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能正确地说出面积的意义。2.认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并会使用面积单位度量面积的大小。3.能正确区分面积与周长,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教学过程: 一、讲解新课,动手对脑,层层深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还认识了长度单位。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1.面积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辽海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01至103页。教学目标1.知道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能区分周长与面积的概念、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发展空间观念。2.通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有序操作,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3.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进而形成合作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教学关键帮助学生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具学具…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面积的含义及面积大小的表示单位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物体特征,学会比较。 3.情感目标:懂得知识要通过实践获得的道理。 4.创新目标:培养联想思维。 二、教学内容 1.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的概念。 2.难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 3.空白点:联系学生生活经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这部分内容是从直线到平面,从长度到面积,由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知识跨度大、难度高。二、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80~83。目标预设:1.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正确的表象。2.使学生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操作,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面积单位,深化对面积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正确表象。教具准备: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各一个,米尺一根。学具准备: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一个,一个信封内装有边长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92~93页,练习二十五1、2、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动手操作,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体验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的单位。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教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纸或塑料布做成)的正方形各一个…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的表象,会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测量指定面的面积。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学生学到的面积公式近十个,怎样复习才能使学生正确记住公式,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呢?我的做法是: 一、列表归纳,回忆推导过程。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通过用面积单位度量得出的,根据长方形所含的面积单位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长度单位(注意单位统一)数的乘积,推出S_长=ab。而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特殊长方形,所以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又可推出S_正=ab=a.a=a~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通过把平行四边  相似文献   

10.
有关说明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一单元在统编教材第六册中分为: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三个小节。而在义务教材中则分为: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与周长的比较、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四小节。义务教材还重视了运用操作、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既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又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在使用统编教材时,可适当取义务教材之所长。  相似文献   

11.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也是小学教材中七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必须认真教好学好。通过本课教学,要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而积单位;能正确区别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周长与面积的不同,从而牢固地掌握这几个基本概念。下面就这一节课提出我的教学设计。一、基本训练1.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彤、正方形图形,让学生回答:①哪个是长方形?哪个是正方形?各有什  相似文献   

12.
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前题和基础.虽然,学生对长方形的图形特征有了初步认识,但对面积概念的学习只是开始.为了使学生很好地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教学时,要注意观察、比较、分析、综合.通过直观教学,逐步归纳出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13.
<正>"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前期深思考、教学过程讲策略、效果预测促达成三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前期深思考思考一:读教材、读学生,为实施"主导"、落实"主体"做保障。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这一单元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92~93页,练习二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92~93页,练习二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71~74页。二、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用面积法解题,在初中数学中经常出现.有些看似与面积无关的几何题,若我们能够利用面积这一中介来求解,往往会起到奇特的作用,使较为复杂的问题得以快捷的解决.然而正是因为其独特,学生往往一经提示,普遍感觉很妙很简捷,但又意想不到.为此,我们通过不同解法的繁简对比,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使隐约闪现的“面积法”成为学生在当前知识水平基础上可实现的一种“自然解法”.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理解面积单位建立的规则,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获得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3.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猜测、有序操作、抽象概括,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三年级学生对几何知识的认识,由线到面、由长度到面积是一次重要的扩展.怎样引导他们上好这一台阶,使他们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概念具有正确、清晰的认识呢?在教学中我们采取“抓主线、激兴趣、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第七册“土地面积单位”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知识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主要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并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了解1公顷有多大,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