感器,并设计了相应的光电转换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膛内弹丸运动状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FPGA和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的宽幅扫描仪。利用3根GIS并排扫描的方式,大大加宽了图像扫描的宽度。采用高速A/D转换器将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所输出的模拟电压转换为像素灰度的数字量。FPGA主要完成CIS图像传感器的时序驱动,A/O转换器的控制,以及利用内部的块状RAM对图像数据作存储及处理。利用CameraLink接口将经过FPGA处理后图像信号采用LVDS方式传输,增加了传输距离,提高了传输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判断裂纹作用在传感光栅上的轴向应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光衰减片的解调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线性光衰减片的衰减特性,即波长漂移量与光强变化量成线形比例的性质,从而将产生裂纹的应变引起的波长漂移量转换为光强变化量,通过光电探测器对光强变化的判断确定裂纹发生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CCD图像采集系统是由CCD(电荷耦合器件)作为图像传感器,将其产生的模拟电信号,经过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最终还原真实图像的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其中,关于数据采集系统中数据存储与数据交换的实现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但对于高速、大数据量数据的存储与数据交换,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很难解决的课题。本系统设计中,在数据存储方面采取了双RAM缓存技术,数据交换方面应用了ISA总线I/O口与计算机内存映射“双通道”的技术方案,很好地解决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高速、大数据量数据交换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器件材料     
正一种基于"磁扭电"效应的新型磁场传感器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明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扭电"效应的新型磁场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力-电耦合结构,能够将磁扭矩转化成应力,并施加在压电材料上,实现了磁场作用下电信号的输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Electronics。该器件的结构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优化后,可有效去除干扰信号,提高输出信号的纯度;力-电耦合结构可显著改善输出信号对探测方向的敏感性。基于"磁扭电"效应,课题组开发了可用于二维平面磁场大小和方向探测的磁电罗盘,该传感器可同时测量面内交流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传统依据卡曼尔滤波器的运动参数测试算法,受到人体高速运动目标信号模糊以及光电传感器畸变的干扰,测试的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问题,存在较大的弊端。提出一种应用光电传感器和优化卡曼尔滤波算法的携带传感节点高速运动参数测量方法,分析了光电传感器检测信号的原理,采用高精密光反射型传感器对携带传感节点运动目标信号进行探测,利用光电传感器探测反射光信号,将携带传感节点运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调理将电路放大后,采用微控制器完成运动目标信号的采集,通过优化的卡尔曼算法,获取一套递推预测算法,以信号和噪声的状态空间模型为依据,基于前一时刻的预测值和当前时刻的预测值,调整携带传感节点高速运动下人体运动参数变量的预测值,动态调整检测噪声的协方差,对携带传感节点高速运动参数进行准确预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对含传感节点的运动参数进行高效检测,该种算法精度高,可有效的降低高速运动目标的信号模糊和光电传感器畸变等因素产生的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采用传感器技术进行水位以及其他物理量的检测,使用能够固态继电器作为输出控制器件,控制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加水以及水位的全过程自动控制,实现系统整体运行的智能化。该系统由采集输入信号、处理信号和输出控制三大模块构成。其中信号采集部分,经运算放大器利用液压传感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信号处理部分:将信息采集部分传输过来的数字信号经STC12C5A60S2单片机处理并输出驱动信号给控制输出部分。控制输出部分:将单片机输出的信号通过继电器控制输出,从而实现太阳能热水器的智能加水控制。  相似文献   

11.
研究机械通风口冷却的色温图像特征变化问题。通过传统的测温方法对当前机械通风口区域直接进行测温大多为测量单点的温度,不能够直接反映整个机械通风口温度场的分布。将热辐射测温原理及彩色CCD图像传感器的测温方法相结合。提出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机械通风口测温结构设计,通过辐射机械通风口的颜色亮度,基于通过CCD传感器的光电转换特性。将机械通风口高温数字图像实时采集到计算机上,通过对采集后的高温数字图像进行预处理分析,最终对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可得到相对应的温度值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此测温结构操作简单,能够快速计算得到目标图像特征对应的温度场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多媒体图像数据库构建中,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多媒体图像资源递阶索引调度算法,提高对图像的实时处理和图像数据挖掘能力,传统方法中采用簇内图像数据寻优算法进行多媒体资源调度,性能受到了图像分布间隔的非均匀性的限制,图像索引调度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多媒体图像数据库资源递阶控制的图像索引算法,提高多媒体资源调度性能。设计多媒体图像空间位置放置算法,采用STARMA模型对多媒体图像资源进行高斯核平滑处理,得到STARMA模型展开后的图像特征模型,定义任务相邻边,计算新到达的任务与已放置任务相邻的可重构单元边,得到多媒体资源递阶索引的任务相邻边,进行图像预处理,实现多媒体图像空间位置放置。对每一个元独立地服从一个高斯随机数相位生成像点,构建最大空闲矩形矩阵,存放以当前单元为基点的最大空闲矩形包含的单元个数,得到多媒体资源的递阶控制模型,实现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提高多媒体图像资源的索引精度,调度性能较好,图像调度稳健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室外定位技术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然而,在室内中卫星信号容易丢失,定位效果差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相关文献提出采用TDOA的可见光室内定位、采用红外的舍内定位,但算法都比较复杂,不适合推广。本设计由STM32为主控芯片,使用3个不同频率的LED作为光源,通过光敏传感模块根据光照强度测出位置与光强的对应关系,采用A/D转换器将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照转换为数字量,利用三点定位法得到其位置坐标并在手机端上显示。得到自身和目的坐标后,机器人通过装在身上的8个前进方向的超声波模块,实现探测以及避障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地质学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尝试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岩性信息增强的深入研究。但在茂密的植被覆盖地区,岩石出露有限,地层可见度较低,不易在遥感图像上直接提取分析,使得传统的处理方法遇到了挑战。本文首先从空间域反射波段的光学遥感图像入手,选择蚌埠涂山二长花岗岩、大别山二长花岗岩、淮南上窑寒武系馒毛组页岩和凤阳韭山馒毛组页岩四幅遥感影像子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傅里叶变换将遥感图像变换到频率空间,得到能量分布谱确定分形滤波器的阈值,借助这些阈值在频率域上运用不同的滤波器,并将其变换到空间域上以实现将异常和背景进行分离,达到遥感图像岩性信息增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多聚焦图像融合的目的是将两幅或多幅部分聚焦图像融合为一幅全聚焦图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四叉树分解和鲁棒性主成分分析(RPCA)的空间域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四叉树分解算法将源图像分解为最佳的四叉树形结构图像块;同时,在四叉树形结构中,使用鲁棒性主成分分析算法对其聚焦区域进行探测,将聚焦度探测结果作为停止四叉树分解的条件;最后,从源图像中提取出聚焦区域重建为一幅全聚焦图像。本算法充分发挥了四叉树分解和鲁棒性主成分分析的优势,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由于传统直方图方法不能描述图像中相邻像素之间的相关性和颜色在图像内的空间分布特征,文中引入"广义图像"的概念,即把原图像与平滑图像相对应的两个像素组合起来,形成的一个二元组.提出了广义平均直方图的概念,首先将颜色量化方法扩展到广义图像中,把广义图像的颜色量化为143维.然后计算每一维对应的聚类中心和组合数,最后计算每一维对应的频数,得出广义平均直方图.为了提高对多色彩图像的检索效率,把自动参考颜色表方法引入图像匹配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广义平均直方图的图像检索方法的有效性好、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开始逐步介入影视制作过程,并在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发挥了重大作用.各种影视后期专业软件也逐步向PC上转移,利用电脑就能完成后期的合成、剪辑,制作出影视作品.在影视后期合成中,三维动画的制作成为重中之重,利用三维动画合成出足以"以假乱真"的画面效果.然而,当用软件制作出来的真实场面之后,开始渴求一种返朴归真的传统手绘感觉,而传统的手绘又无法展现出三维的空间效果.本文将对影视后期合成及后期合成软件After Effects中三维合成功能做出研究,利用在后期合成软件中具备的三维合成功能,将平面图像制作出三维效果,搭建出带有传统手绘感觉的三维空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空气粉尘颗粒的浓度不断增加,人们的健康也随之受到危害,因此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n RF24L01的空气粉尘浓度检测器的设计,该系统利用光电传感器中光通过空气粉尘折射产生的电压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后,通过AD转换后由单片机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在LCD上进行显示,同时由单片机通过n RF24L01进行无线传输。接收端由n RF24L01接收信号至单片机,然后通过串口线将数据传入PC上位机进行显示。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维图像重建中的差异信息融合算法识别率较低,稳定性差,无法有效处理不确定因素等弊端,提出一种新的三维图像重建差异信息融合算法,分析了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的一阶与二阶统计,对自相关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将二维图像的自相关函数变成三维自相关函数,利用傅里叶变换求出三维图像的功率谱,通过调整合理的辐角塑造该三维图像的傅里叶转换。对三维图像重建过程中的特征向量进行划分,保证三维图像重建过程中全部信息的完整性。依据特征向量与信息之间的经验知识对学习样本进行建立,给出某一时间段内三维图像重建中某个神经网络对应的差异信息融合公式,对多个神经网络的差异信息融合结果进行融合,实现三维图像重建中差异信息的融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很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数字相机径向畸变差检测及改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数字相机光学镜头加工和装配误差的存在,使得相机图像平面上所成的像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线性光学畸变,这样势必会影响图像检测、拼接和定量分析等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精确检测、定量分析之前,需要对这类图像进行畸变改正。本文依据投影几何中空间直线经中心投影变换后仍是直线的原理,对数字相机的径向畸变进行检测,利用检测结果对畸变图像进行逐点改正,最后使用平滑模板来消去改正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点。实验表明,采用直线约束方法求解畸变系数是可行的,利用直接改正方法可以使畸变图像得到较好的改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