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介绍并简评Farzad Sharifian教授的《文化语言学》一书,该书主要探索语言和文化概念化的关系,介绍了"文化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将这一全新发展出来的新学科结合到许多不同领域,展示了"文化语言学"对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发展的贡献,开辟了文化语言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观念(концепт)是语言文化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共同关注的焦点。从文化的角度看,观念是精神文化的基本单位,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形的,被称为"民族文化的凝聚器"、"文化信息的宝库"。基于此,从文化角度解读俄罗斯人的自由观念,以期更深刻地理解俄罗斯文化。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人类语言学家帕尔默构建了文化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意义。他丰富与发展了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与认知语言学加以整合,构建了一种能够更好解释语言现象的理论——文化语言学。通过评析帕尔默在其文化语言学中对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与认知语言学进行整合的动因、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人类语言学情结、认知系统及其核心概念,可从中得到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化语言学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图式"和"意象"应用到语篇分析上构建语篇情节,更新了认知、语言和文化的理论框架。本文以文化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构建语篇能力的视角探索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以求构筑一个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与文化教学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外国语言学是有关外国语言的研究与探索成果汇集而成的一门语言类学科,在外国语言学的具体细分之中,还有诸如"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个别语言学"等的详细划分。本文就外国语言学的全领域进行研究与思考,从概念、应用到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探索与思考,旨在完成有关外国语言学的全方位探查。  相似文献   

6.
翻译理论与语言学的发展一直联系紧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催生了新的边缘学科"认知翻译学"。电影作为当下影响力巨大的文化传播媒介,其片名翻译体现了大量的认知机制。本文以认知翻译学的主要观点"体验观"、"多重互动观"及"创造观"为视角,分析电影片名翻译背后的识解方式,以期为片名英译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将人类语言学的部分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结合。帕尔默认为文化,认知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隐喻更往往打上民族的烙印,应该从文化视角看颜色隐喻。因此本文从文化性认知的角度出发,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框架,以英语色彩词"green"为研究对象,基于metalude语料库进行分析,试图对颜色隐喻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希望对相关方面的色彩隐喻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翻译研究只有以语言学的理论作为主干框架,才会对翻译活动有本质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目前出现的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回转"并非偶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确实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但是文化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外部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语言而成为翻译研究的本体。然而,翻译学的"语言学回归"并非回归到结构主义语言学,而是主要应该回归到普遍语用学的语言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王筱 《文教资料》2012,(31):36-38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在博厄斯语言学、人类文化语义学、人类语言文化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意象作为其研究的重点。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则是诗歌的灵魂。唐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本文分析了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对唐诗意象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夏钦 《山东教育科研》2014,(13):I0004-I0004
综观21世纪商务英语的语言学研究,认知语言学理论利社会文化理论在形式语言学理论和功能语言学理论的继续对抗和对话下得以迅速发展,各种语言学的理论思潮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