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平……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课本注:[明于治乱],很了解国家治乱的道理。这只是注解了“明”字,而没有注解“治乱”两字.这样,“治乱”一词就很容易被解为“乱”是“治”的反义词.也就是说,“治乱”就是“社会安定”和“社会动荡”。“乱”确实能做“治”的反义词解,但在这里这样解却是不合适的,而应解为“治”的同义词。“乱”字本有“治理”一解,试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读楚辞时,篇末常会出现“乱曰”一词,看注解.是“终篇的结语、乐歌的卒章”之意。显然,这里的“乱”不是常见的“混乱、烦乱”之意,那么,它又该作何解释呢? 我们说,此处的“乱”是“治”的意思。即一篇或一章终结时。稍作整理。这样,注解就不难理解了。“乱”作“治”的例证在古文中不难找到。如“兹予有乱政”(《尚书·盘庚》)孔安国传:乱,治也。此我有治政之臣。又如:“乱而敝,托而毅也”(《尚书·皋陶谟》)马融注:乱,理也,亦治也。《尔雅》、《说文》、《广雅》都有这样的例子。这些解释都是从“乱”的本义出发,是  相似文献   

3.
王银群 《学语文》2006,(3):40-40
历代王朝,均以和为贵,君子相和,则大治;君子不和,则祸致。景文之治、贞观之治都是朝内达到了君臣和谐互助下产生的。而和,并不代表没有主观,没有思想,随波逐流。  相似文献   

4.
德政就是有益人民的政治措施及政绩,要使国家得以大治,人民安居乐业,就必须实施德政。东汉汉明帝刘庄及汉章帝刘Da深知德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位期间,推选德政,强国富民,大治天下,取得了历史公认的“明章之治”。历史证明,不搞德政,人民的地位得不到尊重,利益得不到保障,不能安居乐业;就会怨恨甚至反抗政府及其官吏。任何政权如不行德政,就得不一以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其垮台是必然,大治天下也就谈不上了,不行德政,就会危机四伏,实行德政,就会政通人和。德政不是一个搞不搞的问题,而是一个非搞不行,非搞好不行的问题。德政与明章之治的取得就是明鉴!  相似文献   

5.
王峰 《文学教育(上)》2009,(22):103-105
中国是礼仪之邦,衣冠古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及观念自古以来影响和制约着人们。据《易·系辞》记载,“黄帝、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也就是说,在五千年前,人们就按照特定的样式穿着宽而下垂的衣裳参加拜祖先、祭天地、敬鬼神的活动,使得部落社会由乱走向治。这一由周人记述的传说,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因服饰“治天下”的思想。儒家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并把衣冠进一步政治化、礼制化,以达“治天下之道”。  相似文献   

6.
一、“三明治”管理模式的启示 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校有校纪,班有班规。学校既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要保持稳定发展,没有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是不行的。作为学生,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也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一味的加强刚性的约束力,可能会使学生的自我发展论为“空论。现代教育是创新教育,要求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而如果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由度,则极有可能使健全的制度蜕化为“摆设”,如何才能消除“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一班级管理的“两难悖论”呢?笔者从“三明治”管理模式中找到了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衷在于“反修防修”,在他看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首先清洗和批判“三界”‘“五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大下大治”。为此,毛泽东在1966年5、6月间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手段和措施,招致了北京局部地区的动乱,但尚未形成全国范围内“天下大乱”之势,离毛泽东预期目的相差甚远。正当毛泽东苦苦寻找“天下大乱”的社会力量之时,一个‘渐鲜事物”应运而生了,这便是红卫兵。红卫兵,顾名思义,毛泽东红色卫兵的简称。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  相似文献   

8.
在1993年,我担任了二年二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全校最乱的班。大多数学生是在学校“出名”或“在派出所挂号”的。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学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我又想,没有抓不好的乱班,没有教不好的后进生。只要抓住他们的特点,舍得下力气,不信他们转变不好。  相似文献   

9.
邹衍、陈寿、司马光、朱熹等人均谈及“正统论”,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否认“正统论”.王夫之认为天下只有一治一乱之变,没有什么正统与不正统.“天下非一姓之私”,看问题要从“大公”的立场上去看.虽然王夫之否认有“正统”,但他认为有“正”和“统”的区分.“正”就是传嫡传长,前代君主的遗嘱.“统”就是统一,统一了就是“合”,是“治”;不统一就是“离”,是“乱”.统有合离、治乱;正则在于各人言行.以下是作者对王夫之评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个财主,为人尖刻吝啬,一毛不拔,大家背地里叫他“铁公鸡”。他每年招长工总是笑眯眯地对新长工说:“在我这里干活管住,到年底还给30斤白面。不过,一年之中要达到我三个条件,一个达不到扣10 斤,三个达不到,工钱就扣完。”很多人干了一年,得不到一个工钱。有个聪明强壮的小伙子叫王二,他想治治“铁公鸡”,就到他家当长工。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2005年6月第2次印刷)认为鲁迅《灯下漫笔》一文中的“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四年下半年,“四人帮”及其走狗罗思鼎、梁效,煞有介事地炮制了一个所谓“农民战争和儒法斗争的关系是怎样的”命题,刮起了一阵“研究和宣讲革命农民反孔斗争的历史,……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服务”的“台风”。这是为什么?只要剖析一下这股“台风”的背景以及这个命题的矛头之所向,它的反革命本质就昭然若揭了。  相似文献   

13.
读了张中行同志的《文义之间》一文后(见1980年第3期《语文教学通讯》),觉得“反义”一节中的提法值得商榷,现将该节摘引如下: “反义 (1)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周礼·地官·媒氏》) (2)其能而乱四方。(《尚书·顾命》) (3)敢不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二年》)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胜国’是因战败而灭亡的国,‘乱’四方是‘治’四方,‘敢’是不敢,‘知’是不知,这种与字面意义相反的情况,也要注意。”我们认为,例(1)中的“胜”和例(2)中的“乱”解释为“败”和“治”,这还是可以的,因为在古汉语中,的确是有一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与其字面意义相反的意义,训诂学中称之为“反训”。然而,如果把例(3)中的“敢”和例(4)中的“知”也看作是表示了反义,那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了。先让我们来谈例(3),从句面来看,该句是否定式,然而从语气来看,它却表示了肯定的意味。为了调和形式上的否定与内容上的肯定这一矛盾,张文就将“敢”看是“不敢”,这是因为把该句看作是陈述旬了。然而,我们认为“敢”并非“不敢”,因为该句是反问句。现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是铸工     
我是铸工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马荣华以前,在机械行业,一提到铸工这一工种,人们马上就与“铸黑子”三个字联系到一起。几乎没有人爱干这一行。一想到空气中漂浮着黑色粉尘,破旧的设备,大部分靠手工操作的铸造车间,就不禁望而却步。用“脏”“乱”“差”三个字形容铸造...  相似文献   

15.
要想写好游记,根据我的体会,就是要有个三部曲。首先要捕捉和写出此番旅游途中的第一个兴奋点。既然是游记,就必须从这一次旅游说起,文章开始不久这个兴奋点就能出现,如果总不出现,观众就不跟着“乱爬山”了。但如果你是第一次爬这架山,此刻场景兴许刚有点“意思”,焉知此后就没有更高更好的  相似文献   

16.
说话,人人都会。只要不是哑巴,都能开口说话。可是.要说说话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似乎又不尽然。不然也就没有“饭能乱吃,话不能乱讲”这一俗话了。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2005年6月第2次印刷)认为鲁迅《灯下漫笔》一文中的“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老百姓总  相似文献   

18.
安、史之乱造成唐室的中衰,杨玉环在这一历史事件上不能没有关系,但安、史之乱的造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没有道理完全归咎于杨玉环。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然而杨玉环的功罪并没有得到公平的断案,在历史上却成为女色亡国的典型人物之一。在马嵬坡兵变的时候,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以杨玉环为“祸根”、“贼本”;在马嵬坡兵变后的第二年,伟大的诗人杜甫对杨玉环的“赐死”,也唱出了“未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乾符中有“宰辅之器”的郑畋,和杜甫一样,也说:“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就象唐朝诗人柳宗元的诗所云——“惊风乱飐芙蓉水”。通过提问,课堂上有了矛盾,就犹如一池流动的荚蓉水,充满了生气;没有矛盾,就宛如一潭死水,活不起来。一位来我国访问的美国教师说得好,教师的本领就在于课堂不乱的时候叫它乱,乱的时候叫它不乱。我想,这大概就是揭示矛盾、解决矛盾的本领吧。  相似文献   

20.
历史发展学说是朱熹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含。本文认为,朱熹的历史发展学说主要包括“理气妙合”的世界起源说、因革损益的社会变革观和“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论三个部分。文章还较为全面地阐明了作者对这一学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