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导入新课,扫清阅读障碍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跟老师一起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生:圆明园的毁灭。师:(板书课题)"圆"里面的点要写得长一些,写"园"字要写好里面的竖弯钩。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也搜集了相关资料,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圆明园?生:曾经的圆明园非常宏伟。生:曾经的圆明园里面有无数珍藏。生:圆明园是一个皇家园林。生:圆明园的毁灭让人非常痛心。师: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充分,了解了不少资料,我相信大家对于文中的字词也一定认识了。(出示)  相似文献   

2.
一、课前三分钟创设情境师: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让我们先共同步入每周一次“与古人同行”。(出示课件)师:同学们,看到这首诗,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先出示诗人画像,再出示诗作)生:王维。师:对,这位就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课件解说)师:了解了王维,让我们走近今天的第二位诗人。(出示诗作)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生:杜牧。师:对,这就是杜牧。(出示画像,课件解说)师:让我们走近今天的最后一位诗人———苏轼。(出示画像、诗作、课件解说)【点评:通过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  相似文献   

3.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世界园林的奇迹。园中处处有美景。教学时,必须抓住五美学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总体布局美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了圆明三园。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团团围绕在圆明园周围,  相似文献   

4.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倾听声音》教学过程: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到处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请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课件1:森林里,黄鹂鸟、布谷鸟在鸣叫)。生:鸟叫声。师:你能用“我在()听到()发出()的声音”的句子,向大家描述一下自己听到了什么和听到以后的心情怎样吗?生:我在森林里听到鸟儿唧唧喳喳的叫声。师:不错。听得很认真。还有谁说一说。生:我在森林里听到布谷鸟“布谷、布谷”地唱着,我很高兴。师:很好,优美的声音使…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时师:(屏幕上打出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图片)请同学们看,屏幕上展现的是一个怎样的景象?生:图上有许多石柱,已经残缺不全,地上长满了野草,显得十分荒凉。师:说得好。图上展现的正是被毁灭后的圆明园。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了断壁残垣,一片凄凉。但是你可知道,当年的圆明园是何等的辉煌壮观。它是清代的六位皇帝调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花费了150年的时间才修建成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也许同学们不禁要问: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正是今天我们要学习了解的主要内容。〔评…  相似文献   

7.
一、引入课题,引导质疑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北京西北郊,曾经有一座被人们称为“万园之园”“人间天堂”的园林,它就是圆明园。可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因为它被英法联军毁灭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齐读课题)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知道什么?生: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生: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它?生:我想知道圆明园没被毁时是怎么样的?二、创设情境,教会方法师:你们真会提问题。现在有一个旅行团来到了北京,他们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圆明园。你愿意当他们的导游吗?师:好,请先选择一种自己喜…  相似文献   

8.
[案例]上课伊始,学生们正在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一生突然站起来热情建议:“王老师,我们重建圆明园吧。”师(微微一愣):这个提议太棒了。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看看我们都需要在园内建些什么。(学生们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读书中。)生:老师,应该在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的东、西、南三面再修建一些小园。生:在圆明园中,需要修建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看来,对于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学生们已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了。)师(紧追不舍):那么,圆明园可以重建吗?(“可以。”“不可以。”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师(指指…  相似文献   

9.
严杏  米仁顺 《湖南教育》2002,(21):47-49
(播放课件,教师配合课件深情地吟诵: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师:看到了吗?这个美丽的星球就是……生:地球。(师板书:地球)评析用美丽的课件导入,配以一首同样美丽的谜语诗,由教师娓娓吟来,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美的冲击,为后面理解、感受地球的美作了很好的形象铺垫。师:地球我们还把它比做什么?生:故乡、家园、摇篮。师:哦!我听到更多的同学在叫“母亲”、“妈妈”,多亲切的称呼呀!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就是一篇有关地球的课文。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告诉大…  相似文献   

10.
教例:二年级《葡萄沟》师:大家读第二自然段第3句话。(学生自由读)师:你又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葡萄成熟了,什么颜色都有,红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生:我看到了一大串一大串葡萄挂满了架子。师:大家看到的是不是这个样子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葡萄),你们喜欢这些葡萄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葡萄的喜爱有的陶醉地读,有的用彩色笔画,还有几个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师:(板书“五光十色”)现在大家知道“五光十色”的意思了吗?生:五光十色就是有许多种颜色。生:五光十色就是五颜六色,闪闪发光……师:…  相似文献   

11.
一、研读词句,口头表达掠夺的经过。激发愤怒之情 师(出示课件):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看看圆明园是怎么被毁灭的,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景,并在文字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和体会。(生自由读课文并作批注,师巡视。)  相似文献   

12.
师:猜谜语有什么窍门吗?生:猜谜语要动脑筋,会观察。(出示课件: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课件出示谜面:一天走一里)师:猜猜看,是什么字?生:谜底是“量”。师:你是怎样猜出来的?生:“一天”是个“日”,加上下面一个“里”,就是“量”。师:说得好,你们能不能自己再给“量”编个字谜?(四人小组合作想想说说)师:谁来说说看?生:元旦到,家里真热闹。生:日下一横长,里字下面藏。师:你们的字谜编得很形象,通过编字谜,我们记住了“量”字,下面让我们仔细观察,看看怎样…  相似文献   

13.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们都读懂了什么呢?生:我知道圆明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师:你读哪段知道的?生:我是读课文第3段知道的。师:那么读了其他各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呢?生甲: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那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生乙:我知道圆明园由三座园组成,那里的景观很美。生丙:我还知道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师:看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现在,老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你还有哪些没读懂的地方?请提出来。自由…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认识新朋友师: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和斜面,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去掉把手的螺丝刀)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工具是干什么的吗?生:是螺丝刀。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它的使用方法?生:就是这样把螺丝转进木板里的(空手比划动作)。师:演示得很好。老师来选一位“大力士”来试试将螺丝拧进木板里。  相似文献   

15.
罗春峰 《四川教育》2002,(10):40-40
一、激趣开课,揭示目标。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客人,请看一看,说说它是谁?(演示CAI课件,依次出现小动物:鸟、兔、猴、鸡、鸭、鹅、狗、猫、乌龟、鱼。)生:这是鸟。生:这是兔。生:它是猴子。......师:这些动物形体小,我们称它们为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怎么样?你喜欢吗?学生回答。师: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围绕“可爱的小动物”进行。请大家说话的时候用普通话,仪态要大方,意思要完整。请同学们听的时候要认真,有礼貌。二、说图画,练口语。师:看第一幅图,谁在干什么?(演示CAI课件,出现教材上第一幅图。)生…  相似文献   

16.
一、整体感知,读出一件事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位“神”,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生(齐):开天辟地。师:相信大家一定已经知道,这篇课文是个什么类型的故事?生:神话故事、,(板书:神话)师:非常好,它是一个神话故事,请记住这两个字,这是我们这节课所有讨论话题的起点。它是一个“神话故事”,一起读一下——生(齐):神话!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生:有一个神,他昏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以后看见他周围黑乎乎一团,就拿斧子,板斧朝黑暗的混沌劈去,然后变成了世界。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时师:(板书“花”)同学们,这个字念什么?(生齐答:花)你们平时见过什么花?(生 :桃花、丁香花、塑料花)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由水构成的花(板画)这就是浪花。“浪”和水有关系,所以它 的偏旁是三点水,(板书“浪”)齐读课题。你们知道浪花的家在哪儿吗?生:在大海中。[课题的引出新颖、别致,有助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顺便指出“浪”与水的关系,便于 记忆。〗师:好,现在我们就去海边看看大海,看看海中的浪花。(用课件演示海边风光)多么美 的大海!多么美的浪花!课文是怎样描绘出来的呢?(让学生一边看着图…  相似文献   

18.
李学 《四川教育》2006,(6):28-28
[片断回放]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这里。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生:欢迎)好,他来了!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小精灵)小精灵说:“大家好,我是小精灵,和大家一起学习很高兴。别看我的名字叫小精灵,其实,还没有大家懂得多呢。希望同学们多帮助我哟!大家愿意吗?”生齐说愿意。  相似文献   

19.
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高粱的外形(课件显示高粱图)。高粱长得怎样?课文作了哪些概括说明?生 :一想到高粱 ,眼前就浮现出它正直的杆子 ,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紧紧抓住土地的根。师 :这句话概述了高粱的特点 ,联系下文想想 ,高粱的哪个部分尤其使人惊异?生 :高粱的根。师 :请大家自由轻读课文 ,看看哪几节主要写了根的特点?(生自由轻读)生 :课文的3至5节主要写了高粱根的特点。师 :我们先来看看第三节中的有关句子。(课件显示 :“尤其使我惊异……庞大的活物。”)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余的同学边听边对照课文的插图思考 :哪些…  相似文献   

20.
一、引形象,激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点击:三毛像)生(开心地喊起来):“三毛,三毛。”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位朋友非常熟悉。是的,他就是著名画家张乐平爷爷为我们创造的三毛。(板书:三毛)师:为什么称呼他为“三毛”呢?生:因为他只有三根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