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
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因此,我们历史教师要重视历史教学的意义,掌握好的历史教学方法,组织新颖的历史教学活动,以思维训练为中心,培养发展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学会正确学习历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历史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基本理念,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历史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基本理念。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学历史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好历史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历史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历史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知识。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及其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因此,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初中历史教学应该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打...  相似文献   

9.
马文育 《甘肃教育》2011,(22):52-52
历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历史可以鉴古知今、鉴古通今帮助学生明确历史发展的方向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从中汲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学生提供行动指南,使他们不至于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0.
刘海兰 《新课程研究》2009,(12):174-175
新课标对历史课程定性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使他们形成21世纪公民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  相似文献   

12.
宋紫民 《考试周刊》2009,(34):168-168
历史的发展互为联系、因果相循,从时间上看。它贯穿上下古今;从空间上看,它纵横世界各地;从内容上看,它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和风俗民情等。这说明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因此,学习历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同时,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龙春芬 《新疆教育》2012,(21):159-15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课程的学习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课程的性质要求对历史学科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很多历史教师由于课程理念不新、教学方法不活、角色定位不准等原因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直接影响历史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学生在课外有效达成"读史明智"的目标,教师可从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课内文章、网络媒体来延展学生阅读的范围,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这样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强烈的历史意识的基础上深化和发展对世界、对人类社会和现实生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历史是通过对人类过去活动过程的研究,发现历史发民的规律的科学。人类过去的活动离开我们今天的生活愈远,也愈难使我们想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通过描写来重现人类过去活动的形象,否则学生会以今日的形象去想像过去的形象。假如教师在课堂上不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只给学生们讲一些社会经济形态的抽象定义,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对历史教材的讲述也难于使学生理解,学生也就很难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总结历史事件,了解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历史教学目的:在於使学生具体地认识中国和世界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特点,通过正确地分析和总结,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於使学生学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了然於它们和他们对於历史发展上的影响和作用,在於使学生充分认识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人类全部历史,是劳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从而理解只有劳动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历史主人翁。尤其重要的,在於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充分认识在悠久的中国古代历史中,我们的祖先一方面向自然、向压迫者、向剥削统治者和侵略者进行坚苦卓绝的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方面对於文化艺术、科学发明的伟大贡献。充分认识在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中,祖国人民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前  相似文献   

18.
张进军 《文教资料》2010,(3):159-160
近年来,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功利性追求和利用.极大地扭曲了人性。压抑了个性的发展,激发了人的贪欲和功利主义,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种种危机。本文结合社会现实,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能勇于承担责任。具有人文精神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历史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新理念。要让学生成为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者,体验与质疑者,评议者与运用者,历史知识的传播者和普及者。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历史的初步知识。通过历史事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热爱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憎恨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从而培养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如何进一步改进历史教学,本刊曾约请几位历史教师发表意见、交流心得。现选一部分发表出来,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