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的重视和媒体及全社会的关注.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主要障碍主要来自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社会文化建设滞后、素质教育异化、隔代教育的误区、青少年心灵需求的缺乏等.本文试从学校、社会及家庭等方面探讨如何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浅谈"留守儿童"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艳 《现代教育科学》2006,(4):13-14,35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笔者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也被相继提出,但有些问题还需我们进一步反思.留守并不一定代表着问题,它在带来不便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并非仅仅由于父母外出,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爱他们,需要建立以家庭、学校为主,临时监护人、社区为辅的共同关爱网络;需要将关爱重点放在其心理和思想层面;需要努力解决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二十多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留守儿童"的涵义似是而非,界定不清,逻辑不彰,有必要进行理性的"清思",即何为"留守"、儿童为何"留守"、儿童用什么"留守",藉此追踪"留守儿童"在根本上意味着什么.文章通过文献梳理,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揭示现有的"留守儿童"研究不仅缺乏基本的学术逻辑,而且丧失起码的底线伦理思考,掩盖了现实生活中广大弱势群体非人道的社会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5.
为"留守儿童"去污名化——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全面查阅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结合实地考察,发现当前整个社会存在将留守儿童污名化的现象.这将会给留守儿童带来双重压力--既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又受到来自社会的排斥与偏见.为了更好地关心留守儿童,弥补父母关爱缺失所带来的不足,全社会要去除对留守儿童的污名化,从而使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汇》2012,(9):13-14
媒体日前报道,贵州修文县久长镇新民村为当地留守儿童建立了“绿色网吧”,附近三个村的60多名留守儿童欢聚在新开设的留守儿童微机室里学习微机操作技能,通过QQ视频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聊天,“网吧”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7.
张培元 《云南教育》2010,(13):42-42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户口留在农村、只身进城打工的务工人员已经进入了第二代,大批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处于离散状态,大批留守儿童失去父母的呵护、关爱。对此,媒体一再呼吁政府、学校、教师要多关爱留守儿童,妇联等组织在节假日搞些送温暖活动的报道也常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直面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培植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通过情感疏导帮助留守儿童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为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助力,能够让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不"留守".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物质生活的宠儿、精神生活的乞丐。亲情缺失让他们孤独、寂寞,人留农村,心在城市。怎样才能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唤回他们的母爱与父爱,让留守儿童不“留守”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关系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着社会的建设.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专业活动,通过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及社会政策的综合干预方法,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民经济意识的提高,便出现了"民工流".农民们奔赴沿海各大城市,打工挣钱,为的是养家活口.可家中却留下了年迈的老人,年幼的儿童,这样"留守儿童"一词也应运而生."留守儿童"队伍的不断壮大,已成为农村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农民的家庭收入增加了,但是却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在没有父母监护和教导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他们有着怎样的心理需求?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围绕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本镇所辖村屯和学校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批的向城市涌进,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并与日俱增.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教,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那么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并成为教育界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及大众传播媒介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因素.留守儿童父母监护缺位,造成家庭社会化功能严重弱化;父母监护缺位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同辈群体及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化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城务工大军的队伍不断壮大,"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主体.然而"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很令人担忧,基本上成了问题学生的代名词,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里仅就我班几个典型"留守儿童"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作出简单分析,供大家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打工,由于户籍制度、经济因素等诸多限制.多数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于是就产生了"留守儿童"这(?)特殊群体。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人,且呈增长的趋势。他们缺少父母引导、关爱和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视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些成了"留守儿童"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人数逐渐增多,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也日益丰富.本研究以巫山县的72名留守儿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访谈的方法,探究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结果发现留守儿童最典型的需要是爱的需要、自我分化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并且发现榜样和兴趣对留守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建议,以期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定位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侧重招收农村留守儿童入学,致力于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家庭,努力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办学四年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多而杂,只有尽心尽力做好相关的工作,及时解决疏导,才不会酿成溃堤之祸.笔者现就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留守儿童问题和工作现状,提出几点看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中小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的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他们的成长危机已成为当前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校表现得自卑封闭、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和性格孤僻、内向、厌学、不愿与人交流.这一系列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他们的成长将受到极坏的影响,甚至走上歧途.  相似文献   

20.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