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玉兰 《教师》2008,(8):41-41
实施素质教育,既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又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素质教育要求评价为教育教学服务。而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功利性评价,由此造成评价内容片面,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而现在的学生评价应该是一种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诚挚帮助,以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最终目的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长期以来,我国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学中只重视结论的记忆,忽视对学习方法的传授,只重视分数的选拔,忽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特别是忽视个性的培养,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评价功能始终定位在甄别与选拔上,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这种评价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发展动机,使学生的自尊受到挫伤,严重违背了“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改革传统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谈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学技巧,忽视学生的实际收获;违背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忽视学生的层次性和教学目的的整体性;以评价一堂课代替整体教学活动评价,有失评价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要注重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观;注重评价过程的长期性;改变用统一标准评价的做法,鼓励教师创新。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评价功能始终定位在甄别与选拔上,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这种评价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发展动机,使学生的自尊受到挫伤,严重违背了“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改革传统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评价由于评价目标单一(知识技能)、评价方法单一(书面考试)、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导致学生片面、被动地发展,这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是相背离的。因此,必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  相似文献   

6.
家教短讯     
《家教指南》2004,(2):34-35
教育部:应改变评价学生的标准惟分数论的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这是教育界的共识。教育部日前发出改革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要改变目前“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分数不重能力”的评价与升学制度,要求教师、学生、社会多元评价学生。教育部提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问题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等。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的…  相似文献   

7.
洪少敏 《现代语文》2009,(6):107-109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评价以学习成绩为单一依据,存在种种弊端。评价片面、不及时、静态性、评价表面性。总之,传统评价忽视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目标南辕北辙。所以,构建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动态体系,满足其成就感显得举足轻重。新课标对学生评价从三维进行,加强形成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等。成长记录袋,“相册”等,都是动态评价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8.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与高考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一种顺应社会需求的学生评价,它提倡使用多样、灵活、全面、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行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考制度对基础教育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功能,现行高考制度仍存在许多弊端,不利于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力推广,不利于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全面实施,因此,必须对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教学大纲指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作为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然而,在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重视语言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等种种偏离素质教育要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卞金美 《考试周刊》2009,(47):70-71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已成为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大多学科的评价体系获得不同程度的推动与发展,但其总体现状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不相适应,表现为:强调选拔功能,忽视兴趣培养: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个体差异;关注学习结果,忽视方法辅导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北教育》2003,(4):7-9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各地积极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但是,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等。为进一步贯  相似文献   

12.
在我几年的教学经历中,见许多老师给数学作业下评语只注重对其评价.不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忽视了对学生的鼓励激发,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评语的作用,妙不可言。既有激励,又有警示.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不断的培养学生学习必趣和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为促进学生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完美人格的全面培养。近年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对素质教育的人士还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其实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它是一种力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康个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为了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发展,必须确立适合课程标准的学习评价机制,将学生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的评价具体化,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实施背景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尚未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黄小平 《教育导刊》2001,(11):47-47,28
小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是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新评价机制,这一评价机制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和未来性,而且体现了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可见,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1998年,我校作为番禺区实验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小学生综合素质个体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为了全面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更新评价理念,把评价引人英语课堂教学,引人教学整体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多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针对这些在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此次课程改革提出:“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基于这种认识,在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文件指出:现行考试评价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唯分数论的消极影响还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试论学生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在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指导下的一种科学的教育思想,一条正确的改革思路,它以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为办学宗旨。要实现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制定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它在构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从内容、过程到形式都要具有综合性,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在学生质量评价操作过程中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总之,建立有效的学生质量综合评价机制是素质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