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近读《寻找护“短”之道》(1992年第4期《新闻战线》)也深感太有护“短”之必要。对报纸上长而又令人不爱看的大块文章,不仅读者怨声载道,就连报界同仁也望之叹息。此类长文为何久禁不绝?除了《寻找护“短”之道》中所列举的下头的原因,还有上头甚至上上头的原因。一是管报之人有意发此类长文给上级领导看,以显示出报纸办得有分量。上切,下切,甚至“下转×版”。文章块大,标题也不能小,甚至是手写草书,格外醒目。之一,之二,甚至之五。似无  相似文献   

2.
尽管记者一再呼吁,报纸上也经常采取措施刹长风,然而打开报纸,仍然使人有“长文为患”之感.这种现象—是出于认识上的原因,认为短新闻写不够分量,再是采写方法和技巧上的不足.下面,仅从写作上如何来短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3.
最近,见几家报刊上又呼吁“写短文”,笔者颇有同感。这虽近似老生常谈,但紧喊慢谈仍短不下来,甚至文章愈写愈长的情况仍屡见不鲜,实在有必要以“常谈”提醒一下了。从读者、作者心理分析,既然如一家报纸言,“没有读者喜欢看长文章,有的作者也未必喜欢写长文章”,长文何以屡减不短?对那种强调“领导要长论”,笔者不敢苟同。极少见哪位领导给秘书规定:“写文章时要长些!”写讲话非达多少多少字,或领导以为长文就是有水平。我以为,一味从客观上找依据,而不从主观上去认识,就没有从根本上刹长文之诚意。长文刹不下来,以为长是…  相似文献   

4.
盖源源 《新闻前哨》2005,(12):13-14
一、主流报刊的界定 主流报刊以1785年创刊的《泰晤士报》和1850年创刊的《纽约时报》最为典型。在世界新闻史上,此类报刊又被称为独立报纸、高级报纸或庄重报纸,还未有严格的定义。其中独立报纸是相对政党报刊而言,特指其在经济、言论倾向和政治立场上是独立的。高级报纸或庄重报纸是相对庸俗的大众报纸或黄色报纸而言,特指其在内容上是严肃的、版面上是端庄的。本文所提出的“主流报刊”主要针对当前中国报业可能的创新之道,因此这一概念既是源自世界新闻史中此类型报刊的共性,也要考虑我国当  相似文献   

5.
2月24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在《观察与思考》、《书刊评介》、《理论信息》、《群众抒群言》4个栏目里刊文10篇。特别是《群众抒群言》栏目里刊登的6篇百字短文,内容实在,简明扼要,可以看出,是编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精心选编而成的,阅读零珠碎玉式的短文,如饮玉液琼浆,甘之如饴,对编辑的敬业精神顿生敬意。可是,在一些党报《理论》版上,长文较多,有的甚至一篇占去半个多版,一个版面只登三两篇文章。不是说长文不好,也不是说长文不能发,如果真正站在广大读者的角度想问题,完全可以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错开日期刊发就是一个常见的解决此类…  相似文献   

6.
人民群众希望报纸多登短文章,增大信息量。中央领导同志也早就指出:“现在有些文章又长又没有新意,占了报纸很大的篇幅,读者不爱看,这种状况应该坚决加以改变。”(见李瑞环同志1992年1月25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上上下下都呼吁刹住长风,可是收效甚微。为什么长风刹不住,文章短不下来?原因之一,是有些同志认为,重要典型、重要论文不能短,短了就不成其为典型,短了论文分量就轻。言下之意是,只有长文才能树立典型形象,长文才能使重要言论产生影响。 这个观点并不正确。中国人几千年来写文章的实  相似文献   

7.
归来兮,短文     
近年来一些地方报纸的“长风”又开始兴盛起来。报纸上长文坐正中,一些领导的讲话动辄以万字计,令人生畏。在一些人看来,文章以“长短”论得失,文人以“长短”论英雄.文不长则不够味。 其实,文章不在长短,而在意境,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短文也有短文的绝活:《史记》中《滑稽列传》里的人物,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唐人元稹那首《古行宫》只有20个字,给人留下了与《长恨歌》一样的余味,《古文观止》中那  相似文献   

8.
把新闻写得短些再短些,这是中央领导同志历来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广大读者历来对报纸的要求。我们《新疆石油报》作为一张企业小报,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职工群众的,当然更应该多登短新闻。但是过去常常是小报大办,长文章,大标题,内容单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们在改进报纸的面貌上作了一些努力,特别在写短稿和编短稿方面,收效比较明显。我们曾经作过几次统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报纸每期文字稿只有二十篇左右。到1980年,每期报纸平均达到二十五六篇。近几年逐步增多,到去年上半  相似文献   

9.
消息的特点之一是短,报纸上的大多数消息只有几百字,有的消息甚至在百字以内,或者只有一句话,因而其语言尤需精练。唐朝刘知几说:“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通史·叙事》)消息既短,又要尽可能给人以多的信息量,这有一定难度.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用语仍在于精练. 毛泽东同志是写消息的大手笔,像1949年4月  相似文献   

10.
写文章、写新闻强调短小精练,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倡短更是十分必要了。文章要短小精练,长文短写、大题小作,这在我国古代就倡导了。请看名家论述:明代茶陵派著名诗人李东明,在《麓堂诗话》中说:“古歌词贵简远。《大风歌》止三句,《易水歌》止二句,感激悲壮,语短而意愈长。”清代画家、文学家、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无论写文作画,都主张“敢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这些名言至今仍感亲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真、短、快、活、强”是办报纸的方  相似文献   

11.
孙根荣 《新闻三昧》2006,(11):21-21
近读一些省市级工人报,我发现,长篇文章与日俱增了,尤其是“周末版”。这使我想起一些新闻界老前辈的“呼号”。如胡乔木曾呼喊:短些,再短些!赵超构也曾呼喊:短些,短些,再短些!有的省市级工人报所以喜欢上了长篇文章,细究起来,原因有三:一是报纸跟风扩版,但没有这么多新闻充填版面,只得将原来本可以写成几百字的东西,拉长成二三千字的大块头;二是报纸走休闲化之道了,误以为让读者休闲,就得用长篇文章来供读者消磨时光;三是有的记者没有写短文的基本功,只有写长篇的“裹足布功”,当然也有的记者认为,能写长篇文章,才显记者的真功夫。然而,不…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有影响的全国大报,还是覆盖域集中的地区报纸,都不能忽视法制报道,各报都有专跑法制战线的记者.大都辟有法制专版。《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和《华商报)}是西安地区较有影响的三家报纸。它们都不是法制类专业报纸,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这三家报纸上的法制报道越来越多,今年以来更是突出。本文试以此三家报纸为例,来探求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后果。法制报道与法制新闻“法制报道”与“法制新闻”这两个概念有区别。它们的内容都是有关法律制度、违法犯罪和立法司法行为,但“法制新闻”是狭义的消息.事件发生后即时见报,…  相似文献   

13.
自从中国记协主办“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后,现场新闻已成为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新闻单位也相继开展了此类新闻竞赛活动。笔者认为,要使现场新闻在报纸上逐渐形成一定的气候,必须克服守株待兔的思想,增强现场新闻的思想意识,积极地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14.
一多年了,读者一再呼吁报上的新闻要短,但是反反复复,很难根治。打开报纸,时常使人有“长文为患”之感。新闻求短,足见其难。这到底是何缘故呢?据了解,一些新闻作者对短新闻持有偏见,认为报道重大事件和重大典型,短新闻不能胜任,不解决问题;有人觉得下去一趟,回来只写那么一条“牛舌头”,交不了差,于是想方设法把稿拉长;有的人依赖编辑刀削斧砍,叫作“作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1月卫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长文《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从不同侧面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的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文坛上有影响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人物,尤其是金庸,在王朔“出招”后,这位写武侠小说的高手将如何“接招”,如何“应招”,更成为读者议论的话题。 我是11月2日中午才获知王朔“骂”金庸的信息的。当时的第一个反…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长文《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从不同侧面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的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均有影响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人物,尤其是金庸,在王朔“出招”后,这位写武侠小说的高手将如何“接招”,如何“应招”,更成为读者议论的话题。 我是11月2日中午才获知王朔“骂”金庸的信息的。当…  相似文献   

17.
天气预报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 ,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大多数报纸只发布简单的天气信息 ,少数报纸如《北京青年报》和《京华时报》等已开始注重天气报道。像《纽约时报》等国外报纸的天气报道由来已久 ,且比较成熟。通过对比不难看出 ,国内报纸的天气报道有值得称道之处 ,但尚有不足 ,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本文提出一些改进之道。  相似文献   

18.
从近期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的改革走势看,其特点之一是“当日新闻”、“昨日新闻”开始更多地见诸版面。这既是报纸新闻时效观转变的一种反映,也是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的直接体现。如《大众日报》在一版辟有“昨日新闻”专栏、三版开设了“京城传真”专栏,《深圳特区报》四版开设了“最后消息”专栏,刊发当日国际新闻。有些报纸不仅开设了此类时效性强的专栏,还开展了征文比赛。如《福建日报》一版就设有“昨日快讯”月赛,引导记者、通讯员树立新的时效观。这些专栏的开设,较之过去报纸上常见的“新闻集锦”“新闻简讯”类,对读者显然有更大更强  相似文献   

19.
龚琼 《新闻前哨》2015,(1):60-61
全国新闻界继续开展2011年以来倡导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结合当下的实践,笔者认为,评论特别是一版的政论比一般的新闻报道对"走、转、改"的要求更为迫切一些,因为政论方面的问题更多一些,如长文之风、假大空之风、脱离办报规律之风等等。对很多报纸来说,政论是制约报纸质量的那块"最短的木板"。把那块木板补齐,是转型时期报纸的着力点。一、反对长文,提倡短文评论界有句老话"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指评论要站稳立场,旗帜鲜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闻界纷纷走出报社与企业联办新闻,从《北京日报》的“燕京短新闻比赛”到《中国青年报》的“宝龙杯经济新闻有奖征义”,从《光明日报》的“飞龙杯报告文学征文”到《人民日报》的“风华杂文征文”,等等,在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我们《汉中日报》也在探索,与企业联办了“公主杯新闻摄影大赛”,“秦洋杯美术大奖赛”,“在改革大潮中征文”,还办了一些经济报道专栏和专版。报纸与企业联办新闻,可以说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新事。对此,评说不一,这条“道”能不能走得通?如何走得好?很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